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一尾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夜,孟长生辗转反侧,注定无眠。
当黎明破晓之时,他也想通了,心中做出了决定。
翌日,孟长生吃过早饭,跟牛桂花打了个招呼,就拿了钥匙去了老宅。老宅与孟长生家只隔一条巷子,所以没走几步路就到了。
这是一个很小的农家小院,两层的砖木房,是爷爷生前的住所。
打开生锈的锁,满目萧索。
院中遍地是枯黄的叶,墙角几盆爷爷生前最爱的兰花也早已枯败了。檐下的藤椅更是被风雨侵染得褪去了原色,还多了几个破洞。
还记得幼年时,爷爷总会躺在藤椅上,院中的兰花开得沁香。年幼的自己坐在爷爷身旁的小札子上,听着他讲述各种离奇诡异的故事。
“长生,这老龙王啊生了九个儿子,分别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今天爷爷跟你说说这囚牛。它龙头蛇身,是所有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很喜欢音乐……”
小长生拖着下巴,小脑袋一点一点地点着,脑海也立马勾勒出一副囚牛的模样。哇,可真吓人!
有时爷爷看长生听不明白,便会拿过一张纸张,寥寥几笔,那妖魔鬼怪的模样就跃然于纸上,总能逗得孟长生一阵大笑。
兴致来了,爷爷还会抓住孟长生的小手教他写各种毛笔字……
想到种种,孟长生的眼睛微微有些发热。
推开屋子大门,厅中除了几张破椅子,空空如也。屋顶挂满了蜘蛛网,其中一张大网上,一只拇指大的黑蜘蛛正津津有味地吸食着一只飞蛾,让人见了心生膈应。
因楼层不高,屋里有些昏暗。孟长生拉了下灯绳,电灯未亮,许是灯线早已朽烂。于是孟长生摸索着往大堂右侧的楼梯走去。
许是太久没人走动,每走一步,楼梯都会发出一阵“嘎吱”声。孟长生有些提心吊胆,这要走到一半,散架了,还不把自己摔个半身不遂的。好在,安全上了楼。
二楼只有两间屋子,外面一间放满了箩筐、篾席,纷纷用油毡布盖着,灰蒙蒙一片。往里走,就是爷爷说的那间屋子。
这间屋子其实是爷爷的书房,爷爷在世前,孟长生也是常客。爷爷去世后,房间锁了快十年了。
推开门,一股霉味迎面扑来,孟长不由得皱了下眉。
透过玻璃光,可见房间不过七、八个平方,摆设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一架书,一桌,一椅,只是少了那位和蔼的老人。
这霉味太重了,孟长生有些呼吸不过来了,两步就奔到窗前打开了窗户。
阳光跳入房间,屋里立马亮堂了许多。不一会儿,那浓郁的霉味就散得差不多了。
“书架上有什么呢?”孟长生嘀嘀咕咕地来到那架书面前。
这座书架差不多占据了整面墙,共有4层,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少说也有一、两千本,是爷爷毕生的收藏。里面大多都是些历史典故、神鬼奇谈和地方志等。幼年时,这些书陪伴孟长生度过了无数个日子。
孟长生连续翻了几本书,毫无收获,不禁长叹道:“哎,这个老爷子明显坑我。这么多书,得找到猴年马月了。”
又找了半个小时,孟长生脖子都酸了。他伸了个懒腰,眼神不经意落在了最顶层的一本书上。
这本书的外观并无异样,不过侧面有个淡淡的红点,似乎有人刻意用墨水点了一下。印记很浅,如果不专门去找,很容易错过。
“难道是这本书……”
孟长生赶紧搬来凳子,取下了那本书。
书面上落满灰尘,孟长生吹了吹,是本民国线装版的《康熙字典》。书本足足有一拳之厚,边角微微有些发卷,面上更是磨损严重,一看就常有人翻阅。
打开书,翻了几页,里面并没有什么异常。
“看来不是它。”他正欲还回去,从书中掉出一个薄薄的信封。
孟长生眼睛一亮,兴奋地跳下了椅子:“嘿,还真有东西!”
信封就是普通的信封,没有落款,却是封好的。
孟长生小心地拆开信封,里面竟只有半张相片!
这是张泛黄的黑白相片,已有些模糊不清。
可孟长生只看了一眼,瞳孔立马放大,心剧烈地跳了起来,这照片他见过!!!
崖洞,半片古屋,一尊石狮子。
竟与那个胖子的一模一样!!
孟长生喉头发紧,咽下了两三口口水,心跳也已乱了节奏。
他再次认真地打量相片,并没有其他发现。
翻过照片,在最下角有一行用红笔写的小字。孟长生认出了这是爷爷的笔迹,眼睛缩了起来。
“97912,骊山龙王峰。”
“龙王峰!骊山还有这地方?爷爷为什么会有这张相片,难道他去了那里?”
一个接一个的疑问在他脑中横冲直撞。
“97年9月12日,这日子怎么这么耳熟呢!”孟长生小声地念着念着。
刹那间,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半天回不过神来。他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狂烈跳动的声音。
“那是1997年9月12号的夜里,大家睡得正香……”
孟长生情不自禁地说道:“我的天,这不正是长生村遭难的日子,次日二叔他们就没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拿着照片的手不知觉地紧了几分,指尖微微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