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22章【1 / 1】

深碧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封禧管着内狱,这种事情做得得心应手。

偏偏那夜沈裕横插一手,将案子扔到京兆府,这么一来,便有许多在所难免的章程要走。

而京兆府尹所言,仿佛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他萧平衍是个沉溺美色、枉顾黎民百姓的昏君。

“臣惶恐。”

“冯垣与逆贼勾结,欺君罔上,”萧平衍死死地攥着扶手上雕刻的龙头,一字一句道,“即日起削去官职,收入天牢,听候处置。”

“陛下三思!”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御史中丞,崔榷,他性情刚正耿直,这些年递上的规劝奏折不计取数,没少给萧平衍添堵。

这回,萧平衍并没给他多说的机会,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冷冷道:“胆敢为其求情者,同罪论处。”

“散朝!”

可若是因这一句就偃旗息鼓,崔榷他就不是先帝曾戏言过的“鬼见愁”了。

再一日,与劝谏的奏折一并送到萧平衍案上的,还有崔榷的请辞书。

奏折之上洋洋洒洒写了几页,从沉溺酒色、不知珍重自身,到正月初一大朝会那日迟来,荒废礼法,再到国库空虚却执意铺张,行奢靡之举,恐有“幽王之风”。

用词犀利,字字诛心。

萧平衍还从未被人这般数落过,当即摔了奏折,遂了他的愿,下令将人关入天牢,与昨日进去的冯垣当了“邻居”。

而审理此案的,除却刑部,还有封禧。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经过封禧之手,就没几个能全须全尾活着出来的。

原以为杀鸡儆猴,群臣见此总该消停下来,可紧随其后,几乎整个御史台都在为此事上书。

所谓“武死战,文死谏”,不管以往如何政见相左,真到这种关头,文官清流们还是不约而同地站在了一处,口诛笔伐。

封禧是把好用的刀,可难道真能将所有人都杀了?

萧平衍若是真有这个魄力与能耐,也不至于到今日这般地步。

在盛怒之后,萧平衍终于意识到,朝局的态势已经彻底脱离自己的掌控。

而又添上一把火的,是太学那群学生。

他们这样的年纪,正是一腔热血,想着匡扶社稷,甘愿为大义万死不辞。

数千名学生联名上书,由国子监祭酒呈上,请圣上释放狱中众人,远奸佞、亲贤臣。

封禧原本志得意满,以为自己终于能拿捏这群“软柿子”,不曾想是接了几个烫手山芋,自己被架在火上烤。

若这群人真有个三长两短,只怕唾沫星子就能将他淹死。

届时,萧平衍未必不会将他丢出去以平民愤。

场面就这么僵在了这里。

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满京上下无人不知。

容锦每日到绣坊,总能听人议论几句,她只听,从不插话。回到家中却还是没忍住,问了沈裕。

“此事……是你的手笔?”

这样声势浩大的阵仗,若说背后无人推动,她是不信的。

沈裕却只笑道:“从头到尾,我可半点没掺和。”

萧平衍不是没疑心过此事有人在背后主使,最先怀疑的,也是沈裕。只是他既寻不到任何证据,到如今,已是焦头烂额,无力深究。

群情激奋之下,溯其源头又能如何?

容锦才沐浴过,微湿的墨发拢在一侧,脸颊被热汽蒸腾出些粉意,含笑打量他。

“你不必这样看我,”沈裕顺手拿过帕巾,不疾不徐地替她擦拭着长发,“我并非是为了救谁,只不过时机恰好,顺水推舟罢了。”

这倒不是谦辞。

他只是想将时局搅得更乱,好逼着那些人,狗急跳墙。

此事愈演愈烈,最后以萧平衍在宣政殿气急攻心,当场昏厥,此后托病不出暂别朝会为中止,暂时告一段落。

时已开春,十里亭的杨柳抽出嫩绿的新芽,颜青漪也自江南归来。

容锦得了消息,携容绮出城探望,才至青庐,恰好遇着接自家堂妹回去的荀朔。

荀盈瘦了许多,就连皮肤仿佛都不似从前那般白皙,但眉眼间的郁气已经一扫而空,爽利的劲儿倒是与颜青漪有几分相似。

尤其是知晓先前议的亲事已经作废后,喜笑颜开。

荀朔见着她,最先问的则是沈裕的境况。

这些年每逢冬日,沈裕身上的病痛总要卷土重来,从没消停过。今年难得安稳度过,除了膝上的伤在所难免,竟没什么紧要的病症。

荀朔松了口气之余,又难免开始自我怀疑。

“难不成,从前真是我想岔了?”荀朔喃喃道,“可这世上,哪有以毒养毒的道理……”

“天外有天,这世上的事本就千奇百怪。只不过有得必有失,不可能什么好处都占了。”颜青漪在清点药材的间隙,有意无意地看了眼容锦。

容锦除了叹气,别无他话。

在那次与游川的长谈之中,她听了许多沈裕在漠北时的旧事,弄清了他身上的毒因何而起,又是如何治的。

加上先前从颜青漪那里得知的消息,终于得以拼凑出当初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