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口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为天幕曾钉上过半个耻辱柱的皇帝,选择他作为献策对象的士人实在少之又少。
自然,比他待遇更差的也不是没有,毕竟他只是半个……
更不必说玄宗一朝本就是唐盛极则衰之势,要想在此处献出挽大厦将倾的策论,何止难上加难。
苏轼一抬手,从袖子里取出厚厚一摞纸,双手奉上。
“臣的题目是——唐衰于安史之乱,实然病根积蓄已久,何解?”
他说,“幸甚,臣算是取巧,曾因对李太白前辈的憧憬,对玄宗一朝前后多有了解,故从各地方行省的‘制策’上对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因篇幅较广涉及较多,故而多花费了些时间。”
李隆基看着苏轼手里厚厚的一叠纸,有一刹那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纵然是方才殿前对答的学子,也多数是口述由天幕记载,只粗粗提出了些框架。
可苏轼手中这一叠,显然绝不只是什么框架,而是切切实实的可以落实的制度政策啊!!
这恐怕是当真全然量身定制,所费苦心,甚之远矣!!
仁宗见这一幕,颇有些慨叹。
“子瞻在‘制策’一科,可是我朝绝无仅有的三等啊。”
【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唯吴育与轼而已。】
而苏轼之制策,更甚前者远矣。
场中很静,漫天帝王都多少听见了仁宗的那句话,一时间,看向李隆基的视线更是添了一抹微妙的嫉羡。
切,谁看不出来苏轼是为了他偶像李白!!
苏轼这厢侃侃而谈,李隆基一边激动的翻阅策论,一边儿认真的听。
宋仁宗慈祥的摸着胡须,满脸写着骄傲。
“……大唐疆域辽阔,不比我宋朝地小,故而存在管理不便的问题……”
宋仁宗笑容戛然而止。
宋朝的皇帝们脸色都扭曲了一瞬。
“唐太宗时曾依山川将全国划为十道,到玄宗时又划为十五道。
各地风俗不同,依天险山河划地而治亦可降低流寇四窜的问题,各朝都知道这一点。
不过臣以为,二位陛下在地域分割时都欠些考量……”
李隆基连忙拱手,“还请先生指教。”
苏轼摇头,“指教谈不上,只不过站在后世角度来看稍占些事后诸葛的便宜罢了,不过我朝未曾有过大漠和草原之地,在这些地方的划分上也许欠妥……”
那边相谈甚欢君臣相宜,这边宋仁宗笑容僵硬,一边儿努力试图给苏轼使眼色。
太祖爷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没忍住竖起铁拳,脸色扭曲的邦邦朝着赵匡义给了两下!!
往后数好几个‘争气子孙’都跟着抖了抖娇躯。
苏轼:“我朝地狭,黄河以北是没有的……”
赵匡胤脸色狰狞,邦邦邦三拳下去!
苏轼:“西边的盆地天险……”
赵匡胤鼻翼翁张,邦邦邦邦四拳下去!
苏轼:“河北……”
赵匡胤怒发冲冠,揪住鼻青脸肿的赵匡义邦邦邦邦邦的往龙椅上砸!!
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