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上将邢道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顺军策划的夜袭自然没有成功:
辽兵的营垒防守严密,顺军尽管发起了一轮轮骚扰,进攻,但无奈对方的营垒不仅稳如泰山,而且火力凶猛,顺军一不小心就会被辽兵的火力带走一片士兵。
见骚扰性作战无果,顺军接着又发起了几波声势浩大的正面进攻,但在辽兵强大的火力之下,这几波进攻除了送了更多士兵之外没有任何效果。
眼看进攻无果,顺军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进攻,缩回了济宁城中。
“闯贼的进攻回合结束了,轮到我们了。”顺军的夜袭在沈克青看来也就那样,他这几次战斗下来之后对顺军的战斗力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评估:
那就是在明军之上清军之下。
做出这个评估之后沈克青决定稍微放缓一下进攻节奏,以求更多的杀伤顺军。
不过顺军看起来还是比明军聪明一些,或者说顺军刚建立不久,军事行动中带着的政治目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顺军眼见攻坚打不过,守也守不住,野战更不用说,当年在开封就证明了双方巨大的战力差距。
于是摆在顺军面前的选择其实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溜之大吉。
很快顺军就从济宁撤出,退到金乡,然而,沈克青继续派出轻步兵追了上去:
沈克青怕大炮把顺军吓着了,特地只派了轻步兵,但是顺军无心恋战,见辽兵追了上来,顺军便继续往后撤,很快就撤到了山东边缘的曹县一带。
沈克青见顺军根本不想打,于是只得继续派遣大军追赶对方,顺军没有办法,一口气退到了开封,见对方缩回了河南,沈克青也就不再追了,暂时停了下来,等待李子明的指示。
山东这一路的顺军出师不利,完全没有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但是北面李自成亲自带领的主力军倒是非常顺利。
李自成自从在宁武关遭遇一场血战之后,便没有遇到什么硬仗:
顺军与其说是在进军,还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武装游行:
占领山西之后李自成再度分兵,刘宗敏率军从真定府进入北直隶,而李自成自己亲自带兵由大同进入宣府,并南下攻打居庸关。
这两路大军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一路上的明军望风而降,刘宗敏轻易地突破了真定和保定的防守,于四月初抵达顺天府地界。
李自成这边同样轻易突破了居庸关,进军至北京最后的北大门:昌平。
昌平总兵唐通此时已经得到了崇祯帝允诺的伯爵爵位,但唐通自觉自己手下这些臭鱼烂虾根本挡不住李自成,至于传说中的辽兵:
额,唐通觉得还是先想想怎么过李自成这一关吧。
最后唐通想出的办法就是投降:本来唐通还想着为了爵位和李自成周旋一下,但唐通没有想到驻扎在居庸关的监军太监杜之秩开了居庸关把李自成迎了进来,措手不及的唐通只能选择投降,昌平随之落入李自成手中。
昌平一失,北京已经无险可守,不久,李自成和刘宗敏在北京城下成功会师。
得到顺军已经兵临城下之后,崇祯帝大为惶恐,本来宁武关的战报传来,他还以为自己还有时间筹措兵马组织一次对李自成的反杀:
嗯,人生重大错觉之我能反杀。
结果没想到明军纷纷望风而降,这才几天李自成就已经来到了北京城下。
于是崇祯帝立刻召见了京营的负责人,现任英国公张世泽,要求张世泽立刻动员京营士兵上北京城头防守,并且宣布京城再次进行戒严。
张世泽听了崇祯帝的话顿时头皮发麻,京营是个什么玩意?这些人摆摆花架子还行,真刀真枪上战场那是铁定没戏的,于是他委婉地说道,
“陛下,京营多年未战,恐怕不是闯贼的对手,当务之急还是火速要求各路勤王军入京勤王。”
“我知道!朕都已经发布诏书了,除了李子明和吴三桂之外,唐通,刘泽清,左良玉,刘良佐,黄得功,这些人朕都下令给他们爵位了,可他们就是不到,不管他们怎么想的,至少京营得顶住闯贼一段时间才行。”
听了皇帝的话,张世泽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皇帝的要求,崇祯帝于是又立刻召开朝会,准备和群臣商讨眼下的危局。
北京城不是没有遇到过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但这时的情况显然比以往都更加严重:
气势汹汹而来的大顺军带着一大帮明军降兵就在城外,加上李自成已经称帝建国,很明显李自成是奔着灭亡大明的战略目的来的。
崇祯帝看着底下一个个面色凝重的大臣,说道,“都说说吧,都这个时候了,就不要有所顾忌了,你们说什么朕都不会怪罪。”
底下大臣默然无语,不久,李邦华出列说道,“陛下,臣恳请陛下立即离京,京营尚有一战之力,只要逃出京城,我大明必能重整旗鼓,打败闯贼。”
崇祯帝默然,他看了看其他大臣,倪元璐此时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建议送三位皇子出城避险亦可,臣认为当送太子往南方,永王与定王去辽地,这样无论如何必能保住天家骨肉,天家骨肉在侧大明的旗号就在。”
崇祯帝仍然没有表态,他说道,“其他人呢?”
蒋德璟本来也想劝说崇祯帝派遣皇子南下,但看皇帝的样子,显然还有疑虑,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心里祈祷着各地勤王军能早日赶到京城。
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见一众大臣默然无语,崇祯帝大为失望,叹了口气,说道,“都散了吧。”
朝会结束之后,崇祯帝坐在皇位上久久没有离去,王承恩看皇帝的样子,心中分外难受,他想不明白,怎么大明在万历帝,天启帝那么折腾之下都没有亡国的风险,偏偏在勤政的崇祯帝手中有了亡国风险。
“太子和诸皇子不能去南方,手中无刀又是去人家地盘,去了南京只会沦为傀儡。”
崇祯帝突然说道,“为今之计只有让太子去辽地,朕已经看清楚了,李子明是忠臣,至少他是真的愿意出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