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9章 念恩的人【1 / 1】

冷香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冯氏是镇长的小女儿,哪曾受过这样的气,当晚就跟李峰说要离开石头村!

这若是章氏、李五昌夫妻在家,那肯定会盛情款待。李峰真是服了李大昌、刘氏这么抠门、不会做事。

难怪哥哥、弟弟只在过年回来几天,根本不在家里长待。

次日,李峰全家拜祭了李满后,就打算离开石头村。

李大昌、刘氏一个劲的埋怨李峰来去这么快。

李二昌夫妻得了李峰送的五钱银子,却是什么都没送给李峰。

李二昌还眼馋李峰的大骡子,问这问那,话里话外的想让李峰把这头大骡子留下来给李大昌、李二昌干农活。‘

冯氏就没见过这样不要脸的人,催促李峰赶紧走。

李峰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下次再回来不知是何时。

他思念兄弟、妹妹,赶着骡车先去三道河见了李升、铁蛋李平,给哥哥、弟弟各送了一两银子,又去见了小妹妹李彩。

李彩的日子过得不好,李峰给李彩也送了一两银子,还警告妹夫不得欺侮李彩。

李彩有好多话想跟李峰说,只是当着冯氏的面不好说李家的那些事,怕冯氏看不上李家,最后只跟李峰道:“姑姑的日子过不下去了。邓家太欺负人。”

李峰得知李三春被邓家欺侮,非常气愤,叫上李升、铁蛋李平去把邓虎从野女人的被窝里抓出来,直接把野女人交给了当地的里正处置,再把邓虎交给邓家,让邓家长辈狠狠的打邓虎。

邓虎保证再也不敢找野女人。李三春终于又能有好日子过了。

“我们家最聪明的人就是奶奶。我也是从小跟着她学。”李峰做完这些事后,仍没有回军营。

他去远郊邓庄找到洪家、张家人,然后打听清楚李五昌的家,就赶着骡车去了听李五昌的家。

李五昌不在家,但是章氏在家,章氏不见李峰。

李峰哪怕进不了门,也在门外带着全家人朝着大门磕了三个头,放下礼物,高声道:“奶奶,孙子李峰感激奶奶当年的教导之恩!孙子现在成了军官,特此来给奶奶报喜,祝奶奶长命百岁!”

李峰做完这些,这才领着妻儿离开返回军营去了。

奴仆把李峰说的话及礼物转给章氏。

章氏收下了礼物,跟赵花、李四秋感慨道:“总算有一个念恩的。”

赵花道:“我刚才远远的瞧了一眼,李峰娶的媳妇看着不像村里人。”

章氏便道:“他过的好就行了。”

李五昌、李月、李东、李西回来得知此事,均是有些感慨。

李五昌跟两个儿子道:“李峰不愿意在石头村当一辈子的农户,不愿意天天种地,还没有钱花,就跑去当兵。你奶奶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回来。这些年一直没有他的动静,也不知道他的生死。没想到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军官,改变命运。你们兄弟也要好好努力,不得沉迷于享受!”

<tt_keyword_ad data-title="教育培训"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10"></tt_keyword_ad>章氏承认李峰的优点,教导两个孙子,“李峰的性格有股冲劲。小东、小西要想出人头地,也要有冲劲才行。”

李东、李西在武院上了几个月课,同时了解官员子弟怎样谋前程,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李东道:“我在练武上天赋不够高,我喜欢算术,想早日进军营锻炼。”

李西道:“我的武功也很一般,我喜欢经商,我想跟妹妹一样开作坊做买卖,我也可以给妹妹当帮手,帮妹妹管着作坊。”

章氏跟李五昌道:“我们家的孩子在练武天赋上面没有沈家人的天赋好。”

李五昌一直琢磨两个儿子的出路,便道:“姐夫说只要小东、小西在燕山武院考进乙班,再学两年,就能直接由朝廷任命军官,到时有了官职,可以转文官,路子就宽了。”

那些大富商每年花几百两银子把子弟送进武院读书,就是为了让子弟考进乙班再学两年后当官。

只是从丙班考进乙班,这一关会淘汰一半的学子。

李东、李西天赋不高,刚进丙班,想考进乙班就得努力拼搏。

章氏跟李东、李西道:“那你们兄弟眼前的目标就是考进乙班!你们都未及冠,都别着急亲事,等考进乙班成了军官后,我们再给你们说亲事。”

李菊成亲后,就有官员托人来跟李五昌打听李东、李西的亲事,不过这些官员都是想把家里的庶女嫁过来。

跟家境复杂的人家结姻亲,成亲后会有许多的麻烦事。章氏都让李五昌婉拒。

十五岁的李东、十四岁的李西红脸点头。

李月在一旁暗喜。她是最小的,只要上面两个哥哥没有定亲事,她就不用定亲事。

亲事最麻烦,有精力不如做买卖赚钱,看两个病人救死扶伤,或是教导一群学生学医术!

科考开始的前三天,方家欺君谣言在国都流言传遍天。

“听说吴县公的续弦,就是跟吴县公和离的方氏根本没死,而是被方家送到了江南嫁给了一个大富商!方家为此得到大富商送的十八万两银子!”

“不是,我听的消息是方家专门靠卖女儿换得荣华富贵。国都曾经的大富豪张家的钱都被方家的女人给骗走了。”

“听说连皇帝纳了方家女后,后宫都不太平,这两年没有妃嫔顺利生下龙子龙女。娶谁都不能娶方家女!”

“方家的男人靠卖方家的女人才拥有现在的一切,这真是耻辱,那方家二郎竟是担任礼部尚书,还要主持科考?”

“方二郎主持科考,那么方家子就应该懂得避嫌不参加科考才对!”

“方氏跟吴县公和离后根本没有吞金子自尽,而是跟别人私奔跑了!”

……

早朝,以燕山文院院长为首的几位官员上奏折弹劾方二郎明知方家有子弟参加科考,却不懂避嫌主持科考。

方二郎事先得到消息,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在朝堂上高声道:“方家子弟今年均不参加科考,我为何要避嫌?!”

方昭仪被秦宇禁足多日,这说明秦宇一直对方家不满。

那么方家就退一步,所有的子弟不参加科考,把功名让给天下学子。

这是方族族长及几位长辈商量的结果,可不是方二郎一个人决定。

族长、几位长辈想保住方二郎的礼部尚书官职,还要向秦宇及文武百官示弱。

退朝后,方二郎目光不屑朝燕山文院院长冷哼一声,心道:走着瞧!

科举开始的前一天,宫里圣旨到了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