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8章 战败之责【1 / 1】

宅男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帝都,皇宫之内,朝堂之上。

圣上还没有临朝,大家相互问候,私下里聊着近期的各种传闻轶事。

杨仁杰这是从宾州回来后,第一次上朝,大家的目光和注意力很自然地集中在了当朝重臣杨相的身上。

问候的有之,打招呼的有之,就是无人询问此次出征的战况如何,真是有点诡异,其实也很正常。

因为大家都已知道,杨仁杰在宾州,被小小的一股山匪,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算是失尽了朝廷的颜面。因此人人有意避免提及此事,免得杨相脸上实在挂不住。

怎么着人家也是国舅爷,当朝右相,搞得太过难看,会遭杨相记恨,少不得以后给自己使绊子,弄双小鞋穿。

“圣上临朝,有事出班奏明,无事退朝。”

随着太监总领崔阿寿一声长喊—

肖天望缓步走了进来,稳稳地坐在了龙椅之上。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要事需奏明?”

肖天望也感到今天有些异样。往日上朝,群臣无不争着奏明自己所经手之事,以求旨断。可现在,谁也不愿出班奏事,反倒不时用余光偷偷瞅着杨仁杰,好似今天是他杨仁杰,杨右相的专场似的。

肖天望内心也与下面群臣有着一定的共鸣。你杨仁杰费尽心机,争着抢着要出征那伏虎山,现在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虽然已有奏章报了上来,但你总应在这朝堂之上,对大家有个交待吧。那样,也好顺势对你责备惩戒一番,好好压压你那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气势。

他心中一阵冷笑,便缓缓说着,双目却一直看着杨仁杰,其意不言自明:此时你不主动认错谢罪,难道还要等着朕开口问罪吗?

此时的杨仁杰,看到下面的群臣都在看着自己,特别是圣上的目光也一直指向自己,别提有多难受,多尴尬了。

原想着上朝后,自己硬着头皮不吭声,其他大臣量也不敢当面对自己进行口诛指责,只要圣上不开口责问,自己就算度过了这一关。

哪曾想到,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众人虽没对自己此次战败当面出口问责和追究,可那一道道如刀锋般的目光齐刷刷地指向自己,这明明就是等着,不对,是逼着自己主动认错,承担罪责啊。这他妈的比口诛笔伐还厉害,还让自己难以承受。

杨仁杰无奈,只得向前走了两步,不顾腿伤还未彻底愈合,艰难地跪了下来。

“启禀圣上,臣奉旨前往宾州征剿伏虎山聚友帮,没想到,那聚友帮帮主魏冲,年纪不大,却奸诈无比,诡计多端。他不知采取了什么手段,先是用硫磺、硝石等物,引爆了地面,导致我大军溃败,后又火攻,烧了我军粮草。虽说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但也是为臣不慎所致,叩请圣上降罪责罚。

臣最后想要奏明的是,伏虎山已日趋坐大,渐成气候,今后必是我大炎朝的一个隐患,恳请圣上恩准,再次出兵征讨,务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奏罢,杨仁杰连着磕了三个响头。

“杨相当初信誓旦旦,一定要领兵出征,没想到竟落了这么个结果。”

肖天望话虽说得不是很重,但他那阴沉的脸色和怒目,足以使群臣感觉出了皇上对此次兵败的愤怒。

特别是圣上并没有让杨仁杰站起平身, 这可是对其他臣子都很少有过的情况,而且杨相腿上还有伤,由此可见,皇上对杨相何等地不满。

朝堂中的气氛已变得异常沉闷和压抑,大家连大气都不敢出,就是那些后党成员和杨仁杰的亲信,也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为杨仁杰开脱说项。

人们都在暗暗揣测着杨仁杰将会受到什么样的责罚。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董浩然走了出来,他躬身奏道:

“启禀圣上,兵部已接到宾州军送来的战况及战损报告,正如刚才杨相所奏,此次征讨虽告失败,但战损并不大,除损失了些粮草军帐外,人员伤亡没有多少,合计战亡将士二百余,伤者不过千人,其中多数为相互踩踏所致。这对动用两万军兵对敌征战而言,是很小很小的损失。

敬请圣上明察。”

跪在地上的杨仁杰,听到董浩然如此陈述,内心是十分地感激,没想到平时与己总保持一定距离的这个董尚书,会在这种关键时刻,为自己说话开脱,当然,他说的也是实情。

可是董浩然的奏言并没有完,他干咳了一声,继续说道:

“只是宾州军在战报中写明,此次与聚友帮交锋,受损的并非是人员和物资,而是军心士气。目前,在宾州军大营中,只要一提起那伏虎山聚友帮来,无不谈虎色变,个个出现畏战怯战情绪,在一段时间内,宾州军已是无法再战。”

妈的,董浩然你这只老狐狸,还以为在为本相说话,此战的人员物资损失本就不大,而且还可查明核实,就是皇上要责罚,也不是多么大的罪过,可你却将这无形之损统统归到本相头上,真正是阴毒,可恨!

此时的杨仁杰,心里这个气呀。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是有气无处撒,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是跪在地上听着。

董浩然的奏言还没有完,他继续说道:

“据老臣所知,邻近各州的驻军,已得到了宾州军兵败伏虎山的消息,军心士气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因此,在老臣看来,当前的要务,不仅是再次出征伏虎山和弥补战损,更为急迫的是如何稳定军心,重振士气。”

户部尚书苏长兴,从一开始就察觉到了今天这异常的氛围,一直缩着头,没敢吭声。

但现在不得不站出来为杨相说话了,他已意识到,要是这么继续下去,众臣很可能对杨仁杰群起而攻之,杨相必将受到皇上的责罚,那自己也免不了要吃瓜落,当初,可是自己竭力举荐杨相率兵出征的啊。

就在苏长兴已走出班列,但还未开口说话时,龙座上的怀宣帝,金口已开:

“此次征讨失败,尽管有多种原因,但杨相你作为主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朕念你身已负伤,就罚你一年俸禄,以此为戒吧。

还有,你身为国相,以后要专思议政,朝廷用兵之事,就不要过问了。”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看似对杨仁杰的惩处不重,只是罚奉一年,这应当是皇上念及皇后,对杨仁杰网开一面了,可也当着群臣的面,夺去了杨仁杰的议兵之权。

肖天望又看了一眼,已经走出班列,正在进退两难的苏长兴,说道:

“还有你苏长兴,如果不是你当初竭力举荐,杨相也不至于受到罚处,朝廷进剿伏虎山,也不会遭此惨败,为此,你也要承担责任,今后就到翰林院去任职吧。”

也没等杨仁杰和苏长兴叩头谢恩,更没有给他们再行争辩的机会。

肖天望接着就对兵部尚书董浩然下旨道:

“为了提振全军士气,安稳百姓情绪,朕决意亲率大军出征,荡平伏虎山,铲除聚友帮。兵部即刻着手准备,待一切就绪后,兵发伏虎山!”

肖天望没有象往常那样,在做出重大决策时,总要让群臣多发表些意见,他向站在大殿一侧的崔阿寿示意了一下。

太监总领崔阿寿的唱响声又起:

“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