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千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俞墨垂了下眼睛,随即起身走下车来,客气的抬手虚礼一托,笑得和煦亲切。
“多谢小哥吉言相赠。六哥,予这位小哥一些喜钱,寻杯茶水润喉。”
“哎。”
旁边站着的俞金华,赶紧从袖中掏出个荷包来递到小吏手中,谁知道对方却急忙缩手避开,不敢要。
“俞大人莫要折煞小人了,您乃是咱们宁州府城出去的鼎甲,圣上金口御封的探花。能与您打个照面,已是小人莫大的福气了,又怎敢讨赏啊?小的是奉了吴大人之命,特在此恭候您的。”
嗯?吴大人叫人拦我做甚?不需要俞墨询问,小吏赶紧解释缘由。
原来是收到朝廷邸报之后,吴大人便交代了下来,若是见到了自己返乡就拦下来,在府衙仪仗下跨马游街的进城,也好让家乡父老们,瞻仰一下他们宁州府的文魁风采。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这是府尊大人想拿自己做一回脸面,在全城人面前展示一下教化功绩。毕竟宁州府虽是隶属文风盛行之地,可是一甲进士,也属实是罕见的。好不容易这出了个探花,哪能静悄悄的毫无动静?
弄一场热热闹闹的仪式,既是表彰,也是一种无言的炫耀。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鼎甲的探花可不是普通的进士,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不会外放做官。而留在京中任职,官路能走的多宽虽然不知道,但一定比地方官的作为大多了。
吴大人虽然是一府之长,又与俞墨有指点之情。但是也不可能托大的,对一位前途无量的探花郎,熟视无睹。
毕竟他脑子又没坏,自己如今只是个地方官,身后又无甚显赫家族扶持。与一位京官交好,维护下这条人脉有多么重要,他一个混官场的,能不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寻思了一下利弊,俞墨恭敬不如从命。
小吏行礼让其稍候,便赶紧去府衙传信。不过一柱香的功夫,城内便有仪仗队走了出来,而知府吴怀善更是率着一众官吏,走在最前面。
俞墨不敢托大,急忙脸上一片恭敬感激的,迎上前去。
吴大人依旧还是那副和气的笑脸,只是此时的他,似乎比以前又多了几分亲切。
“正凌贤弟,恭喜恭喜啊!打从愚兄接到了朝廷邸报,知悉你荣获鼎甲后,便一直日守夜盼贤弟归乡,今儿,可终于把你给等回来了!”
贤弟?
呵呵。
俞墨拱手笑言。
“有劳大人挂念,小弟近来忙着在京中安家置业,被繁杂庶务给绊住了脚,这才耽搁了还乡的时日。劳大人久候了,实在是对不住。”
吴怀善亲热的将他的手臂一把抓住,佯装薄怒的说道。
“贤弟这是哪里的话?凭你我兄弟之间的交情,何须如此客套?于京中安置妥当,才是当务之急的要紧事,为兄怎会不知?日后切莫要再说这等外道话,要不然我非拽你到老师面前,分说上一二道理不可。”
“师兄说的极是,实是小弟愚着了。还望兄长大人大量,莫要在恩师面前叙理,给小弟留些颜面吧。”
说着以袖掩面,装出一副羞于见人的姿态,逗的吴知府哈哈大笑。这可真是个通透人,他喜欢!
旁边围着的一众官吏,也都附和的应景欢笑,只是却都忍不住在心中,对这年轻的探花郎频频侧目。
端看他今日这份心性和为人处事,日后京中必有这位的一席之地。自己该想办法投其所好,维护好这份香火情才是。
又互相寒暄了几句,众人这才一路敲锣打鼓的,迎俞墨进城。两侧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气氛整的跟过年似的一样热闹。
俞大人才高八斗……
探花郎英俊潇洒……
声声赞颂,不绝于耳。
而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的如玉公子,一袭进士服,手执槐木笏,谦谦有礼的拱手微笑,尽显风华无双。一时又迷倒了多少闺中娇娥,登上了几家贤婿名册。
而宁州府的众多官员们,也趁机跟着在全城人面前露了把脸,特别是吴知府,狠狠的刷了波存在感,所有人都不吝啬的称赞他教化有功。当然这个名头他是受之无愧的,因为俞墨这位探花郎,人家确确实实就指导过的。
一路走走停停,平常不过盏茶功夫的路程,生生走了个把时辰。进了城之后,又绕着府城内的主道走上一圈,引得民众惊声围观。等到跨马游街结束的时候,俞墨只觉得自己的脸都要笑僵了。
待众人散去之后,他又直奔白云书院,与恩师报喜。
顾承文激动的拍着跪在面前的得意弟子,高兴的喜形于色。
“好,好,好!哈哈哈,老夫就知道你不是池中物,果然有出息!哈哈哈!”
“全赖恩师教导,才能有正凌榜上有名的这一日,弟子拜谢恩师。”
俞墨这回倒是实在,说的也全都是他的心里话。没有恩师悉心培养倾囊相授,不可能有今天的俞探花。
结结实实的三个响头叩于地面,引的老师父竟然一时失态,洒泪于人前。师生间叙的又是怎样一番情谊,不再一一细表。
等俞墨辞别恩师再次登上马车,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家时,已是日近正午。
在东俞村的路口处,此时正簇拥着一大群人。不只是俞氏一族的亲朋好友,还有早已接到消息的奉安县一众官员,及周边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各家乡绅富商们,但凡有点身份的人,基本上都到场了。
开玩笑,以前俞墨是举子的时候还不能确定,如今他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听说还是京官,这是日后他们捧着身家都攀不上的贵人了。
趁着现在占个同乡的巧,还能够的着香炉,不赶紧的烧香拜山头,等菜呢!
奉安县的仪仗队登场,锣鼓喧嚣的热闹中,俞默被高声欢呼的族人们簇拥进祠堂,一套祭祖的流程走下来,才算稍稍缓和下了全族澎湃昂扬的激动心情。
这回族谱上真的单开一页,头一句便是,俞家有子少年英才。
墨,于同丰四十三年春闱,斩获鼎甲,进士及第。为我奉安俞氏一族,首位探花郎。篇幅剩下大片留白,只待日后一一记下俞墨生平。
不止如此,他更是被记入了当地县志。因为这不仅是俞家的第一个进士,也是自太祖开国以来,从奉安县考出来的第一位探花。
在一阵阵喜庆的鞭炮声过后,俞墨归来的接风洗尘宴立即开始。俞家几日前便接到了他要回来的消息,又有上次办喜宴的例子打底,所以准备的相当充足。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这一回不请自来的宾客,挤满了这小小的农家村落,无奈之下族长只能大手一挥,全族出动,开办流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