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ad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得不说,教授的效率可是快了不少。
别看人家白发苍苍,拿着铁锹的手都在抖,但是人家的经验就是厉害,还能用古代风水,直接确定——张凯那一铁锹挖到的是茅房……
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老教授们很开清理出一部分,足足有一个篮球场大小,按照古代建筑学,这里应该是宿舍。
等看到残留的门柱上刻着“学舍”,专家们激动地拍照,虽说自己读的书没有记载最重要的水泥,可是还是具有一定准确性的。
项目直接二十四小时直播,张凯也被放了回去,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进度。
教授们艰难地将学舍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主要是这泥土里都是文物——从外面的纹理,还能清楚地辨认出双人床的痕迹。
于是只能将泥土用特殊板材,直接整块吊起,转移到预置的地方。
等进入里面,能从剩余的水泥墙和框架众,想象出这里当年的情景。
细心的教授很快发现了一些细节,这些大秦学子们,还有在墙上留下刻痕用来留言的习惯。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今朝不流汗,明日进作坊”
……
这样热血澎湃的留言真是令一众教授汗颜,看看人家大秦的学子,再想想自己带的研究生,都是国家最高学府,这学习态度,真是天差地别。
直播镜头也将这些刻下的留言转播出去,令网友们感同身受——“原来好学的dna,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
在这些留言中,眼尖的网友发现了一跳与众不同的,教授们显然也发现了,正聚在那里研究。
为了不打扰到教授研究,镜头很识趣地转到了已经拍过的地方。
主持人年者最新的稿子——通过这些标语,我们的专家推测这是大秦类似国子监一样的学府。
一些实在撑不下去,离开屏幕前吃了口饭的网友,刚回来就发现自己一脸懵,完全听不懂大家在讨论什么。
“切,我们早知道是学府了,名字都知道,渭水学宫嘛”
“别说,完了,晚了,一会查水表,记得开门”
“别慌,我就是那位”
“牛啊,兄弟,你刚刚看到刘季的那句墙上留言没?”
“你们都是从蒙毅大帅哥主播那里来的?”
“我想差不多都是……”
“问问主播不就知道这个刘季到底是不是那个刘季了嘛”
“讨论一下,到底是不是那个刘季”
“感觉像”
“不会吧,刘季都去过咸阳?”
“你们在说什么?”
“有兄弟没看到唉!”
“我这里有资源,五块钱,发给你”
好奇心害死猫啊,转了钱,那照片也发来了,水泥墙上,刻着——“大风起兮云飞扬,xyz难兮考试难,分不高乎混日子——刘季”
旁边还有一段刻字——“别信他,他成绩很好,每晚熬夜点灯看书”
看来这五块钱花的值了,算是卖了个教训:无论哪个时代,都有卷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