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学骑马五个月了,还没骑出去过,只在自家院子里练。白师父说她骑术可以了,正好趁着秋高气爽,外头练一练。
回姑苏大半年,姜宁平均每个月出门一到两次,出去至少半天,也有时傍晚才回,所以绯玉黛玉都习惯她时不时会出去一日了。
孩子太小,不好带出去,姜宁每次回来都给她们带新鲜玩意,让她们觉得她出门是好事。
在城内逛一次,不算她买的东西,额外开销至少也要十两,包括车马的维护费用,跟着的人在外的吃喝。
她很记得林如海的嘱咐,每次出门都至少带二十个人,让人想骚扰她都近不了身,所以开销也大。
这回出城,刘师父和白师父自然跟着,姜宁让林安看家,令林安的长子即李岫云的丈夫林泰带了二十个精壮小厮男仆,或骑马,或坐车跟随,还有岁雪、白棠骑马,两个厨上的婆子坐车,随身伺候。
这次的开销必然比以往任何一回出门都多。
但姜宁攒了这么多钱,除了为以后打算,不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吗
所以这个钱该花。
清早起床,用过早饭,姜宁一身骑装上马,紧紧戴好帷帽,跟在林泰身后向城外行去。
两位师父一左一右护卫着她。
这就是骑马出行的感觉
姜宁深深地吸气又吐气。
视野升高,胯下的坐骑似乎和她融为了一体,速度很快,比跑步还快,身体感觉很自由
不枉她摔了好几次才练好的骑术
等出了城,眼前是一望无边际的原野和稻田,人行密集,运河宽阔,寒山寺就在枫桥之畔
“就按说好的,今日随便走走”白师父问。
“随便走走就好。”姜宁忍不住要笑。
这里又没有“夫君”,也没有“太太”,高兴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一路或快或慢,或纵马狂奔,或停步赏景,出城时已是辰正,不过一个多时辰,便该考虑午饭了。
恰巧前面不远有一处房舍,颇为体面,连着旁边的土地,似乎是什么人家的庄子。
林泰得了令,便去敲门“这是云南巡抚林大人的家眷,途径贵地,不知可否借两间屋子歇脚”
姜宁觉得林如海的名头可真是好用啊。
不到三分钟便有人来开门了,出来的似乎是家主,言语十分得体“鄙宅得幸,能遇贵人降临。既是林大人的家眷,不知可有凭据否”
以防用得上,身份凭证当然是带着的,林泰回来取了,去给那人看。
那人看毕,忙笑道“还请恕鄙人过于小心了。这一二年间水旱不定,鼠盗渐起,乡下地界着实有些乱”他叹了一声,“故怕是有人冒领了林大人的身份行事。快请,快请”
他又向内叫人“快请太太过来,贵客来了”
那马上的显然是女眷,倒不知是林邸的哪一位。难道竟是林大人的夫人可看排场又不大像。
林大人的夫人不是荣国公的嫡女么
是林大人的偏房,竟能骑马出游
姜宁下马,握了马鞭,走近便能看清这家的主人已年过半百,穿一件半旧布衫,却难掩身上读书人的气质,似乎做过官再看正走出来的那位太太,年约四十,穿着半旧的绸袄绸裙,挽家常发髻,只戴了一支金钗和两根素银簪,打扮并不华丽,气质却温婉贤淑。
姜宁便示意林泰问“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
那人才笑道“鄙人免贵姓甄,名费,是永嘉十六年的进士,做过两年父母官,怎奈才疏学浅,教养不好一地子民,便辞官归家了。”
“永嘉十六年”姜宁回忆,“那竟与我们大人是同年了”
林如海正是永嘉十六年中的探花。
她就不多夸他为官十二年,中间还守了三年孝,一路从七品升到从二品这火箭一般的升官速度了。
这人还姓甄
姜宁隐隐有了猜测,但不大信这么巧。
甄士隐的“士隐”是字还是名来着
“既是我们大人的同年,又是同乡”姜宁斟酌着用词,“我们大人和夫人在云南,留我在姑苏照管姐儿,执掌家事,怎么没有见到过老先生家里的帖子呢”
姑苏这些官员乡宦只是不与她直接往来,每年的帖子节礼可都没少过。
同年加同乡,这算很亲近的关系了。一年至少该有一封帖子送来才对。
除非甄家出了什么变故
甄费不好与内眷多谈,便示意其妻先将人请进去。
甄家太太便上前一礼姜宁忙扶住笑道“敝姓封,不知娘子尊姓,如何称呼”
姓封
姜宁
不会真的这么巧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