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玉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心里知道,随便跑人家地里捡麦穗不对,肯定被人家赶出去。
很可怜的口气。
秦川觉得他们是一群拿着袋子要米面的讨吃子。
大汗小汗淌着捡麦穗,辛苦是够辛苦,可你不能一声不吭想捡就捡。
“我不是不让你们捡麦穗,我是怕这么热天把你们晒晕了,还不是我们大坪人的麻烦。”
两个男人脸上的表情是恐慌,想着这小子跟其他人一样,会把他们赶出去。
男人讨饶的口气:“我们捡完这一袋子就走,不多捡行吗?”
秦川摇头无奈。
“去我房子里,有凉西瓜吃,吃完了再捡麦穗也行啊。”
秦川不明白,他们怎么这么执拗,还是站着愣愣不动。
“我们不渴,我们不吃西瓜,我们再捡一会儿就走。”
男子给秦川回话。
“吃完西瓜,缓上一会儿,下午天凉一些了再捡行不行?走了走了,别让我们村其他人过来把你们赶走,你以为他们像我一样好脾气?”
秦川想问清楚,范家平三万亩洋芋有没有他们家的。
领他们在房子里问话。
说话的男人脚步迈开往外走,另一个男人跟上,三个妇人转过身拿起各自的镰刀装袋子里。
他们就是定西地区过来的麦客。
一路打听,来大坪村割麦,没想到三辆收割机用三天就将这片麦子轻松收完,没他们干的活了。
他们只能捡一些麦穗当收入。
这让秦川一肚子疑惑,嘴上问:“老兄,你们是一家子?”
“我们是两家子人,崔家山崔家的。”
“哦!”秦川应了一声。
“你们范家平今年种了三万亩地膜洋芋,比种麦子好啊,九月就挖开了对吧?”
秦川主动将话头转移到范家坪的洋芋上,想跟他好好聊聊。
两个男人一前一后跟着走,没吭声,好像没听见这个问话。
他们对地膜洋芋好像不知道,又还是没兴趣。
这让秦川一肚子失望。
领他们进了平安院,秦建文打开的半个西瓜在灶房案板上用用脸盆扣着。
秦川拿起菜刀杀开一排瓜牙,看他们站在门口不敢进屋里,这排瓜牙装在脸盆里端出来。
“吃吧,吃完了还有。”
他们说不吃西瓜是作假,怎么可能不吃,这半个不够他们吃。
秦川转身进房子里,又抱来一个二十斤重的瓜,杀开一半又端来一盆。
秦川看男人身上背着干粮袋子,笑着说:“我看看你们拿的干粮?”
男人从褡裢里拿出半块烙饼,秦川一眼看出来是糜子面碗坨子,干的咬不动。
“你们一路走来就吃这个?”
“跟人家要一碗凉水泡开吃。”一个妇人小声回话。
单干七八年了,定西地区有些地方的人白面不够吃这是事实。
他们走这么远的路捡麦穗也能理解。
“老兄,如果我不拦着你们,你们一人捡一袋子麦穗要怎么办,背到定西去?”
“搓成麦粒再背回去,我们以为在这儿能割几天麦,他们说在大坪村割麦,一天能挣八块十块,我们就跑来了。”
秦川猜的没错,他们听到大坪村有麦田,跑来当麦客,没割到麦子,不死心白跑一趟,捡些麦穗搓些麦粒,背出去能卖钱,卖成钱回家再买面粉。
“你家今年种了几亩麦?”秦川问话,给两个男人一人发一根烟。
去范家平看三万亩洋芋,秦川是跟县里的黄主任交接,底下种洋芋的农户还没接触到一户,不知道这两家人对种洋芋是什么态度。
刚才半路提到这事儿,他们没反应,秦川觉得有些不正常。
他们吃了西瓜,秦川又端出来油饼给妇人们一人一个。
两个男人看秦川是好心,话匣子就打开了。
“亲戚,我们家今年一亩麦都没种,上面不让种麦,都种成了地膜洋芋,上面说种一亩洋芋顶种三亩麦,哎!”
定西男人叹一口气,好像种洋芋让他们很吃力的样子。
这让秦川一脸疑惑,种一亩洋芋顶的上种三亩麦,他们干么唉声叹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