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坏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秋部的骨干成员,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挣来的钱再也不用往上交了。下面帮他们挣钱的人,依然在不停的往他们手里交钱。
这些骨干成员从组织中分裂出来。将明里暗里经营的大大小小的商号,快速扩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方商家巨贾。
他们相互之间有商业合作,也有尔虞我诈的相互吞并。许多年以后,一个庞大的国有企业制霸全球——华夏农工商联合社。这些商贾也只是其中的一小分子。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刘星率领的华夏龙卫军,获得丰厚的战利品之后。依然留下一个连,在戚城片区开始播撒火种。
没有像独立团那样发展根据地,因为这里比较靠北。明年契丹再次南下的时候这里就是前线。
倒不是说怕契丹来袭,怕的是在这里把契丹阻截了,就把石重贵保住了。
这不符合战略目标,晋国明年要被灭掉,但不能被人说成是因为内乱,而是被外族入侵。
灭晋的事交给契丹,竖大旗成立新政权的事也必须赶在刘知远之前。
而这一年,是华夏龙卫军打响名气,树立正面形象的一年。由于时间紧迫,全国性的建立根据地不现实。
到处播撒火种,却是必须要进行的。
接下来的一年里,华夏龙卫军会尽量走遍晋国每一个角落。工作重点分两条线,一条就是排忧解难。除了实际帮扶之外,还组织宣传队到处演讲。
一条是串联各地匪寇,能收编的收编,不能收编的剿灭。相当于顺便练兵了。
目的是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爱戴。
效果是很显著的,凡是龙卫军走过的地方。百姓们从最初的害怕,到接触中的逐渐认可,再到队伍走时的依依不舍。
队伍走后不到一个月,其他的武装力量再次接手此地。两厢对比,百姓们对华夏龙卫军无比怀念。
剩下的就是望眼欲穿的盼,他们走时说过,明年春天,最晚明年夏天,就会回来,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发生着。
而之前在路上招的新兵,由一个连率领。被全部安排去往西平,带着剩余的马匹和战利品,去补充独立团的配置,另外,再让独立团派人安排一部分马匹回金凤寨。
自此,以西平到汝州一带超预期的提前连通,并与凤鸣山本部全线接壤。根据地发展壮大很快,仅半年时间,独立团已经扩编成独立特战旅。
并且将东部势力范围扩张到陈州,也就是现在的周口。这也是后话,不多做赘述。
且说杜重威部,拿下卫州之后,经过短短两日的修整,便浩浩荡荡直奔东京,也就是开封府,杀将而来。
而刘星率领的华夏龙卫军主力,从戚城出发,也正向着开封方向前进。
行军路程并不长,侦察连来禀报。发现一千多晋军步卒,个个战甲染血,身上带伤。
但依然手持卷刃的钢刀,坚定的阻拦在队伍前进的路上。
刘星没有下达清缴的命令,而是亲自上前去和他们交涉。
得知他们为首的叫王清,还有他的副将宋彦筠,原在杜重威手下。契丹兵进攻戚城时,他们向杜重威请战,趁契丹立足未稳,愿率五千奇兵去冲阵。
待契丹兵阵脚大乱时,再由杜重率主力部队冲杀。定能取胜。杜重威同意他们的请求。只给他们四千兵。
随后,王清便披挂上战甲,带着四千晋兵士走出晋营。然而,他们谁都没有料到,此行一去,竟然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而将他们推入死地的,恰恰就是身后的这些兄弟们。
军队里面有不少是当年后唐的老班底,久经沙场,战斗力还是很生猛的。王清带着他们生生地杀过濮阳河,将契丹的包围圈撕开一个口子。契丹军队一时大乱,前军陷入了混乱。
见王清事成,诸将大为振奋,纷纷请求率军出击。在这个紧急关头,杜重威又怂了,他下令:“任何人不准出战!”
宋彦筠被契丹击败,跳到水中,侥幸逃出一命。只剩下王清孤军一支,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但他们夺回了中度桥的控制权。
眼见胜利在望,王清回头一看,顿时懵了。杜重威带领的中军并没有渡河支援,后晋主力军队就这样,静静地、默默地目送着王清等人攻入敌军主力军中,又慢慢被敌军重新再包围了起来。
面对层层包围上来的契丹军,王清知道自己被坑了,这个杜重威有问题。此时,想突围已经不可能了,契丹从其他方向调集的军队已经堵上了防线缺口,并将王清等人死死围死,令其插翅难飞。
“杜重威作为首将,手握重兵,却坐在那里隔岸观火,眼睁睁看我们受困,竟然不肯派出援兵,一定怀有二心。事已至此,我们只有以死报国!”看了看身边的残兵,悲愤说道。
此战,一直持续到日暮,残阳如血,一群被契丹骑兵重重包围的步卒军队,看着身后近在咫尺,却见死不救的袍泽,白发将军王清大吼着“誓死报国”,怀着不求活的心态。
他们四千人在契丹的包围中冲杀的天昏地暗,失去了方向。
杀着杀着,发现前面没有堵截的契丹兵了,以为冲出了包围,没想到被逼到了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