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两河交汇下方一百米处,有一条由许村出资修建的水泥桥,原因是许村在河对面也有一些农田。
对这条桥杨林有着深刻的些印象。
记得他还小的时候,桥还是用木头搭建的。在他小学还是中学的时候,这条桥才改用水泥修建的。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条桥离有庙的那座石头山很近,以前爬石头山之前,总会先到这条桥游玩一下。
嗯,有些事情是杨林不会告诉大家的。
当年许村在桥那边种有许多甘蔗,他和小伙伴们偶尔会过去借一两根吃吃。
不过有时候,甘蔗的主人脾气上来了,不愿意借那一两根甘蔗就罢了,居然还妄想将甘蔗夺回去!
杨林他们愿意将甘蔗还回去吗?
凭实力借到的甘蔗,他们肯定不愿意还啊!
所以,他们拖着甘蔗就使劲的往桥那边跑,只要跑过了那条桥,就算是胜利了。
甘蔗主人也是人,追那么远也会累。
因此,那条桥就成了胜负的分界线。
那时候都是些小孩子,跑得贼快了。
只是万人敌也有折戟沉沙之时,他们这些小屁孩又怎能次次都顺利逃脱掉,哦不,是跑赢甘蔗主人。
杨林就记得有一次,轮到他拖那条刚掰断的甘蔗时,他由于太过紧张,跑着跑着就摔到了田沟里。
那次在甘蔗刚折断的声音传出时,那个甘蔗主人就追了过来。
他这一摔可不得了,竟被甘蔗主人抓了个正着。
那时他也是仗义,在甘蔗主人和家长的逼问下,硬是没将他的小伙伴们供出来。
那时还有个尴尬的场面,在甘蔗主人找到他的家长时,双方居然是认识的!
杨林的奶奶是许村人,那甘蔗主人和他舅公家也是有点亲戚关系的。
这下好了,甘蔗主人没怎么责怪杨林,还说想吃的话,直接和他说就行了,没必要这样借!
那时候不仅甘蔗便宜,只需一两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斤,而且那时候的村民还很淳朴。
换成现在,你敢去借别人家的水果试试,被人家知道了,能到你家里唠叨一整天,很多没拿到赔偿的钱,人家都不愿意离开!
之前杨林还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老大爷家里的杏仁成熟了,可当年那些借杏仁的小屁孩已经不在了。
这位老大爷多么希望,在他家杏仁成熟的时候,还有调皮的小屁孩到他家摘杏仁啊!
老大爷期盼的,只是一些农村原有的热闹气氛而已。
可这年头连农村的很多孩子都十指不沾阳春水了,期望他们来亲自爬树摘杏仁,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了。
再说了,他们想吃什么,他们的长辈都会尽可能的满足他们,何须自己做这些没品的事?
老大爷,时代变了!
您想再扛着拖把,去追那群追风的少年,已经不现实了。
就算您亲自将杏仁摘下来,送到他们面前,他们不是说杏仁不干净,就是说不能乱吃别人家的东西。
(老大爷: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某法官: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