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部分的官员那可是越说越兴奋。
可也有一小部分的官员从头到尾保持了沉默。
对于这些人来说,西南战事一开,那可不是一年两年能摆平的啊。
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二十多年的时间就证明了这一点。
英国公张辅去了两次平定,所用军队二十余万,民夫更是不计其数。
而后就算占领了安南,也是叛乱不断。
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就是对于安南的真实描写。
这就像是一个烂摊子,大明要是进去了,想要再次抽身,可就难了。
当然,朱见深清楚想要拿下安南的难度,可他心里面却知道,拿下安南,对于后世大明对于半岛的经营非常重要。
那个地方就是乱,可为什么大明不能插手乱局之中,在半岛取得优势,也为后世的之子孙,打下大帝国的基础。
若大明想要走老路,去拿下安南,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可若是想要从传统的大陆框架的模式,做出一点点轻微改变,在海上齐头并进,安南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
奉天殿中,群臣义愤填膺,声音嘈杂,皇帝陛下稍稍摆手,噪杂之声,减少许多。
而张保也在这个时候,打开了手中的檄文高声诵道:“成化十三年四月,武阳候石亨,兵部尚书韩雍、都督沐瓒,柳青,徐俌等进军安南,告内阁中枢、六部部监、都察院,大理司,六科给事中,各省三司,驻地宗室藩王。”
“自帝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宣德年间,北夷叛乱不止,发平吴之诰,言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诸年之间,倒行逆施,南夷不学无识,无术弄权,承君之宠,如彼之专,贪天之功,分裂大明,规锢山泽,夺民本业,造起九庙,穷极土作,狂妄自大,不尊中国,不理法统,此其逆地之大罪也………………”
这边奉天殿发布了灭贼檄文,而安南的东京升龙城,也就是河内城的皇宫之中,百官也在商讨大计。
明军进行的速度很慢,不慌不忙,想着来日常长。
同样这也是石亨在总结了王通,柳升之败的经验,柳升可是朱棣麾下的猛将,也是神机营的创造者,他之所以失败,就是轻敌冒进,英国公张辅进军安南的时候,一路高歌猛进,在太宗文皇帝二次北伐之前,用了很短的时间,平定了安南。
柳升带着大军从云南出来,也是想着快些解除交州城之围,连天大雨,还在行军,而中途遇伏,支棱之役一代大将葬生于湿地沼泽之中,他的身死也让在越的明军彻底溃败。
所以石亨知道,这里不是北方,天高地广,可大开大合,再这里作战,需要谨慎为之,只要不犯错,就能找到对手的错误。
安南之地,经常下雨,地上也多是沼渣湿地,在跟着镇南关交际处的地方,就像是一处荒凉之地,
自镇南关出来已有半月,中路石亨所率本部大军只遇到了些许的抵抗,而王通在静安都已经鏖战数日了,沐瓒也是在凉山与黎朝的驻守军碰到了一起。
只有石亨的中路大军,在入越半月后,都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
而黎朝对于都城的防御布置就很快了,可快的却没有任何章法,他们在挑战场,想着跟他们的黎太祖学习,一战而定天下。
可黎宜民的能力,肯定跟他的太爷爷不一样了。
小时候被废的经历,让他有些患得患失,也有些心理变态,对于扶持他的臣子武将充满了不信任,在他看来,这些人能够扶持自己,就能转头去扶持别人,要不是明军的大举压境,他早就大开杀戒了。
当然从历史来看,他的想法也没错,正是他杀功臣杀的不够果断,不够心狠手辣,才造就了他的悲惨结局,被扶持他的臣子诛杀,当了大半年的皇帝。
黎宜民虽然年轻,但脸色苍白,瘦弱之极,身穿龙袍金带,却也没有一丝帝王的英气。
黎朝的官职跟大明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六部、六科、府、州、县官都是如此。
阮炽、丁烈,于洋等文武官员站在下面,高声阔论。
前线已经开始打起来了,可黎宜民还是有些侥幸之心,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不想与大明再次发起战争。
所以在龙椅上的黎宜民听着大臣们话,总是心不在焉的。
“陛下,以臣看应该效仿太祖皇帝的支棱之役,主力伏击,铲除来犯明军。”丁烈在跟文官武将扯完皮后,便对着龙椅之上的黎宜民进言道。
黎宜民听完之后,叹了口气:“可有十足把握。”
丁烈是清化开国武勋的代表,年少之时,曾跟着黎利,也就是他们口中的黎太祖,跟大明的军队在升龙城,清化城等地作战多次,他也是坚定的强硬派,觉得三十年前,他们能够战胜大明,现在他们依然能做到。
既然是顽固的强硬派,那就是此时黎宜民最讨厌的人。
“陛下,无十足之把握,不过臣会尽力为之,大军该调动了,不能看出明军慢慢的靠近我们都城啊。”
“陛下,以臣看,丁将军说的有些不对,明军无故来犯,肯定是有所误会,臣觉得应该是受到了一些土司的挑拨,我们只要解释清楚,一场大战就可避免,也不至于让百姓重回战乱之中。”于洋赶忙说道,这个于洋是传统儒家士子,也是黎宜民登基之后的新贵,针对明军囤积镇南关之事,于洋从一开始都是无比的坚持,要谈,不宜开战,而他现在是兵部的尚书。
丁烈,阮炽两个开国功勋看着这个后起之秀,眼中充满着鄙夷,尊严从来不是谈出来的。
“哼,人家都兵临城下了,你还想着谈,怎么谈。”
“先小胜一场,迫使明军退兵,我们又不是深仇大恨,他们为什么会咬着我们不放,若是你大胜而归,只怕惹恼了明军,到时再来援军,那就无法收尾了。”于洋轻声说道。
而听完于洋的话后,丁烈觉得听到了很可笑的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哈哈大笑起来。
而坐在龙椅之上的黎宜民,听着丁烈不加掩饰的耻笑,心中产生了不满,朕觉得丁尚书说的有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