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51章 再探铁塔【1 / 1】

对称的福尔摩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铁门没关上,非常嚣张的敞开了,就像是暗红铁塔有生命一样吸引经过的人进去。

走进铁塔后,众人二话不说的来到二楼,然后看着封死的铁门各自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首先是陈力提出的方案。

“铁门是焊死的,不过依我看,这个电焊技术比较业余,至少稍微用点力就能撞开,要不试试?”

虽然提出了这个方案,但是他却完全没有付出行动,整个一光说不练假把式,纸上谈兵谁都会。

陈力这家伙并没有想象中靠谱,这一点已经得到印证。

因此,毫无悬念,这个方案直接否决。

以肉身撞击,这太不现实了,大概弄得浑身疼也没有任何意义,谁也不想做这个出头鸟。

“要我说,我们可是活在现代,能不能试试现代化的工具,例如电锯。”夏齐第二个人提出方案说,“我想这个镇子上再穷也应该借的到电锯的,要不要试试?”

“我觉得不妥。”陈力反驳道,“就算你要去借,用什么理由啊,总不能直说吧?且不说信不信,万一人家把你当成杀人魔,要用电锯去杀人那可完蛋了。毕竟杀人恐慌刚刚才发生过,这里的居民一定很敏感。”

陈力说的没错,这一点的确不能忽略,镇子上的人那么敏感,危险物品一定不会随便外借,这也是这段时间内不成文的规定。

在选出新的镇长之前,他们都会严格的执行这项规定,虽然不知道他是真的这么认为还是单纯的想抬杠,他说的确实很对。

“好吧,既然这个方案也直接否决了,换下一个吧。”夏齐不服气的说道,“不如看看秦棉有什么方案。”

“我没有方案。”秦棉直截了当的说,“我觉得要么陈力用自己的肉身撞击,为我们开辟一条新路,要么就是夏齐去找人借一把电锯,我相信不光是电锯可能还能借到更厉害的东西。

我对你们两个的方案都没有意见,只要你们勇敢的去做,我会支持的。”

好家伙,陈力和夏齐算是看出来了,秦棉这是为了两边不得罪故意玩中立骑墙派这套。

虽然她未必真的全都支持,但没有方案搞不好是实话。

事已至此,真正的焦点落在了秦枭身上,他的方案才是众望所归。

“咳咳。”秦枭轻轻咳嗽两声说,“容我卖个关子先,原本我以为你们能够在我之前想到一些好主意,毕竟探险这件事你们经验比我多,但是既然你们都没有管用的方案,那我就献丑了。”

“其实我们几个几个也没怎么探过险。”秦棉嘟了嘟嘴说,“相比于真正的探险,还是纸上谈兵的次数比较多。”

“对啊”陈力说,“我们平时很热衷于看网络上的探险视频,然后多数时间里面都在对这些视频进行技术性分析,不过最后都没有什么卵用。”

夏齐接过话茬说,“最夸张的是,最后这种技术性分析最后会演变成集体观看一部盗墓题材的电影。

例如盗墓笔记啊,鬼吹灯啊之类的

真正意义上的探险我们只做过一次,也就是现在这一次,哪里能想到就快变成最后一次了。”

“我靠,你们几个老六。”秦枭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几个这不是相当于拉我下水吗,你们这不是冒险精神是作死精神啊。”

对于这种吐槽,三人没有做出反驳,他们的态度似乎是,反正已经这样了你说什么也没用,还不如快点解决眼前的问题。

秦枭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还是爽快的把自己的方案说了出来。

“首先,我觉得你们一直都忽略了这道铁门的本质,其实是用来阻止闯入这里的人进行肆意的破坏,所以故意制造了一个好像焊死的假象。”

“假象,我怎么没看出来?”秦棉问道。

“其实很简单,还记得之前被某人拉下来的一块砖吗?”秦枭看向夏齐。

“没错,是我干的。不过我当时被吓了一跳,所以没有继续下去。”

“很好,既然如此,我可以伸手进去看看究竟能不能办到那件事。”

说着秦枭将手伸进去一阵鼓捣,此声吱呀一声,铁门竟然开了。

“还好我的手够长。”秦枭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这个所谓的假象就是,铁门从外面看起来是被旱死的,实际上只不过是里面进行了反锁。

虽然我不知道究竟是谁刻意做了这件事,不过很想玩这玩意儿,防小人不防君子。”

“你这话说的,难道那个布置现场的人还能知道谁是君子?”夏齐反问道。

“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总之门是开了。”

说吧,三人纷纷往里面走,只看见里面是一个无比凌乱的房间,刚进去,结果那一股很浓重的霉味,这是春天返潮后有无人打扫形成的霉变。

就算是在楼房里都经常出现,更不要说而木质结构的里屋。

“这个鬼地方很明显是有人住过嘛。”夏齐一边撩动身边的蜘蛛网一边露出烦躁的表情。

“我看不光是有人,而且最近一段时间都要人在这里住过。”陈力指了指地上凌乱的衣服和床单说,“只不过要是有人住在这里的话,那他的生活习惯也太糟糕了吧。”

秦棉很快的发现了作案上放着的一张黑白照片,这张照片已经变得十分模糊,人物的脸部已经看不清楚,但是依旧可以辨别出来是一个男孩和一个成年女性站在一起。

“一对母子?”

秦枭凑上来看了看说,“这照片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黑白照首先证明那个时候还没有彩色照片的技术。”接着他拿起照片摸了摸继续说道,“其次,这张照片没有裱起来,说明当时裱照片的技术也不够普遍。

至少应该是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国内这些技术确实还无人知晓。”

“说不定还有一种可能。”秦棉说,“也许拍这张照片的人非常穷,他们没有钱去做这些多余的事情。”

“不可能吧。”陈力否定了这个猜想,“如果他们真的没有钱的话,何必花钱去拍这样一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