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8章 林岚的身世(1)【1 / 2】

隔岸焰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京都地处北方大平原,历经千年的建设,已是雄震一方的大国首都。

都说京都东贵西富,南北荒。

长城守护着京都北面门户,而扼守门户的就是首阳山。

首阳山巍峨高耸,原来古木参天。历经大跃进以后,山上的树木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葳蕤葱茏了。

朝歌孤儿院就坐落在首阳山下,据说当年京都有名的大善人在建朝歌孤儿院之前,夜不能寐。每天都梦见太阳从四面八方升起。挂在中天,距地一百公里,既不上升,也不降落。然后一个小孩就出来唱歌。

“李朝歌,李朝歌,太阳升起就不落,好事要做一笸箩。”

“李朝歌,李朝歌,京城孤儿何其多,好事要做一笸箩。”

一天傍晚稍寐,又做到了这个梦。

正在烦恼时,突然一缕红日映在北厅。

日如巨轮,满室红霞,屋内透着霞光,仿佛着火一般,经天方散。

这时候就听得产婆大喊:“恭喜姥爷,贺喜老爷,七姨太生了,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李朝歌不禁喜从中来,年近半百,膝下只有一个闺女。

此刻终于有了一个儿子。

莫不是梦里预兆产麒麟,要救满京城的孤儿。

于是就请街上唐铁嘴和隔壁1清朝举人李夫子来商量。

铁嘴细推,既然日悬中天不落地,距地一百里,四面悬升不降。

日悬中天不就是高明。明者目也,首,阳也,京都最高不过首阳山,莫不是要你在首阳山创建一个孤儿院,名字都有了,朝日儿歌不正印了你的名字朝歌。

于是李朝歌就在首阳山创建了朝歌孤儿院。特别是战乱时期,朝歌孤儿院人满为患。

解放后,李朝歌和家人一道移居海外。

政府接管了孤儿院,孤儿院的孤儿有一部分就交给没有儿女的抚养。还有一部分实在没有人愿意抚养,就委托孤儿院的阿姨代养。过去门庭若市的地方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

孤儿院剩下的孤儿不是很多,政府按月由人头发放粮食。

一些无地方可去的,还有些不愿意走的人员变成了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文革期间,因为孤儿院位置偏远,没有受到冲击,加上孤儿院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女性,这地方倒成了一方净土,安静清冷,倒也维护如常。

文革刚过去的一天,一个洗衣服的阿姨张爱红出门,听到门边有微弱的哭声。走过去,发现台阶边上有一个绸缎的包袱,包袱里正一声声的哭叫,断断续续的。

张爱红走过去,将系着的包袱掀开一个角,发现里面是一个婴儿,脸色哭的已经发紫,上气不接下气的。

孩子身上只裹着一个肚兜,肚兜上绣着鸳鸯交缠连理枝,肚兜里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林岚,戊午年己未月丁酉日亥时(1978年8月3日,为什么偏爱这个日子,也不知道怎回事,脑子里自己冒出来的),里面还有几十元钱和几斤全国通用粮票。

张爱红带回去,仔细检查了下,小女孩什么毛病也没有。而且穿暖了以后,看到她总是甜甜的笑,对这个小丫头,张爱红是在时爱不释手,于是就抱回自己房间谁也没有说。

正好自己的二姐一直没有生育,于是趁着回家的机会,将小人儿交给了二姐抚养。两岁的时候,二姐突然暴病而亡,林岚又没有人抚养,于是将她街道孤儿院,张爱红一直没有给他改名。

张爱红将她捡来时候的包袱和肚兜,以及略微有点发黄写着她生辰八字的纸,保存的很好。

看她包袱和穿着的肚兜,父母不会是普通人,肯定是碰到了什么难言之隐,她还藏着有朝一日给她母女能相认的心思。

林岚也一直当她是亲身母亲,和她很亲,如果不是后来张爱红生病。她肯定不会让林岚被人抱走。

记录到这儿就断了,欧阳寻边翻着档案边思考。

张处长接到京都警方通报后,考虑欧阳寻是京都朝歌孤儿院长大的,对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欧阳寻儿时还和林岚有短暂的接触。商量后立即安排欧阳寻赶到京都,将林岚的情况全面查清楚。

欧阳寻到京都后,下火车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朝歌孤儿院。

院长刘武装一看到欧阳寻,非常高兴。

她对这姑娘真是喜爱。

欧阳寻是孤儿院长大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而且干的是侦查专业。

刘武装虽说是一个女的,可没少干男人干的事情。

特别是上山下乡那几年,作为妇女队长,她拿出民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豫省战天斗地,硬是带着一班妇女战斗队挖通了大山,引渠灌水,生生建设了几万亩良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