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说二姑娘在这里天人交战,那边阿元果然发了热,这次病势凶险,太医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烧退了下去。
第二天,皇后赐了不少礼物到伯府,还传话让伯府好好照料姜姑娘。承恩伯和章太夫人接了赏赐,心中惊疑不定,惶惑不安,也不知这次是福是祸,会不会连累整个伯府。
皇后抽了个空子向皇帝汇报了昨晚宫宴赵王救人一事,说是赵王路过湖边,远远见到一个高大的太监扛着一个人从湖心亭扔进了水里,然后就迅速回撤隐入湖边假山跑远了。赵王急忙奔进亭中跳下水救人,令伴当曹公公去追人,奈何曹公公年纪大了没能追上,只隐约看到是个约五尺六寸的大高个。
赵王把人救上来一看是承恩伯府的大姑娘,人已经昏迷了。他顾不得那么多,性命要紧,便一路将姜姑娘抱回了皇后宫中,换了衣裳然后悄悄送回了她家的马车,并未惊动他人。
皇后继续说:“赵王这个孩子,总是古道热肠,如今救了人家小姑娘,恐怕得对这个小姑娘负起责来,否则她还怎么嫁人呢?她还是退过亲的人,我的意思是,便叫赵王给个侍妾的身份,抬进府吧。”
宣和帝听了,关心了下赵王的身体,也没多说什么,便让皇后告退了,继续批起折子来。
皇后告退离开,一个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在大太监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大太监眉头皱起,让他离开,然后瞅着皇帝伸手要茶的工夫,向皇帝禀报:“圣上,奴才有一事禀报。”
宣和帝已经看到了刚才那幕,接了茶喝了一口,说道:“说吧。”
大太监禀道:“回圣上,宫中发现一个太监吊死在值房里,端亲王得知太监死后,冲到宁贵妃宫中,和宁贵妃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宁贵妃被气得昏厥过去,已经宣了御医。”
宣和帝听得如此,放下茶碗,说道:“倒是有趣。福贵啊,你去好好查查。这折子横竖也批不完,去贵妃宫里看看吧。”
“喏。”叫福贵的大太监听命去安排了。
皇帝到了宁贵妃宫中,端亲王仍未离开,梗着脖子,不过他的眼睛里还是不自觉的流露出关切的神情,看着御医对宁贵妃进行救治。
宁贵妃已经醒了,只闭着眼睛流泪,也不看自己的儿子,屋内静针可闻。
皇帝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室的宁静,他急步走到宁贵妃床边,一屁股坐在床头,握住宁贵妃的手就是一顿输出:“爱妃啊,你这是怎么了?不要让朕为你担心啊,这个逆子不好,告诉朕,朕来替你出气,可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啊。”
宁贵妃睁眼见是皇帝来了,泪珠子一颗一颗的滚下来,“陛下,您来看妾了,是妾不好,惊扰到陛下了。”
“爱妃啊,不要生气了,逆子,还不快来给你母妃赔礼!”皇帝边哄着爱妃,边呵斥儿子。
端亲王直挺挺的跪下,嘴里干巴巴的说:“母妃,儿子错了,不该惹母妃生气。”
“哼!既然知错,那便去外边跪着,你母妃什么时候原谅你,你就什么时候起来。”皇帝不待爱妃说话,先开了口。
端亲王什么也没说,直接站起来就出了门在院里跪着了。
宁贵妃此刻倒是着急起来,儿子怎么这么倔!屋里暖和,大氅和大衣裳便去了只穿了薄袄,这说出去就出去,大氅也不披上,外面那么冷,还下着雪,穿得单薄冻坏了怎么办?这个鬼天气,今年怎么冷得这么早!
宣和帝仍是一副关切的样子,还有着“爱妃你看,我替你出气了”的得意神情,那意思是还想要表扬。
宁贵妃原本对儿子的一点怨气此刻全变成了心疼,她想立刻叫儿子进来,碍于皇帝在这里又不好马上作声,因此焦躁不已。
宁贵妃压下性子止了眼泪柔声劝皇帝:“柔儿谢陛下的关心。陛下,您国事繁忙,如今还要为柔儿的事分神,柔儿很是惭愧。陛下,还是以国事为重吧。”
“爱妃不可如此说。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若连自己的爱妃都庇护不了,何以谈庇护天下苍生呢?”宣和帝就是不走。
宁贵妃无法,只得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将皇帝忽悠走了。
等皇帝离开了,宁贵妃立刻命人将端亲王请进来。端亲王头上肩上已经落满积雪,进来时浑身僵硬冰冷,宁贵妃忙命宫人为端亲王打扫积雪,暖和身子。
待身子缓好了,端亲王穿上大衣裳和大氅,向宁贵妃一拱手:“儿子告辞!”
扬长而去。
宁贵妃气得怔住,然后砸了好多东西,将宫人也打杀了几个。
一天后,福贵太监就将打听到的消息向皇帝汇报了,原来死的那个太监是宁贵妃身边大太监悄悄认下的干儿子,身材高大,与曹公公描述的那个太监身高差不多。还有个宫女招认了她被宁贵妃身边的大太监指使,宫宴时在姜姑娘的吃食里下药,迷晕姜姑娘。
端亲王到宁贵妃宫里是指责她母妃指使太监害人,害的正是被赵王救起的姜姑娘,因此他们母子两个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画外音:要说为什么这次宫里的情况查得如此顺利,当然是皇后悄悄帮了忙的。
福贵继续说道,说起来这位姜姑娘原本是定了亲的,定的是胶州冯家,冯太傅的孙子。后来端亲王在其祖母的寿宴上擅闯内宅对她无礼,还被她夫家母亲给看到了,就被退了亲。参加宫宴落水后,现在还昏迷着。
宣和帝听完,问道:“这个姜姑娘是不是一开始和三小子合伙办公交车后来又办了京报的那个?”
“回圣上,正是那位姜姑娘。”福贵回道。
“这倒是个好姑娘,老师好眼光啊,可惜了。这件事是我们皇家对不起她,罢了,给她个体面吧。”宣和帝感慨。
于是,皇帝让皇后发了懿旨,赐婚承恩伯府大姑娘给赵王为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