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 63 章(含加更)【2 / 3】

浮笙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因为在秦朝之前还有秦国。而在他之前的历任秦君,早就已经固定了自己作为“君主”的身份,和臣下之间存在明显的地位落差。

于是对于嬴政来说,他是君,武将不管再怎么样都是臣子,是他的属下。

这个观念对于秦朝上下来说都已经可以称得上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质疑说嬴政为什么能当国君,为什么能当皇帝。

哪怕曾经生母赵姬的脑回路奇奇怪怪想要用完全没有嬴氏血脉的异父兄弟取代他的地位,哪怕因为赵姬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被传过是吕不韦儿子的谣言,但那些对于他来说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他的地位是不会被质疑与动摇的。

可是刘邦不一样。

他最开始起义的时候,跟他一起起事的沛县故人,虽然以他为首,但基本上是游侠风气的兄弟相称;后来打天下的时候,他和他的盟友们都是诸侯王的身份,名义上也分不出什么三六九等。

于是这就牵扯到一个名分的问题,君臣上下的问题。

那就是,凭什么是你刘邦当皇帝呢?】

因为刘邦的势力最大最强,剩下非汉的势力都对抗不了他。

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话向来不能直白地明说。那无疑是将政治的委婉性赤/裸裸地撕破,也不符合长久以来各方学术鼓吹的天子受命的论调。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天命哉。”

于是刘邦只能这么说道。极漂亮的面子话,从他的口中道来也有仿佛在论述真理的笃定与自信。

【古代政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师出有名。同时,这个名义还不能是凭空而来的,一定是要由高一层次的存在所赋予的,才能叫做正统性。

() 所以父死子继,儿子是从父亲手上得到名分的;小宗入大宗,大多要得到太后或者伪造个先帝的授意;新朝覆灭旧朝的开国之君,实在连禅让的理由也找不到,那也就要找一找上天,寻一寻上帝的青睐了。

就算等到后来,有了百姓这一阶层的介入,但统治者也大多不过是将其作为一种具象化的天命所在,让百姓的认可成为天命的倾向,到底也还是天命说的变体。】

“让百姓的认可,成为天命的具象化形势?”

苦于汉初遍地疮痍的局势,而无法很好完成所谓“受命”

仪式的刘邦,眼前突然一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说法对于法统稳固的有益帮助。

比起搞各种符兆、祥瑞这些要耗费大气力的操作,百姓们过得好民心所向就证明他是正统,这在汉初的特殊环境下不更容易达成吗?

只是他琢磨了几下,觉得这种学术上的事情,由他们几个门外汉来忙活,实在还是有些为难人。

这种弯弯绕绕的名义问题,最适合的人选就该是那群儒生。

刘邦:等结束了去找一下叔孙通吧,刚好他也正忙活着这些仪式上的事情。

不用白不用,他相信对方也会很高兴得到了宣扬学术道统的机会。

反正等到诸子百家其余的学派接到他不久前下的求贤诏而聚集过来的时候,刘邦在心里暗搓搓地想着,就算他原本没那么殷切,都会因为竞争而打起精神来的。

【我们拿三国,孙权的名分问题来举个例子。

当初曹丕称帝,孙权选择上书称臣。正统性得到认可的曹丕大喜,在还没给宗室封王之前就给他送上了吴王的封号。

很多人因此嘲讽他,说他是大魏吴王,觉得老耻辱了,人家蜀汉就不会像你这样丢人!

——救命,东吴的政权正统性能跟蜀汉比吗?

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他的身份是曾经受到来自皇帝认可的。在当时环境下,且不说蜀汉因此和曹魏存在着天然的立场上的对立,即汉贼不两立这个问题。

蜀汉政权本身,他因此就存在正统性宣称啊!

你曹魏虽然有着禅让法统的大义在手,可我蜀汉正宗大汉血脉,你能否认吗?

就算你强行否认我也无所谓的,反正我对内是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区分上下君臣关系了。

所以曹魏和蜀汉,他们之间的正统性,法统,乃至于君臣上下关系都不需要忧虑的。

可孙权不一样,东吴是三国政权里面可以说起点最低,完全白手起家的类型。

所有拿大魏吴王去羞辱孙权的人真的可以麻烦看一下《三国志·魏书卷十四》,看刘晔是怎么作为当事人努力劝谏已经有点上头的曹丕别给孙权封吴王的。

当曹丕代汉的时候,孙权身上还是个汉朝南昌侯的爵位,正经的官职完全和手下人拉不开差距,用刘晔原话直白说就是“官轻势卑”。

给孙权封王那才简直是在资敌,是在帮东吴确立上下君臣的名分,使得孙权从此

就拥有了足够合适的身份统帅江东诸郡,

确立君臣之义,

统合吴国百姓之心啊。

这就是名分问题的重要性。

所以孙权向曹丕称臣以换取吴王名号羞耻吗?

他简直赚飞好吗,完全是趁着曹丕刚刚称帝,心情好,甚至还被孙权这个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外人支持了,一时头脑发热才赚到的大买卖!】

刘季侧目。

虽然他自己国都没建,就突然知道了它未来被篡位的消息,但因为还没有付出,于是也就没有多少实感的人,毫无心理负担地接受了这一前提,并对孙权的行径表现出了强烈的共鸣。

刘季:颜面这种东西,在实际利益面前,真的没那么重要啊!

吾辈同道中人啊!

【话题扯得有点远,我们继续回到汉初。

刘邦那个时候有名分吗?

有,但是很稀薄。

《史记》在叔孙通列传中就记述了这么一件事,说刘邦登基之后,那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臣子们,在宴会上往往会“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

对比一下前面秦朝,荆轲刺秦王的时候,下面的大臣有哪个带了刀剑的吗?哪里还能干出来在皇帝面前喝醉了拔剑出来的事情?

这不完全不像样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