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87章 市里和县里来人【1 / 1】

梧生有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燕城的家人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聊着家里在外的小辈。

而祁玥他们这些在外的小辈,该吃吃该喝喝,雪停了就串个门,生活一切如常,就等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村里有个老知青,来三合村不到两年就跟村里姑娘结婚,跟着媳妇住进老丈人家里,如今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四岁的男孩,一个是三岁的女孩。

老知青如今其实也就二十六岁,来到三合村有六年了。

他是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他考上了市里的大专。

大抵是村里现在的日子还算不错,除了下地干活还有集体产业,村里人比旁人看得开,没有人说风凉话,也没有人会说老知青去读书了肯定就抛妻弃子这种话。

而其他村子就不是如此了,有的知青想去考试连门都出不了,有的偷摸着去了,通知书最后可能也会被村里的对象藏起来,就为了把他们绑在身边,怕人跑了。

可三合村是没有这种事的,但或许也是因为老知青的人品不错,这么多年对待妻儿和老丈人一家都很好,还带过妻儿回城见过父母。

总之,他是幸运的。

接下来,大家的通知书也陆陆续续的到了。

祁玥和乔行简顺利得到燕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苏云鹤、周顺和高万里都没被燕城大学录取,但他们的学校也不差。

苏云鹤最终收到的是燕城航空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周顺和高万里则被燕城工业学院录取。

江星若和温瑾初都如愿考上了他们填报的学校,也就是燕城广播学院和燕城政法大学。

关承善和马旭明收到了来自申城的通知书,他俩以后就是申城大学的学生了。

莫玉婷也成功考上禹省大学。

录取的结果出来,整个三合村都热闹起来了,村里一下子出了这么多大学生,村民都认为应该热闹热闹,打算各家都做一两道菜,端去大队部一起吃,当给这些大学生庆祝摆酒席了。

最激动的就要数周艳秋和元庆婶了,她们很早就发现老儿子开始看书了,还知道是祁知青和简小子叫他们看的。

现在回想起来,要不是祁知青和简小子的提醒,他们家的儿子哪能考得这样好啊?

全村一起庆祝归庆祝,周艳秋把这段时间家里攒的鸡蛋分成两份,一份留给家里的大儿子,一份就当是替老儿子准备的感谢礼,送去给祁玥他们。

元庆婶则把之前带去县城的那只母鸡,拎给祁玥和乔行简,也不管他们要不要,扔下就跑。

上回带去县城没啥成,祁玥他们也不收,非要让她带回家,这兜兜转转的,总算是把鸡送出去了。

而村里还有三个老知青,一个是男知青,两个是女知青,看到大家都考上了大学,而那个像他们一样早早成家的老知青也考上了,也起了点心思,想着来年自己去参加是不是也有希望?

如此一想,他们便跟家里人商量,起初还有点担心,没想到他们的媳妇或男人都挺支持的。

“你只管去考,考得上就去上大学,我跟孩子在家等你。考不上也没关系,咱村里现在好着呢,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三个老知青一合计,都从家里带了点自家地窖里屯的菜,去祁玥和乔行简那里借复习资料。

祁玥他们也用不上了,便把相关的课本、资料和试题都送给了他们。

而三合村出了这么多大学生,还是参加考试的全都被录取了,可不止是三合村的人在高兴,是整个县都沸腾了,乃至市里都关注到了,还特意派人过来慰问,派记者过来采访。

市里和县里给三合村的大学生们都送了点粮食,也送了点粮票,实在是他们也拿不出太多的东西,主要过来打打气,起个鼓励作用,让旁的村子都向三合村学习。

他们能拿出来给准大学生们的东西不多,就跟支书周结民说,如果村里有什么需要的,可以提出来,他们会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支持。

这不巧了吗?

三合服装厂跟市里的百货大楼也搭上关系了,但运输是个大问题,每次找运输队运输得花不少钱,而且不一定能及时能用上车。

祁玥让支书趁着这个时候提出来,如果这时候提都成不了,以后就更难,估计得等好些年。

周结民也不跟这些市里和县里来的人客气,谁让他们自己说有要求有需要帮助的尽管提呢?

却不知,县书记一听,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心想三合村支书是真敢想啊,这是打算成立运输队?

市委听了也皱了皱眉头,这成立运输队可不是小事,先不说他们同不同意,就是同意了,三合村能有那么多钱买车?

到时候,不会是要他们给买车指标,还得他们拨款吧?

市里的财政也不充裕啊,穷着呢。

祁玥一看他们的反应,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忍着笑意说道。

“领导们,三合服装厂没有属于自己的车,是真行不通啊,没办法及时送货,生意就会受到影响,对市里和县里的财政也有影响啊。”

毕竟,村里的集体产业,也是得上交财政的。

市委说:“我们当然希望三合服装厂能发展得更好,只是……这不是小事,我们得回去开会商量。”

祁玥又说道:“其实村里也不必成立运输队,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能给村里批指标买两辆货车,村里再招两个师傅,就够用了。”

见市委还在思考,县书记也不吭声,祁玥朝支书使了个眼色。

周结民会意,立马开口道。

“实在不行,一辆车也行,勉强够用了,能及时送一点货是一点。不然,总是不能及时怂货,这名声肯定不好,服装厂只怕做不下去了。”

从要成立一个运输队,到买两辆车,再到现在只要一辆车?

一个买车的指标而已,好像并不过分?

市委当即点了点头:“成,这事回头就给你们办,给你们一辆货车的指标。但是,这件事也急不得,得看有没有货。”

周结民高兴地道:“谢谢领导,我们三合村都感激你。”

只要点头答应就行,有没有货不是关键,拿到指标,什么时候有货都能行。

就是服装厂的钱都得搭在货车上咯,没法给村民们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