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倦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都快忘了帮里还有这种人才了。</p>
蒋思盟又继续道:“不过可能得请一些外包团队一起,靠我一个人去做一整个软件,也太天方夜谭了。”</p>
乔翼桥找褚锋商量了一下,最终拍板:“没有问题。”</p>
现在华国的市场上不是没有影视工业化专用的软件。</p>
但这些大公司出场的软件并不是那么好用,乔翼桥猜想,可能是因为开发这些软件的人本身不是那么了解影视行业,或者说至少是没有真的拍过一两部戏,知道大家的痛点是什么。</p>
而蒋思盟正好有这种经历,也有这份技术。</p>
由他来开发,应该会避免很多问题。</p>
齐红也非常支持蒋思盟的这个主意,也表示会一起帮忙。</p>
于是,就这样,褚锋又为蒋思盟成立了一家名叫“大师球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专门用于软件开发。</p>
外请的团队也是尽可能的便宜,甚至有不少附近院校忽悠过来的实习生。</p>
毕竟蒋思盟很懂技术,他只是需要很多实操的人。</p>
蒋思盟的软件开发工作和其他组别去接活儿的事儿齐头并进。</p>
一时间整个亦正娱乐都非常有朝气,收支也基本持平,毕竟他们亦正娱乐出去的团队都是有口皆碑——价格便宜活儿还好,整个恒城都爱用!</p>
……</p>
小弟们都这么有出息,乔翼桥这边也没闲着。</p>
亦正娱乐的所有事宜都由褚锋这个坚强的后盾支撑着,乔翼桥的时间就彻底空出来了。</p>
他把自己的时间整整齐齐分成了两大块。</p>
第一大块就是和钱悠对接剪辑的事,这个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已经占据了不少时间。</p>
第一大块则是都放在了和spotlight合作的小剧目的事。</p>
不光是钱悠,就连屠愈、钱总,甚至祁思齐、秦铎、秦镇他们都在问乔翼桥一个问题</p>
——下一部作品拍什么?</p>
乔翼桥能确定的是,下一部作品,还会是一部小成本的作品。</p>
因为他要实验影视工业化的全流程。</p>
但这也带来了两个限制。</p>
一,下一部作品必然</p>
得是类型片,且是好卖的类型。</p>
一,下一部作品的拍摄周期不能太长。</p>
除此之外,乔翼桥还有一点私心。</p>
他的下部作品不想从外面请人了,连场工都不要,他要全部用亦正娱乐的人。</p>
不管是摄影组,还是美术组,服道化、置景,都已经在《高墙倒塌时》学了不少了,他也想找个机会,试试他们这帮人怎么样。</p>
而且乔翼桥既然想推进影视工业化,就必须得让全组人都听话才行。</p>
如果从外面找,很难都愿意陪他做这个实验。</p>
为此,乔翼桥开始在spotlight实验一些“梗”。</p>
他想看看到底哪个故事最容易被大家所喜欢。</p>
他先实验的是一个喜剧,讲的是一个十分跳脱的故事,大概就是讲一个高中生忽然和想抢银行的大坏蛋交换灵魂。</p>
起初观众反响还不错,来买票的很多。</p>
但“灵魂互换”这个类型说好听点叫常青树,有基本盘,但说的难听点,就是有点俗了。</p>
演了一周,后续的观众就不太来了。</p>
乔翼桥这也就明白了,这个题材所能吸引来的观众大概就是这么多。</p>
他又试着叠了一些元素到这个主梗之中,比如科幻、古装甚至是歌舞,但反响依旧不太好。</p>
乔翼桥之后又想了两三个喜剧梗,比如“阴差阳错”、比如“离水之鱼”,但演了一个月,效果都一般。</p>
而且越写,他越觉得头脑干涸。</p>
喜剧真不是人写的。</p>
怪不得现在国内做的好的喜剧大多数都是舞台剧,或者成熟ip改编呢。</p>
有的时候,你明明想着觉得很好笑的梗,但现场就是效果平平。</p>
而拍脑袋随便想的,甚至有点“自暴自弃”的梗,反响却很好。</p>
真是不知道去哪说理。</p>
这也让乔翼桥确定了一件事。</p>
做喜剧不仅需要卓绝的天赋,还需要大量的经验,才能对一个桥段的好坏有预判。</p>
想明白这件事之后,乔翼桥就暂时放弃了喜剧类型。</p>
这不是他这个阶段能驾驭的东西。</p>
之后,他又把视角转向了动作片。</p>
毕竟这是他起家的地方。</p>
而且动作片有一个好处——重视觉效果,对于剧情的依赖程度比较低。</p>
乔翼桥他们排了一个类似《无间道》,卧底叠加卧底的动作戏,效果还行,上座率不低。</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