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1章 新剧情的开始【1 / 1】

ffad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些日子张凯的生活很是规律,每天上午都要去宣传心学,下午再去胡亥哪里打个卡,然后再去蒙毅那里打个卡。

张凯自己揽了个骑兵组建副指挥使的工作,要是你在芯片研制所找张凯,他们会说张君在骑兵所;要是你在骑兵所找张凯,他们会说张凯在芯片所。

领着两份工资却不上班的好日子持续到嬴政巡查回来,张凯这才开始了解芯片研发进度和新式坦克的开发工作。

嬴政说是给了一个月的期限,实际上还是很宽松的,单单巡查就花了三个月,先是去了邯郸,又乘船去了大秦广岛直辖郡。

在李佳佳的全力配合下,胡亥要人有人,要物有物。

现在张凯的手机拿着的,就是最新款光刻芯片,虽然没有达到7纳米,但是已经是14纳米工艺了。

“我们用了电磁场力来控制地表震荡,从而构建了必备的安稳环境,然后用波长为……”

胡亥在嬴政面前边引路边介绍着,张凯跟在一旁,拿着最新的成果,至于胡亥介绍的那些,张凯一个词都听不懂。

嬴政看待路旁垂手而立,迎接自己的学子们,大手一挥,每人赏了五金。

胡亥搓搓手,问道:“父皇,我的呢?”

张凯也期待地看着。

怎知,嬴政好像没听见似的,继续踱步进入实验室。

张凯跟在后面,那胳膊戳了戳胡亥,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请功,谁知胡亥却大声说道:“张君想要赏赐怎么能和我说呢!”

政哥回过头,看了一眼这俩。

这俩立马乖乖地跟进去了。

原本诺大空空旷的实验室里此刻却堆满了稿纸,随手拿起一份,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演算公式。

嬴政看着这堆到房顶的稿纸,对着官员说道:“这些才是大秦至宝啊!传朕令,这些稿纸要珍藏于渭水学宫,让子孙们都来看看,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咱做不到的事!”

然后又转过身,对着胡亥说道:“另外传旨,十八皇子胡亥,为我大秦立下教化之功,即刻起准许久居仙境!”

胡亥听到这个旨意,直接高兴地蹦了起来。

虽然这里有自己亲手设立的化学实验室,但是比起未来世界的设备还是落后很多,只有在未来,才能落实他的很多设想——比如世界核平项目。

张凯看着高兴的胡亥,心里不得不佩服始皇的决断,为了大秦帝国,在得知未来可以改变之后,依旧要将这个伶俐疼爱的儿子送到现代。

接着嬴政一脸微笑地看着胡亥,说道:“送你去仙境,你要好好努力,宣扬大秦之威,朕也会时常去看你的。”

刚刚还咧着嘴角向自己副手炫耀的胡亥,立马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垂头在侧。

接着嬴政看向了张凯,张凯立马抢先开口道:“我一定会看管好他的。”

“不,朕的意思是,记得提醒朕,走的时候将这芯片带上。”

就这样,大秦实验室马力全开,开始为始皇筹备芯片。

李佳佳也送来采购清单,嬴政还强制命令李佳佳郡主要回现代,权当休假。

至于在一旁躺平的张凯,嬴政就差天天盯着,叫他训练骑兵连。

等到入夏,咸阳的气温渐渐升高,工业区早已经被搬出去了,城里已经开始拆迁和重新规划,一些因此暴富的土豪开始采购一些流行的小汽车、收音机之类,其余的工业品优先供给给了海军和骑兵。

张凯这些日子唯一给改制后的国务大厅上书过一份折子,要求把骑兵改成装甲兵。

结果亲自被嬴政否决,说什么国之重器,不可以轻易示人。

赶制出来的芯片已经堆了一个仓库,因此研制出来的大秦计算机一号也已经开始在政府部门普及。

大秦的工业在政哥和佳佳郡主的规划之下缓慢进行,唯一有些意外的便是胡亥和蒙家兄弟。

原本领导芯片研发的胡亥又开始率领化学院的学员攻克一些化合物,张凯只是听说叫什么高级硼硅烷,因此又攻克了化肥、合成药物,这使得采购清单少了很多。

经过现代大学教育的蒙家两兄弟更狠,直接开始照着59,手搓了大秦第一款自研坦克——蒙二伯型突击炮。

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是自行火炮。

在这个武器碾压的时代,蒙家两兄弟直接放弃了坦克防御,全部追求火力和机动。

一门188毫米口径短跑,被搭载在越野时速高达54千米时的底盘上。

就在量产那天的剪彩仪式上,张凯终于愿意出门去看看。

就在大臣的见证下,政哥接过剪刀,还没剪开,只见身后的通道再次出现,这次不一样的是,通道上面竟有丝丝漩涡。

就在众人发呆之际,只见一枚冒着烟的 不明物品,直接从那通道里被扔了出来。

喜欢武器的蒙毅一眼看出来,那是一枚大秦卫队正在列装的手雷。

蒙毅高喊卧倒,拉着始皇和张凯就朝外面卧倒。

一众文臣不知所措,只看见武将都卧倒了,正要抨击武将不合礼法,结果看见自家皇帝也卧倒了。

这下知道事情严重,有样学样地卧倒。

现场一阵慌乱,结果那枚手雷,冒了一会烟,无声无息地没了动静。

等了好一会的蒙毅,看见没了动静,拉着嬴政到了安全地区,众臣也都撤离,而后气愤地表示,要将幕后凶手严惩不贷!

大秦龙虎骑立刻集结,打头的就是一辆59,为首的那辆,正是蒙毅主驾,张凯炮手、嬴政车长、蒙恬装填手的配置。

现场的扶苏欲哭无泪地在文臣紧凑下,送自家父皇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