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534章 劝说选秀【1 / 1】

青墨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些大臣仗着劝皇帝立妃是为国家大事考虑,所以并没有因皇帝动怒而点到即止。

“陛下,帝王后宫之中怎可只有皇后而无妃嫔,您初登基时因身边无姬妾,是以未立妃。可您身为皇帝,因紧着子嗣一事,早些开枝散叶,诞下皇子以保社稷!”

殿下的大臣们慷慨陈词地劝着陆时渊,类似的话,在半月来他不知听过多少次。

“朕不过登基一年,提子嗣一事太过操之过急,选秀立妃一事,朕会看着来办。”

陆时渊敷衍着,食指有些不耐烦地敲着龙椅的扶手,对大臣劝说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陛下万万不可,子嗣乃是国之根本,国君无后乃是诸国大计,教臣等如何能不忧心?”

陆时渊话音刚落,一位老臣就捶胸顿首的做派跪下来极力劝说,教陆时渊怒极反笑。

这是什么歪理?先帝才崩逝一年,国丧是三年为期,他们在这说这些屁话,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口中满是仁义道德,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人事。

<tt_keyword_ad data-title="教育培训"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10"></tt_keyword_ad>“确实子嗣是国之根本,可朕登基不过一年,不司国政,倒要先急着先要皇嗣?”

陆时渊勾唇冷笑,支着额头扫了一眼一个接着一个跪在殿下劝谏的大臣一眼。

“在你们看来,国之根本仅仅系在不知品性如何的小儿身上,而与别的无关,诸位,可是这个意思?照你们这么说,朕只顾大举选秀,与后宫妃嫔共司皇嗣大事就是?”

他说话的语气分明轻飘飘的,可每个字都让人不寒而栗。方才还劝地面红耳赤的大臣,此刻跪在殿下,个个低着头,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敢言语。

“方才诸位爱卿不是能说会道?怎么朕问话,无人敢回?一个个难道都死了不成?”

陆时渊冰冷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跪着的大臣出了一身冷汗,高呼叩首:“陛下误会!”

“好一个误会,爱卿方才还说得慷慨激昂,这会同朕说起误会来?国丧期间,催促朕选秀纳妃,诸位是想陷朕于不义?还是说在诸位看来,国丧无关紧要呢?”

龙椅上的帝王冷笑,殿下鸦雀无声,跪着的恐被皇帝降罪,而站着的人,则庆幸自己没开口。谏言皇帝扩充后宫,纳立妃嫔,并非僭越,只是国丧未过,并不适合提这个问题。

再者,这些劝谏的大臣,没有一个完完全全是真心为了他们口中的社稷,而是存了私心。这日早朝,再度在皇帝的怒火中结束,而被训斥的大臣,并未因此就将劝皇帝选秀一事作罢。

“他们也太过份了些,屡次对陛下步步紧逼,真当大家看不出他们藏着什么心思么?”

汤臣擦拭着手里的佩剑,眼底寒光闪烁,在他看来,朝中那些百官,多是为自己打算。

新帝登基,后宫只有一位皇后尚无子嗣。若能成功让自己的女儿进入后宫,得机会生下皇长子,哪怕是庶子,那么族中都能借此沾光,他们自然乐意的很了。

“他们盯着后宫的位置,谁都担心被别人抢先,就轮番地劝陛下,亏他们不觉得烦。”

青岳盘腿坐在汤臣身侧,目光看着远处,视线的焦点集中在一点,他时常这般锻炼视力。

闻言汤臣稀罕地看了青岳一眼:“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也有你跟着我一起抱怨的时候。”

青岳淡淡瞥了他一眼,这回确实是那群朝臣太过分,奈何陛下又难直接让他们闭嘴。

皇嗣对泱泱大国而言,确实重要。若不是眼下是先帝守丧期间,那些大臣逼得更紧。

“你说,那些老贼不会善罢甘休,陛下应当如何化解?回回听他们念叨,耳朵都要长茧。”

汤臣嫌弃地摇摇头,在他看来,那群大臣在陛下跟前,简直算得上是鬼见愁。

“如何化解,陛下自有论断,不过就现在情势看来,只能够拖着,或者……”后半句的话,青岳没说出口,汤臣刚想追问,他就起身足尖轻点,跃上屋顶隐入暗处。

汤臣:“……”

因将近年关,朝臣需要面圣述职,这本来不过是一项再寻常不过的章程,然而在一些心怀鬼胎之人的算计下,这一章程,就变得格外烦人。

御书房内,陆时渊捏着眉心,听述职的大臣无数次将话题扯到选秀纳妃一事上。

“陛下,您已经年近三十,对于一位帝王而言,并不算年轻,且您身份贵重,子嗣对您乃至国本而言都至关重要,还望陛下能够三思而行,早行纳妃之礼。”

大臣双手交叠,对陆时渊揖了揖,他们每日一个理由,劝陆时渊的理由不带重样。

陆时渊:“……”这是在讽刺朕年纪大?

“诸位大人,可真是苦心孤诣,朕母妃尚在,太皇太后身体康健,尚且不为之操心。”

陆时渊神情淡漠,话里话外讽刺这群大臣皇上不急太监急,管得未免太宽。

“陛下此言差矣,太皇太后久居深宫,想是无心前朝后宫的一事,臣等也是为国本考虑。”大臣说得理直气壮,颇有些自己是何等忠国忠君之臣。

“为国本考虑?正好,这里有几篇堆积的公文,朕觉得处理起来很是棘手,不知诸位爱卿可否为朕解忧。”陆时渊把公文拿出来,往桌案上一搁,前一刻大放厥词的都低下头。

“爱卿这是怎么了?方才不是还说担心国之社稷,这会子又沉默不语起来?”

陆时渊皮笑肉不笑地扯起嘴角,这些人在他眼里,实在是可笑。一位大臣讪讪地笑了两声,低声道:“陛下圣明,尚有难解的事,何况臣等,如何敢与陛下比肩?”

大臣此言听起来是夸陆时渊,实则是说他强人所难,给他们出难以完成的难题。

大梁国土广阔,虽说天下之大,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皇帝日理万机,也有难解之事。

皇帝掌生杀大权,处理起一件事情来都要斟酌,搁在他们朝臣身上,更别提多难。

陆时渊点点头,意味深长地‘哦’了声:“爱卿是觉得朕强人所难?然你们要朕在先帝国丧期间纳妃,何尝不是强人所难,难不成逼迫朕的事,是很轻巧的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