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虾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碌碡?”章嵩挑着半眉,上下打量着这所谓叫‘碌碡’的玩意。
他自己在博罗县当县丞多年,平时也是一个博览群书之人,竟然完全没有听说过‘碌碡’这个词语,甚至连书上都未曾出现过这个词语。
他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居然是出自博罗县垫底最穷的村子娄山村!
“章大人,这碌碡乃是本村一名叫李思华的守寡老农妇发明的,由她来出银子找石匠师傅打造,并在全村上百名壮汉的辅佐下完成的,可以代替石碓用来舂米的一个超好用的工具。
这碌碡可以一次性舂一箩筐的稻谷,只需要把稻谷均匀撒在碌碡上,驱动这根木棍,来回碾压几圈,便可使得稻谷轻松脱壳,这可是比石碓效率高上数十倍啊。”
里正在介绍碌碡时,脸上一直都是洋溢着一抹志得意满,他很骄傲,这碌碡是出自娄山村,他也深信,作为博罗县的县丞,章嵩一定会回去向县令大人回禀此事的。
那么届时,娄山村发明了碌碡一事,便会轰动整个博罗县。
“当真?”在听到碌碡舂米的效率比石碓要高上数十倍时,本就满脸疑惑的章嵩,顿时就瞪大眼睛,张大嘴巴,用着骇然的语气去反问里正。
“回章大人,此事千真万确!要是放在往年的这个时候,村民们还在用石碓舂着米呢,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早就歇下来了。”
章嵩每年都会过来娄山村两趟收田税,他是知道里正为人刚正不阿,断然不会撒谎的。
“妙啊,此事我一定会禀告县令大人,让碌碡可以得以在整个博罗县推行,到时候定然会记你们娄山村一功。”
“那就感谢章大人了。”
站在远处的李思华和黄有金,隐隐约约地有听到了一些关于里正和章嵩的对话吧。
这事,李思华也没有往心里去,她带着黄有金往村尾烂草屋赶,受现代电视剧的影响,她对当官的没有什么好印象,为了老命可以多活几年,反正离这些当官的远一点就是了。
李思华问过黄有金了,这里的田税是交十分一的。
按照未脱壳时的重量来计算。
这一季,李思华家收割了一百七十七斤的稻谷,当时里正在第一时间里就已经拿着本子,每天都跑一趟,逐家逐户去登记。
这田税可是大事,是朝廷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要是出了差池,就别说是一个小小的里正了,哪怕是县令大人,都有可能会丢乌纱帽。
黄有金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他已经提前把十七斤七两的稻谷给用麻袋装好了。
就等着官府的人过来收呢。
还是老规矩,这次依然是在大槐树下集合,由三名衙役用大秤杆来称量各家送过来的稻谷,章嵩负责记录在册。
只有很重的物件才会用得上大秤杆。
大秤杆
无论是大秤杆还是小秤杆,它们的构造基本都是一样的,都是由带星点和锥度的木杆、砣、砣绳、秤盘或秤钩组成的。
小秤杆
轻的物品很好称的。
只需把物品放在秤盘上。
再把砣放在木杆上,不停地移动着位置。
当木杆保持平衡状态时,就代表着砣所在的锥度就是物品的真实重量了,单人操作即可。
而在称很重的物品时,相对而言就多了一道工序,那就是要几人合力把物品挑起。
先用一根木棍穿过铁圈,由两个人在左右两边合力挑起;
前端秤钩吊挂着或钩起重物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