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92章 非兄不可【1 / 1】

宅男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开发五龙山的规划,就这样,经过大家讨论,在现场就一项项地确定了下来。

五龙山的天空,万里无云,放眼望去,进入眼帘的只有那纯蓝色的虚无,和几只盘旋在其中,锲而不舍,苦苦寻找猎物的苍鹰。

在返回伏虎山途中,魏冲特意与刘庆丰策马并行。

“庆丰兄,在议论时,你发言并不很多,一定是在思考着什么好的主意,不妨说说。”

魏冲满是期待地问道。他深知燕子的这位表兄,是个经验老道的经商高手,眼光和思虑自是与他人不同,今日没有开口,必定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是还没有思考成熟,不便当众说出。

“好的主意倒是没有,只是被帮主所策划出的远大前景所震惊,如果按计划如期实现了,那这荒山秃岭,人迹稀少的五龙山,很快便可变得富足起来。它的发展前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几年,便能远远超过伏虎山。”

庆丰若有所思地说着,从其语气中,都能感到他内心的兴奋和期待。

庆丰的回答,似乎早已在魏冲的预料之中,他又问道:

“庆丰兄,我很想知道,你依据什么,竟得出这样的结论?”

刘庆丰确实对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有着许多的思考,现在是到了一吐为快的时候了,他说道:

“伏虎山在帮主的主持下,现在建设得确是山河锦绣,民众富足,如同仙境一般。

但也正如帮主你所说的那样,它已近饱和,很难再有发展的空间。

究其原因,是从一开始,帮主就立足于伏虎山这块百里之地,着眼于解决当地人口的吃饭和生存。在伏虎山建起了那些取水系统、梯田和温室,也都是为了种出更多的粮食作物来,以保证全帮上下和伏虎山的常住人口有的吃,不挨饿,修了多条路,盖了许多房,也都是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安逸和行走方便。

说得更直白些,这就是一种关起门来,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

不可否认,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聚友帮和当地民众的生活实实在在地富足了起来,与外面相比,确如人间仙境。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伏虎山能利用的土地都已利用,再无地可用,而慕名而来的各地流民,却是越来越多,这恐怕就是帮主当前最为头痛的事情了吧?”

魏冲不住地点着头:“你继续说下去”。

庆丰接着道:

“但帮主你此次开发五龙山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在五龙山这方圆几百里之内,而是面向全炎国,甚至是更加广阔的地域。现在,帮主要在这五龙山,倾全力采矿炼铁,制造各种用具,并非是根据自身需要,才这么做,而是为了满足普天下的需求。

如果这么做成功了,也就意味着,可以从这人世间任何地方,得到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任何物品。那这五龙山的发展前景,将再不受地域等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真正是不可限量。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庆丰接着叹息道:“我从小经商,本就是个商贾,可我从没有,也不敢有如此的眼光,如此的格局和胸怀啊。”

庆丰说着话,转过身来,望着魏冲,那眼神仿佛是一只蝼蚁在仰视着大象。

魏冲也是感慨万分,他解释道:

“建立聚友帮之初,由于事发突然,来不及细想,那时,当务之急是解决吃饭和生存问题,加上不被官府所容,客观上,也没条件放眼伏虎山之外。虽说建起了商贸队,对外搞了些商贸,终究是地产有限,除了裘皮、野味和伏虎山的一些特产之外,再拿不出什么东西与外面进行交换。

现在这五龙山,丰富的铁矿,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大好机会,只是要想开发成功,面临着的困难也不少啊。”

“按照帮主的设想和谋划,开发五龙山,进行大规模的采矿、炼铁和制造销售各种铁制用具,已无大的障碍和困难,其他的就是有,也不难克服。”

“当下,最紧要的是,必须有一位胸怀全局,有能力,有魄力,能服众的人在此主持一切。不知庆丰兄是否愿意担起这一重担来?”

魏冲说到这儿,双目直视着庆丰,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我?帮主认为我刘庆丰有这能力?”

刘庆丰真有点诚惶诚恐了,他小声试探着问道。

“仅凭庆丰兄刚才一番议论,就足以说明,全帮上下,能理解把握此事深远意义的人,也就你我两个。我因不时要应付各地官府,无法长时间离开伏虎山,那你便是不二人选。只是如此一来,又要让兄长辛苦一段日子了。”

此时的刘庆丰已是激动得脸都有些微微泛红。他表态说道:

“辛苦些没什么,庆丰虽为商人,但从小就有志向,想着能做出点大事来,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如今贤弟信得过我,愚兄必将竭尽全力。保证在两年之内,将我聚友帮生产出的各种精美铁器销往全炎国,这不仅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同时也可为聚友帮源源不断地赚回无数银两。只要做成了此事,愚兄就是苦死累死,此生也再无遗憾。”

“那可不成,这只是当前的一件大事,今后还有许许多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需我们兄弟并肩而为。”

“哈哈哈”

魏冲开怀大笑了起来,大有一种茫茫人世间,舍我其谁的豪情。

“哈哈哈。”

刘庆丰也随声大笑了起来。此时的刘庆丰,也已不仅仅只是个商人。

回到伏虎山,刘庆丰只呆了数天,将帮中的事务分别交给魏冲指定的接手之人,与妻儿老小话别后,重又赶往五龙山。

在送别刘庆丰时,魏冲说道:

“五龙山的事情,全凭庆丰兄全力承担,当务之急是先将房屋等生活设施建起来,便可大规模地移民,有了人,任何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碰到什么困难,遇有什么需要尽可提出,那里暂时解决不了,我们在这边设法解决。

两地的信鸽现已培养成熟,识得了回家的路,那边的我已带回,这边的你也多带些过去,由它们传递消息,三四个时辰便可到达。”

说起这信鸽来,在大炎朝,还从未有人知其奥妙和价值,更没有人使用过。在前世,魏冲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养鸽子,穿越到这个时代,儿时的经验竟助他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创举,那就是信鸽传书。魏冲及聚友帮,由此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早一天得到消息,甚至是早几个时辰得到消息,便可形成决定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