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3章【1 / 1】

深碧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拜会公孙先生,”沈衡顿了顿,无奈笑道,“这话并未掺假。只是上车后发现玉佩落在公孙府中,这才令车夫回去找寻。”

话音刚落,寻到玉佩的车夫恰好回来,倒是佐证了他这番话。

容锦看着那再熟悉不过的玉佩,心中稍稍安定些,仰头看向沈衡,轻声道:“我想离开陵川,你能帮我吗?”

今日种种,令容锦愈发不安。

陵川是个小地方,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日要撞在沈裕手里。

她难以想象,以沈裕的性情,届时该是何等情境。

“眼下不能。他下了死令戒严,凡出城者必得经过搜查,我亦不能例外。”沈衡见她眸中的光仿佛都因这句话黯淡了些,想了想,又补充道,“应当用不了多久,就会解禁……”

沈裕以雷霆手腕血洗教派,哪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是将对方逼上了绝境,如今的负隅顽抗不过困兽之斗。

大势已去,总撑不了太久。

何况就京城传来的邸报,沈裕不会在江南久留了。

原本的烂摊子被沈裕收拾得七七八八,纵然余毒未曾彻底清理,但就算没他坐镇,江南新换的那批官员也够用了。

这遭过后,江南兵权拢在沈裕手中,也算得偿所愿,没白费这几个月的折腾。

只是两地终究难以兼顾,他离开京城这段时日,朝中亦有不少意料之外的变故。

譬如,萧平衍竟点头应允漠北使团进京,不仅亲自接见,甚至有意纳那位随使团前来朝见的公主进后宫。

这些年,横亘在双方之间的血海深仇像是一页纸,由帝王轻飘飘地揭过去。

有人乐见其成,可沈裕不会置之不理。

他料理完奉天教,就该启程回去,算京城那笔烂账了。

沈裕身边的事情总是格外惊心动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永无宁日。

容锦咬着指节听了,沉默良久,及至听到隐约传来的集市叫卖声,才意识到马车不知何时已经离开公孙府门前的小巷。

她攥紧了手,有些茫然地看向沈衡。

“陵川府衙地界有限,容不下许多人,我在陵川借了公孙家的别院暂住。”沈衡垂下眼睫,细碎的日光透过被风吹起的窗帘映在他脸上,犹如碎金,“你若是不嫌弃,在封城令解禁前,可在别院住上几日。”

沈衡将话说得极近委婉,但其实以她如今的处境,哪谈得上什么“嫌弃”?

容锦却有些犹豫,小声道:“万一……不会给你招惹麻烦吗?”

她在褚家时,都偶尔会害怕带累褚家,更别说沈衡。

倒不是什么远近亲疏,而是从前沈裕莫名其妙吃的那些飞醋,简直令她心有余悸。

“无妨,我会处理好。”沈衡并没畏惧退缩,反而笑了声,“你不必想这些。”

容锦愣了愣,头回如此鲜明地意识到,自己哪怕离了沈裕,依旧没能摆脱他的影响。

从前种种像是刻进她骨子里。

平日不声不响,可一旦到了紧要的时候,就会发作。

就好比褚岳,分明是她从前最想要的夫婿,可她从头到尾完全未曾考虑过留在褚家。

就连对着沈衡,瞻前顾后时最先想到的都是沈裕会如何。

容锦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样不好,拍了拍脸颊,在心底无声地说服自己,“总会过去的。”

第84章

公孙氏诗书传家,祖上出过数位大儒、三任帝师,昔年在朝中时,与周家并为翰林清流之首。

只可惜后来族中人丁凋敝,朝中声势大不如前。

直到这一代,公孙家那位长孙公孙玘自幼因天资聪颖而闻名,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通,后来更是在殿试之中被先帝钦点为状元郎。

就在众人都以为公孙家将再起势之时,那位状元郎竟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辞了官。他在京中只留了三年,而后便离开那不知道多少人心向往之的去处,回了陵川。

听沈衡提起这段旧事时,容锦还当有什么隐情,多问了句。

沈衡似是想起什么,稍显无奈地笑了声:“他生性自由,不喜拘束,更嫌恶官场那些心照不宣的规则……”

公孙玘离开时沈衡刚刚高中,犹自带着几分少年意气,尚不能全然理解他的选择。直到后来自己入朝为官,才算渐渐明白过来。

只是公孙家在宣州是数百年的名门望族,哪怕不比从前,依旧够公孙玘纵情山水、无拘无束地过上一生。

但于沈衡而言,并非如此。

他从来循规蹈矩,是父母师长眼中再稳妥不过的儿郎,做不出这等离经叛道的事。

公孙家这处别院不算很大,但从布局陈设乃至一砖一瓦,都称得上十分精巧。与湖州吕氏的颐园相比,更添三分文雅风流。

容锦在沈衡的安排之下,暂住别院,静静等待着封城禁令的解除。

沈衡到陵川有正经的公务要办,一早出门,傍晚方归,两人整日下来兴许见不着一面,更说不上几句话。

他恐容锦闷得无趣,头一日就特地带她去了书房。

容锦这一年来也算长了不少见识,但还是头一回见着这样的阵仗,不计其数的书籍分门别类摆了整整七八个黄杨书架,说是书山书海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