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样的一群人若真召集在一处作战,实力远胜过张鲁的五斗米教信徒。
然而张鲁已经全心沉浸在了与盖勋的斗法之中,并未留意于徐庶和其部从。
五斗米教的统治之法,和张角掀起黄巾起义之时的传教方式不同。
早年间门张鲁祖父张道陵创天师道之时,也是以丹药救人,令患者对天忏悔,培养其宗教信仰。
但传到张鲁手中的时候,已经更趋向于政教合一的方式。
张鲁自称“师君”,部将称为鬼卒,领头者即为祭酒——其实也是管理地方政务的官员。
教民以五斗米入教后,在张鲁的领导下信奉教派,有罪者以修路为赎,又有春夏两季禁止屠杀,设立义舍馈赠酒肉等等规则,逐渐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秩序。2
“这教派也是怪有意思的。”被乔琰丢过来协助徐庶的杨丰,因其出自河西四郡,对盖勋没有太多的印象,此刻完全站在中正的立场上评判起了武都郡的情况。
“凉州之地的民众见到的自然之威不在少数,尊重万物之生长,以义舍赈民,修通道路,在汉中实行得通,在凉州也实行得通。”
在张鲁还手握有朝廷委任的武都郡太守之职的情况下,但凡换一个人处在跟他敌对的位置上,都已经被这种病毒式扩散教徒的方式给驱逐出境了。
也就是盖勋确实是个称职的太守,才能相持到如今。
“但是你觉不觉得这个教派有点怪?”徐庶忍不住吐槽道:“一面劝人无思欲,不贪荣富贵,不争强好胜,一面自己在武都郡内与盖元固对峙。”
“一面尊奉老子为道祖,一面又遵循的是世袭嗣教制度。”
“可也没听闻留侯与老子有什么血缘关系吧?”
留侯说的是张良,而张鲁乃是张良的十世孙。
所以徐庶的逻辑也很清楚了。
你们这道派传教的时候说这个掌教师君的继承方式是世袭的,那怎么不传到老子的后人手里去?
最后还不是传到你们这些姓张的人手中。
他们是有皇位要继承吗?
搞出这种规矩简直是荒唐可笑。
徐庶对张鲁的种种举动不无批判之意。
他曾经亲眼见过黄巾之乱中情形,便也清楚地看到,要想结束这个乱世,只靠着宗教的传承,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有些自欺欺人的手段注定会导致聚拢的信徒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打着宗教之名而为祸之人,那所谓的赎罪,很可能成为另外一种迫害黔首的方式。
倘若换了个人在此,还真难保会被张鲁这一派地上神仙的做派给诓骗住。
但在对其传教之法有着先入为主定论的情况下,徐庶只当周围多了一些犯错就修路的特殊人物,严格遵照乔琰所说,在这种多方势力交错之地,干起了浑水摸鱼、顺带种田的工作。
不过在这光熹三年的七月底,徐庶收到了一个特殊的指令。
【夺散关】
在乔琰的信中只言简意赅地写着这三个字。
可对徐庶这种天资聪颖,又已研究武都郡局势将近一年的人来说,这三个字背后的意义可不少。
他拍了拍杨丰的肩膀,“走了,来活了。”
再不活动活动筋骨,他们真要成农夫了。
杨丰接过了乔琰的手书敕令后问道:“然后呢?将张鲁赶出武都郡?”
“为何要将其赶出去?”徐庶摇了摇头,“夺一个散关而已,又不是真能要了他的命,去掉散关和故道,他也还有四五座县城的传道范围,算不得伤筋动骨。只要张鲁还掌握着从武都郡进入汉中的门户,他就绝不会退出武都,刘焉也不会允许他退出去的。”
“这样一来,益州汉中也就还得给他送来物资和人力的支持。在守着益州大门的时候一边传道,一边多修点路,没有坏处的。”
“……”杨丰总觉得徐庶话中另有深意。
张鲁的局面不好,就得花费更多的支出在发展信徒上,而信徒的赎罪方式是修路。
也就是说,这是在用益州的钱给凉州修路,还是在关隘口的附近。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乔琰需要这样的修路建设,但听上去,张鲁好像是在干一些净赔本的买卖。
可乔琰眼下针对的绝不是张鲁,而是散关对面的陈仓守军,或者说是陈仓以东的长安守军。
按照常理分析,她也没有进军益州的可能性。
那么张鲁该怎么传教还是得怎么传教,该怎么防守还是怎么防守。
杨丰拍了拍脑袋,决定暂时忽略掉这个令人迷糊的问题。
反正他需要做的也就是一件事——
协助徐庶拿下散关。
若是作为一个被献给乔琰的漂亮礼物,他可能还要思考,要如何平衡自由与家族的关系,甚至需要担心自己的有些举动是否会触及到乔琰的雷区。
但作为一个武将,他只要付出劳力就可以了。
杨丰立刻召集了部下,跟随徐庶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