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5章 新房子,新种子,幸福来得太突然!【1 / 1】

麦岛小螃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的《安南日报》更加炸裂。

同样的大街小巷,同样的大小城门。

《安南日报》再次被送到人们手里,贴到城墙上面,读进人们耳中。

“天潢贵胄岂能认贼作父?”

这是第二期《安南日报》头版文章,同样是陈天平主笔。

在这篇文章中,陈天平犀利驳斥了自宋代以来安南极少数人的分离主义倾向,尖锐揭露并抨击了极少数人的数典忘祖行为,最后耐心提醒大家数典忘祖要不得,再有公开认贼作父,否定自己华人、大明人身份者,以谋逆罪论处。

文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南国山河南帝居?何其荒谬!揭露此诗作者不为人知的宦官经历!”

“不知道自家祖宗是谁?快回去翻翻家谱!”

“吴、丁、黎、李,盘点这些安南王的祖籍,居然都来自这里!”

……

二版,《安南日报》再次以极具诱惑力的文字吸引大家前去澜沧和吕宋,并鼓励大家进工厂做工——收入远远高于耕种。

接下来的,则是大明邸报的一些摘录,澜沧那边最新传来的消息,以及安南各地粮价物价等。

再往后则是大篇幅的小说内容,四大名著每一本,一口气更了三章,远比第一期的一章要吸引人。

另外,这一期最后一页还刊登了广告,有商队在上面求购物品,有商队在寻找镖师,有工厂发布招工启事,有新人在上面刊登订婚、结婚消息。

报纸,一下子点燃了安南的活力,让本就生机勃勃的安南民间再添一把火。

第三天,第四天,报纸一天天影响着安南百姓的生活,直到与生活融为一体。

而四大名著,则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许多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等待报纸上的小说更新。

与此同时,报纸也一改免费发放的习惯,除城门外照例张贴读报外——只是时间改到了下午。想要看报纸,只有自己花钱去买。

当然,钱并不多,只是几文铜钱罢了,识字的人都负担得起。

另外,小说还让安南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职业——说书人。他们遍布茶楼酒店,路口集市等各处人流密集处,以慷慨激昂、中气十足的声音,娓娓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甚至,少量报纸还流传到了大明境内,不但让获得者看得津津有味,更有几份,在锦衣卫系统里急速传递……

……

“启程了!”

升龙城郊,在蒙蒙晨雾中,第一批移民已经踏上了行程。

他们阔别了久居的家乡,即将前往澜沧各处适合生存的土地进行扎根。

当然,以澜沧到安南的距离,常回来看看也是很方便的,毕竟紧挨着,就算步行,最多也就十几天的事。

黄中与安平分别镇守澜沧故地的南方和北方,目前澜沧各地,基本是由投降的合作者组成官署,在联军监督下进行治理。

后续,来自安南的青年官员会逐渐将他们架空、置换。

由于战争,许多原澜沧军官、士兵死伤,他们空出来了大量房屋与田地。

第一批移民是幸运的,他们将直接摘桃子,填补这些空白。

“卧槽,没想到这里的房子都是现成的!”来自升龙城的乞丐张三兴奋地直咧咧,“这土地也这么肥沃,一点也不亚于京畿的上好田地!”

“发了,发了,可以娶媳妇生娃了,我悲催的人生终于看到希望了!”

张三分到了万象城郊外一个村落的一间茅草房,带着一个小院。原主人是个父母双亡又没结婚的澜沧士兵,只是战争之后不知是跑了还是死了。

张三完美填补上他的空缺。

“来来,开门,发种子了。”

一个安南小军官敲开了他的房门。

小军官看他这嘚瑟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张三是吧,土豆芽三个,地瓜芽三个,稻米10粒,玉米10粒。”

说罢,小军官便甩给他一个小小的包裹。

张三呆滞地看着这一切,他很感动,但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种子为何这么少,似乎不够种。

还有,那些土豆、地瓜、玉米之类,又是什么东西?自己完全没听说过,不过似乎也能种?

“这可是大王发的好种子,种出来之后记得留种!”小军官无奈耸耸肩,还是解释道:“记得,土豆发芽不可以吃,有毒。另外普通种子、秧苗播种季去村公所领,耕牛也是。”

“记住了,只能领三年!”

说罢,小军官便前往了下一家,继续重复这个过程。

而张三,还沉浸在巨大的惊喜之中。

着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