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三十七章 水深,明争暗斗【1 / 1】

钰初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楚天擎那张人神共愤的脸,实际却是霸道又狂妄、冷心又冷情的一个人。真特么欠揍!“如果没有足够让本王动心的条件,本王为什么要救夏卫君?”

这就是楚天擎,不似商人却更似商人。没有足够让对方心动的利益,也就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付出。夏清姿心里无下限的鄙视楚天擎,一个冷血到没有心的男人。当初自己用异能救醒的楚天擎,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但是, 救人她不后悔。……夏清姿离开了寒水堂,和楚天擎再没说一句话,她不想再在这种人身上浪费一切。如今的她孤身一人,没有人能帮她,哪怕她现在最想亲眼看看她那个哥哥。夏卫君是夏家最后的希望,她当初及其不情愿的嫁入镇南王府,也是为了要保住夏家,保住夏卫君。如果不是因为夏卫君,她完全可以逃离这里,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可是不行,为了夏卫君,她受多大的委屈都要忍,都要白白的受着。夏清姿站在清幽的小路上,抬头望向一片湛蓝的天空,心情却跌到了谷底……楚天擎在夏清姿离开后,双眸幽深的望着夏清姿瘦俏的背影,许久之后才开口:“蓝赫”蓝赫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的进来,脚步轻的一点声音都没有。“传消息出去,就说……”楚天擎停顿了一下,一只手上攥着和刚才捏碎的一模一样的杯子:“就说本王醒了。”

“王爷?”

蓝赫的脑子,完全根本上楚天擎的思维。当初,是王爷和慕连城合计,要封锁王爷已醒的消息,好方便他们在暗中行事。就是这段时间,王爷暗中联系了军中将领,凡是王爷派系的人虽然剩余不多,但却在私下里做了不少事。要是把王爷醒了的事传出去,现在并不是个好的时机。皇上、包括王爷的那些政敌,都会把矛头直指王爷。“去联系本王的人,把夏卫君的事捅出来。”

“原来是因为王妃。”

蓝赫恍然大悟。楚天擎给了蓝赫一记冷眼,却也没说什么,蓝赫真是想多了。他要把夏卫君秘密回京、又被皇上押入天牢的事捅到明面上,不是因为夏清姿,而是为了还已故去的夏老将军的恩情。夏家对他来说,既有恩,也有恨。他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有恩就还,有恨自然也不会放过。夏卫君的事在他看来可大可小,关键要看怎么运作。能在暗处帮一把夏卫君,也算了却当初夏老将军在战场上对他的恩了。再者,如果这个时候把他醒了的消息传出去,势必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包括他的皇兄。皇上不是一直很“惦记”他吗?那他就醒过来好了。明争暗斗。只有他醒过来了,才能和他的皇兄继续这场没有硝烟的争斗……接下来一连几天,夏清姿都没有再见过楚天擎,慕连城她倒是见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听了夏清姿的建议,总之慕连城的脸色比之前红润了很多,身上也有了力气,可以在王府里到处散步了。夏清姿又给慕连城看了两次,主要还是洪大夫把脉,中医什么的她实在是不精。慕连城缝合的伤口也愈合的很快,再过一段时间,缝合的羊肠线会完全的消失不见。夏清姿没事的时候找王府老管家要了羊肠,自己洗净消毒后再晒干,做成羊肠线备用。夏清姿在王府内平静悠闲,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皇上经过几天调养,身子没好利落也上朝了。不少大臣的折子像雪片一样呈到了皇上面前。皇上见御案上成堆的奏折,还没看就开始头痛。这还不算什么,最烦的是在朝上,那些人七嘴八舌的像蛤蟆坑一样的吵。“臣以为,应先彻查刺客身份,先查清刺客到底是不是禁卫军中的人。如若不是……”另一个大臣站出来,对刚才说话的同僚反驳道:“张大人,刺客身上都佩戴禁卫军令牌,若是刺客假扮禁卫军,禁卫军统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臣请求皇上严惩禁卫军统领。”

“杨大人,任何事不能光凭一面之词就妄下断言,老夫听说那些刺客身手很好,要想顶替禁卫军行刺也不无可能。”

“无论是刺客假扮禁卫军,还是禁卫军中有人起了异心,禁卫军统领都难辞其咎。”

姓杨的大人是御史大夫,说出的话也义正言辞。“皇上,老臣以为,此事和禁卫军统领无关,禁卫军统领有罪,也只是失察而已。”

张大人官拜少傅,明显是站在皇上这边的。“皇上,臣等是为了皇上的安全着想,请皇上彻查之后,严惩禁卫军统领徐振,以儆效尤。”

杨大人跪下了。杨大人带头跪下,紧跟着就有不少人也跪下了,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其他派系的大臣。皇上想保禁卫军统领,禁卫军是他最信任的一支人马,培养出一个自己人不容易,要是因为这件事治罪,谁来接替徐振的位置?徐振把这件事搞砸了,皇上也恨,也骂徐振愚蠢,可皇上自己最清楚禁卫军里的人到底有没有问题。“皇上,徐统领多年来为皇上效力,衷心可鉴。此事徐统领虽然失察,但救驾有功,臣请皇上从轻发落。”

张少傅的话深得皇上的心,从轻发落,大不了撤了徐振的统领之职,等过一段时间再官复原位。“皇上,万万不可。”

杨大人磕着头道:“事关皇上的安危,还是彻查到底,臣等才能安心。”

“臣恳请皇上从轻发落。”

“臣请皇上彻查到底。”

一派要求严惩,一派请皇上从轻发落,皇上坐在议政殿的龙椅上,表情痛苦的抚额。看看下面站着的文武百官,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没一个是省油的灯,朝政上的这些事,远比后宫水更深。上朝应付这些老家伙,比看奏折要头疼,既要把事情做的好看,又要堵住悠悠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