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香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来,秦宇下旨恢复曾经对他有恩的几名御林军军官的官职。
兵部、吏部生怕慢了被秦宇责罚,大过年的忙上忙下到处寻找这几名军官。
张大齐所在的石头村离国都百里。这几位官员便第一个来接他。
闻讯而来的里正到达石头村时,张大齐家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村民。
村长、族长都站在院子里候着。里正见大厅开着门,能看到里面的官员有两位穿着红色官袍,那是五品官员,本县的县令在这些官员面前都是垂手而立。
而那张大齐却是坐着与两位五品官员谈笑风生!
里正不由得停下脚步,也站在院子里凝听大厅几人的谈话。
一会儿,几位官员便离开去了县城驿站,明日一早过来接张大齐一家去国都。
众人待官员们散去,纷纷上前恭喜祝贺张大齐终于脱了军户籍,重新入朝为官,还有人很好奇张大齐以前的官职有多大。
“正六品上骁骑尉!比县令大人的从七品上官职高六级!可不得了,张大奇原来竟是这般大的官。”
“张大奇是八年前的武比榜眼,入宫在御林军任职,天天能见到皇帝、王爷、太傅,是皇帝面前的官员!”
”天,那个一天杀了几十只鸡剁鸡头的张大奇原来是宫里的人,难怪那么狠辣,那么不会过日子!“
“咦,不是几百只鸡吗,怎么成了几十只鸡了?”
“张大奇来自国都的皇宫,他不会是太监吧!”
“我呸,你可别胡说八道。太监怎么会有儿子?张大奇有儿子,石头就是他生的!”
“我就瞧着大奇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原来他是御林军大军官,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我们村真是不得了,还有武榜眼呢。”
“可惜张大齐明天就离开我们村,不然张大齐可以拉扯一下我们这些军户口。”
“我听李族的人说,李草发疯前嘴里一个劲的嚷嚷张大齐以后会当军官,李草要当军官夫人。我的天,李草竟然未卜先知!”
“是呢,我也听说李草说过张大齐当军官。这李草原来不是疯的,而是被什么脏东西粘上了,能预测别人的未来。”
“张大齐这回是苦尽甘来。唉,我们家要是他的一成福气脱了军户籍就好了。”
被全村村民热议的张大齐如同往日那般对人有些冷漠,他把看热闹的人都赶出院子,然后收拾东西后就去了李家。
他要跟陈强告别。
他儿子石头要跟李家的孩子告别。
他爹是想到李家蹭饭。自从他爹在李家住了两天两夜,吃了几顿饭后,就老是在他面前念叨李家的饭有多么可口什么的。
他跟陈强是知己,就请陈强帮忙从李家拿些菜出来,他们一家三口吃。
当晚,张大齐一家三口就在李家住了。
陈强跟张大齐促膝长谈,一醉方休。
张老头、石头跟李东、李西住一个卧房。
石头小声的跟李东、李西道:“我有娘。我娘就在国都。我爹说我娘没有抛弃我们。我娘一直在庵里等我们。”
“你娘为什么在尼姑庵呢?”
“我娘出身高门世家,低嫁给我爹。当时我娘刚生下我,我爹就出事。我娘求我姥爷保住我爹的性命。我姥爷让我娘跟我爹和离,我娘不同意。我姥爷把我爹的命救了,然后把我娘送到了庵里。”
“原来这么曲折呀。”
“嗯。我很快就要见到我娘了。我爹说我长得像我娘。”
“石头,真是恭喜你呀。”
“以后你们到国都来,一定要到我家找我玩。我的大名叫张阳,阳光的阳。”
次日一早,李家给张大齐一家送了两罐秋梨膏。
石头要见到亲娘,本来是很高兴的事,可是要跟好朋友分开,又难过的大哭。
全村的人出来送张大齐一家。
那些军户望向张大齐一家的目光无比的羡慕。
陈强站在李家的大门,目送张大齐一家三口乘坐马车在官道上远去。
转眼到了正月初十,昌强砌火炕队带着一千斤鲜豆腐、一千斤冻豆腐前往邓庄,开启新一年的赚钱之路。
<tt_keyword_ad data-title="食品饮料"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03"></tt_keyword_ad>李家老宅李大昌、李二昌的儿子、儿媳也在这天离开石头村继续打工。
这个年儿媳给娘家送年礼太少,导致被娘家的亲戚数落。儿媳因为这事跟儿子天天生气吵架。
而李大昌、刘氏在回刘家时,李大昌喝了点醉没控制住,手摸小姨子的腰,被刘氏、小姨子以及小姨子的男人打了一顿,鼻青脸肿,嘴角出血,大年初四李大昌从刘家回来后怕被人笑话就没再出过门。
这事还是老宅租房的那两家传出去的,李大昌再次成为全村茶余饭后的话题。
李三春一家竟然没有过来给李大昌、李二昌这两个亲哥哥拜年。
据嫁到那边的石头村的一个妇人说,上次李二昌一家在李三春家里住了好些天卖月饼,白吃白喝白住,屁都没给李三春,李二昌父子还把竞争对手一对祖孙打了,差点闹上衙门,还是李三春的男人邓虎求邓家的长辈出面当中间人来回传话,才把这事私了,而李二昌一家什么都没邓家长辈送。再有李二昌一家的李草接连闹出妖蛾子,做的种种丑事传遍了十里八乡。
邓虎放下话来,不允许李三春再回李家,若是敢回,就把李三春休了!
李三春跟邓虎的关系也没以前好了。她的儿女也认为她糊涂还有些愚蠢,拦着她不许去李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三春怎么可能回李家呢?
石头村的人纷纷议论,“李三春在邓家抬不起头来,都是因为李二昌。”
“李三春是不聪明。当时分家,分的是李大昌、李二昌,又不是她一个外嫁女。谁叫她拎不清。”
“李三春在邓家受了欺侮,要是没分家前,李五昌听到这事,定会立即冲到邓家为李三春撑腰。看看李大昌、李二昌,乌龟一样天天缩在家里,压根不管亲妹妹。”
“听以前的老人说,大昌、二昌、三春的亲娘就不是个好的,心眼子小,特别爱生气,干什么事只想占便宜,不愿意多付出一点。这三兄妹是随了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