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黄大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魏安拍桌大怒,骂就骂了怎么还扣钱,你个臭老气鬼!
“慧真子说:“夫天心者,即大道之根苗也。人能静极,则天心自现。情动顺出而生人,为元性也。此性自父母未生此身受孕之时,即寓于真窍;自“呱”的一声落地之后,则性命分为二矣。由此而往,非静极,性命不复相见。”
黄大仙瞥见徒弟听得十分认真,颇为满意。
“太乙舍真炁,精神魂魄意,静极见天心,自然神明至,原此性虽居于真窍,而光华寄于二目,你小子可明白?”
魏安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黄大仙用烟嘴敲着他的脑袋。
“笨!”
魏安捂着脑袋大怒,“你到底教不教?”
黄大仙哼了一声,将书合上。
“这里所述的“天心”是金丹大道的根源,即是元性,也就是真性、元神、元炁、真炁的发源之处,人在父母受孕尚未出生的时候,元性就已经寓藏在了“天心”真窍之中。但是人一旦出生,“性”和“命”就会一分为二。元性虽然寓藏于“天心”真窍里,但是元性的光华则会寄存于二目之间。人长大后如果不能达到极静的境界,“性”和“命”就永远不能相见了。”
魏安点头问道。
“那怎么才能到达极静境界?!”
“极静的方法就是“无为”法,“无为”法要通过“有为”法才能实现。“有为”法就是要通过回光返照的修炼使天机显现出来,并产生真种,用正确的方法锻炼它就会炼成金丹,然后过三关结圣胎,再进行温养沐浴,最后就能达到“极静”的境界了。”
魏安有些无语……黄大仙说的这些不就是书里的原文么,他也只不过是解释一遍而已,自己想知道的是究竟怎么才能达到极静境界修成金丹,而不只是翻译!
“那师傅修出金丹了没有?”
黄大仙脸上一红。
“大道艰辛,金丹岂是说修就能修成的?你师傅我现在也只是略有小成而已,不过这已是十分不容易了,你个臭小子现在连入门都还没有呢,就别想着金丹了,平日里不要只知道出去玩!有那功夫老老实实修炼比什么都强!”
“那我不上学了?不考大学了?!”魏安伸手反驳。
“那我就在这破道观里修一辈子呗,哇塞,真的好~有前途啊,我这就给妈打电话退学。”
黄大仙赶忙制止。
“嘿你个臭小子,为师又没让你天天练!”
老头懒得再跟他掰扯,哼了一声出去了。
魏安翻了个白眼,师傅就会吹牛,这本《太乙金华宗旨》早就被他翻烂了,全篇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修炼图供人修行,全他妈的是字,而且还是古字!要不是自己早把黄大仙屋里收藏的古书典籍都翻烂了,根本看不懂上面的意思。
老头天天就会教古文的字面意思,那怎么可能会对?就好比上次的后天八卦方位和先天八卦方位,《太乙金华宗旨》明明是唐代时期作品应该看后天八卦才对,臭老头还按照先天八卦去练,那岂不是大错特错!?
哼哼,要我说,迟早有一天得完蛋!
师傅看来是靠不住了,他起身坐到黄大仙的位置,翻开《太乙金华宗旨》细细研究。
这书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它就像一个全是英语的外国古书,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按照直译的方式去理解它,那你肯定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啊,就好比“人之初性本善”翻译成英语就是“当你刚生下来,你是个好人?”,这怎么可能会对呢?更何况还是一本晦涩难懂地道家奇书,它里面每个符号和词语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所以就更难理解了!
魏安翻到“注想天心”篇章,这里教的是回光法,其中“金华”(金花)、“天心”、“天光”、“回光”等这样的晦涩词语也是历代修道少见,而修炼《太乙金华宗旨》第一步就是“注想天心”,这里的天心……
他摸着自己两眼中间的位置,书里说的“天心”就是这里了,即两眉之间与眼球齐平处,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天眼”。
“天眼”什么的还是太玄乎,但是“注想天心”还是可以实现的。
师傅今天教的是《太乙金华宗旨》的意念篇,即是“太乙舍真炁,精神魂魄意,静极见天心,自然神明至。”
这里是说人没有出生的时候,是没有魂魄之分的,当你“呱呱”落地以后,就有了神和魄之分,而神就是你本性善良的一面,魄就是你邪恶的念头和欲望,“见心”即是去魄留魂,将那些不好的念头统统摒除消散,将你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天心也就是两眼中间的位置,然后心无杂念的开始修炼。
其实魏安早就把《太乙金华宗旨》啃的滚瓜烂熟了,并且还修炼过很多次,要不是他还拿着师傅发的工资,自己才懒得跟他装模作样的学呢,不过再怎么说,舅爷也是自己师傅,他也盼着黄大仙哪次能再教点真正的好东西让他学学!不过“坑蒙拐骗”的本领就算了,我还不想走上老头的“康庄大路”。
他又翻了一会,只觉昏昏欲睡,下意识将自己的精神集中在双目之间,用余光看向鼻尖,刚一合眼,思绪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飞,一会想到大笑奔跑,一会想到山中野狗,一会想到蓝天白云,一会又想到小草石头,渐渐地……渐渐地……他再也支撑不住酣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