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4章 四十四章 骨灰用途【2 / 2】

迴梦逐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怪不得那句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永流传。

东汉末年,什么都不多,流民最多,战争让百姓变为流民,从这个郡逃到那个郡,从这个州逃到那个州,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块能避开战争,安居乐业的净土。

天幕头一回出现时他们还当成神仙跪拜,请求仙人救救他们。但看懂天幕后,他们恢复了麻木的神态。

天幕也罢,后世人也好,又不能救他们。

卖再多的后世书籍,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他们现在身处的环境,连羡慕都生出不来。

后世,离他们太远了。

人群中,不知谁叹了一声,“要是真有这样愿意分粮食给灾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愿意收编的诸侯就好了。”

南阳

十九岁的诸葛亮看着天幕,喟然长叹。乱世之中,最不起眼的是百姓,最苦的也是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谁才是未来能平定战乱的雄主呢

流民实在太多了,刘曦和赵云两个人根本管不过来,这个管主要是镇压违反军中纪律、损人利己的恶人。

每镇压一次刘曦就破口大骂一次,然后下一次见到流民还是会选择继续给粮食,收编流民。

沦为流民的大多都是老弱妇孺,青壮男丁不多,这样的军队收编了也没多大用处。

赵云对此颇为不解,若是想帮助他们,直接让他们去幽、青、冀三州不就好了,三州一直在收纳流民。为何要收编他们

刘曦解释因为乱世没有纪律道德可言,如果不收编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幽州,可能到幽州时人数已经少了三分之一了。

赵云委婉提醒可是我们这样,所费不小。

乱世本来粮价就贵,这么多流民,每天耗费的粮食都能堆成小山了。

刘曦子龙你知道我为何这么执着吸纳流民,而不是其他州一样优先招纳青壮男丁吗

见赵云摇头,她继续道

因为我生在太平盛世,那里没有战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百姓不用再担心温饱问题,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那里,人吃人是罪大恶极,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奸掠妇女,买卖孩童同样被万人唾骂,要严惩不贷的。

所以,我见到乱世的苦难会难过,会忍不住想起曾经的太平盛世。我想尽我所能,平定这乱世,让百姓不再因为战争而失去土地、家园,变成流民四处逃难。

或许我终其一生也不能让这乱世达到心中的太平盛世,但至少可以让百姓朝有食,暮有所,不必因为战乱而人饥相食。

以手中长枪,守这大汉河山,护苍生黎民。

子龙,你可愿助我。

冀州邺城

虽然每次出现在天幕口中,都会尴尬到头皮发麻,但不得不说,听到这番话,赵云心中有些动容。

他本就是义从吏兵出身,投奔公孙瓒时也是想在这乱世之中追寻一位施行仁政的主公,征战四方,护苍生百姓。

可惜公孙瓒不是这样的主公,在公孙瓒杀幽州牧刘虞后,他请辞归乡。

若当时幽州真有这样一位主公,他想,他是愿意追随的。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的关注点在于“天幕说的太平盛世是后世还是我大唐呢”

贞观朝臣们鼻观鼻眼观眼,没有一人回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衣食无忧什么的,大唐是做不到的。

李世民也清楚,就是因为清楚,才更想问,盛唐时期都做不到这样,那后世到底有多繁华昌盛呢才能天下百姓衣食无忧。

乱世收编流民,就跟滚雪花一样越滚越大,很快就滚出一个十分庞大的队伍。

浩浩荡荡的队伍,去哪个州都要被当场来挑事的。

不得已,刘曦放弃了去兖州找汉献帝刘协盖上最后一个章,带着收编的队伍回幽州。

荀攸见到两人平安回来,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直到他看到浩浩荡荡的十万流民。

荀攸脸上的笑意僵住了,“”算了算了,反正这些年也收纳很多,多这十万也不多。

再看到大白话写的讨伐书,并且盖了大汉二十八帝的私印时,荀攸忍不住了,对着两人就是破口大骂。

你们两可真够熊的,不知道私印随葬吗

赵云我冤枉啊,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拿到的私印。而且我们真的没去主墓室

荀攸眼前一黑丫的,你们还真去盗墓了

不打自招的赵云

趁机出逃的刘曦附额,幽怨地看了一眼赵云不是说好不告诉别人的吗

荀攸脸更黑了,呵呵,合着他是别人

刘曦不是,公达你听我解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