爱吃雪莲果小炒的纣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穆王和西王母在底比斯朝夕相处,谈玄论道。
两人都热爱思考,彼此之间是严肃正直的师徒或是说朋友。
周穆王在底比斯待的久了,西王母就把自己的侍女盛姬赐给了周穆王,服侍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周穆王夜里常常和盛姬同床同枕,不知不觉盛姬也怀有身孕。
正当周穆王准备长期留在底比斯的时候。
一个周穆王随行的大臣跑了进来,跪倒在地,说道:“大王,大事不好了!东方传来消息。”
周穆王听了点了点头,摆摆手,说道:“造父,慢点儿说,是什么消息?”
造父缓缓站起来,拱手说道:“徐偃王发动了叛乱,已经攻打了东都,正准备再次攻打西部的都城呢!”
周穆王听了,说道:“若是徐偃王发动全军,快速得攻陷西部都城,那么我大周岂不亡了嘛,看来必须要走了!”
原来在历史长河中,徐戎逐渐发展为东夷中实力最强大的部落,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
周初,徐戎曾多次联合淮夷反抗周王朝。
周武王灭商后,曾分封商纣王之子武庚继续统治殷商都城附近的地方,同时派其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武统帅军队,驻扎殷都附近,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周武王死后,由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武王死前曾委托其弟周公旦(史称周公)摄政。
纣王子武庚出于复辟的目的,利用管、蔡二监对周公的忌妒,相互勾结,并派人联系徐戎、淮夷等部落,起兵反周。
后周公旦两次东征平息了叛乱,攻灭东方17国,继续分封诸侯,而徐戎仍然保持东方盟主地位。
徐国到了徐偃王时期,由于偃王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有六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
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
据《汉·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国”的雄心。
《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徐偃王)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失,以为天瑞,乃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所以这时候从国内传来消息,徐偃王发动了叛乱,于是周穆王不得不准备离开底比斯。
“造父,备好车马!立即准备回程!”
随后周穆王的手下都开始快速得整理随行的东西。
过了半天,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周穆王的车马也都来到了底比斯的郊外。
西王母也大致知道了情况,她知道这个时候周穆王不得不离开,于是也没有过多挽留。
于是西王母也来到了郊外,站在周穆王的车马面前,周穆王也站得笔直得地拱手道别。
周边响起来送别的乐曲声音。
西王母随之唱道:“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我们相隔这么远,你将来还会再来吗?)
周穆王跟着答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等我回到东土,将国家治理好了,就再来见你,三年为期)
西王母又唱道:“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
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
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意思是:我在这荒凉的西土,与虎豹为群,与鹊鸟相处,只因为我是天帝的女儿,受天之嘉命,守在这里,不能迁移。
你现在又要离开我,回去治理你的人民。
我只能吹笙鼓簧来欢送你,我的心也随着你一起飞翔。
你是世间的天子,一定会受到上天的护佑)
西王母唱得周穆王很感动。于是登上弇山,勒石为记,铭曰“西王母之山”,并在边上种了一颗槐树。
随后周穆王也就转身上了马车。
“启程吧!”
周穆王吩咐道。
造父就驾着马车,马车由八匹日行万里里的万里马牵引,由驾车技术非常高超的造父驾驶着。
“驾!~”
造父扬起来缰绳,顿时化身车神,以极快得速度驾驶着马车往东方大陆奔驰而去。
西王母远远得望着面前的周穆王的车马队伍翻起来一阵阵烟尘。
随后队伍快速得朝着东方大陆的方向奔驰而去。
她仔细得看着,直到那一大队车马渐渐得远去,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
此时正是黄昏,夕阳西下。
余晖映照在此时的大地。
周围依然是轻轻地飞舞着黄沙。
西王母默默地转过头去。
她内心深处此时有一些由于无人讨论知识的孤独而带来的伤感。
但是她仿佛还能忍耐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