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六十八章:有好消息【1 / 1】

萍风竹雨12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余长海神秘兮兮地对几个人说:

“我还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什么好消息?”几个人仍是漫不经心。现在只要不是准备让他们进厂子或者建厂子,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李乾坤打电话说,过两天他就回来,这一次回来,估计会带订单不说,还会把上次的货款带回来。”余长海告诉他们。

“那又怎样?”回来就回来呗,干他们何事!!刘红兵有气无力地说。

“当然是咱们就可以分红了。”余长海有些看不上他,怎么反应那么慢。

“真的?”张一帆的娃娃脸上挂上了笑。

“真的,买一股的,估计可以分五毛钱呢!”余长海又爆出一料。

“哎呀,这么多,像咱们买三股的不就可以分到一块五了。这才多少天?不到一个月吧,这就可以分到一块五毛钱,这还真是好消息!!”刘红兵有些财迷,算账也快,脸上顿时浮上笑容。

也难怪他这么高兴,当时,在县里做临时工时,一个月也就十来块,有些家庭一年到头,都花不到十块钱,一块五,真心不少了。他都后悔当时为啥不多投入一些进去了。

而且,他还无比感激余长海,余长海当时对他说:

“在火车上,我就看出这个李秋月不简单,啥事都敢干,啥事都干的成。”然后爽快的交了五十块钱。

看余长海那样,他才不情不愿的掏了30块钱。他一个老知青,总不能让一个新知青给比下去。不然的话,他是连三十块钱都不愿出的。

“小余,那你老婆不就要分六块五?”张小帆惊呼。他也反应过来,羡慕地望着余长海。

虽然余长海一再的强调,他与徐真真不是所谓的男女朋友,但大家说起徐真真时,还是习惯性的称她为余长海的老婆。

时间长了,余长海也就不再纠正了,但还是强调,千万不要在徐真真面前说,不然她又作妖。

其实这也怨不得别人多想。谁叫徐真真的一切都是余长海在打理,包括钱票,当然也包括干活。

众人也想起来,徐真真交了一百五十元的股,余长海交了五十元,这两口子一下子不就有了十块钱的收入。就好气,呃呃,不,是好羡慕!

“小余,你说我现在再追加投资还行不行?”刘帅笑眯眯地问,他的手里还有二三百的压箱底钱呢。

“当然行,只是十块钱一股不可能了。”李秋月说过‘这只是开始,往后发展发展,会更多’的话。

余长海脸上也是笑眯眯的。但心里却起了惊涛骇浪,这李秋月,猜的还挺准的。真的有人想再买股。

他不由给李秋月挑了下大拇指。

临回来时,她让自己把将要分红的事说一下,把将来再投资的股价上调的事透露透露,让那些以后想再投资的人有些思想准备,当时他还觉得李秋月想多了,不料还真有人提。

“下个月,卖山货的人就没这么多了吧?”刘红兵是有些脑子的,他问道。

“当然。”余长海说,“下一次,可能就要靠着山渣食品了,对了,红兵哥,你不是有人吗?你要是能给推销出去,你就是大功臣。我偷偷的给你们说,虽然你们现在不算是正式职工,但推销出去,是有提成的,而且还不低。”

“真的?”刘红兵很惊喜,“怎么提成?”

余长海笑而不语。这个应该属于机密吧,他也不知道怎么提成,但是他不能说。

秋秋月还教给他一个法子,当不知道怎么说或不愿意说的时候,傻笑就行了,看这个法子,现在也用上了。

“小余,我会画画,写文章,你看我这个特长,是不是也有点儿用处?”刘帅问。

“我呢我呢?我会开车修车,你看……”张一帆也问。

“这个我得问问李知青,我想应该都有用处的!不过,这些事都不要往外说,万一被李知青知道,会认为我守不住秘密。”

最后,余长海强调。这事,李知青也说了,越神秘,越惊喜!

一夜过后,众人发现几个男知青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凌建国也一扫原先的沉闷。

他是家中的弃子,下乡之前,他也算是世家子弟,见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知道只要下乡,继母必定会把自己摁死这乡下,前途无望,他就降低了对自己的期待。

但经过昨夜的思考,他忽然觉得心里透亮了,如果自己努力,即使在乡下,也未必不能混得风生水起,也未必没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他对几人说:

“过去是我想左了,当初,从接到下乡通知,我的心就冷了。只觉得下乡了,我只能在红星大队这个偏僻地方过那种麻木而枯燥的生活。

却没有想过,即便处于困境,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个人样!但现在,看看人家李知青,我的心又热了,我决定了,我要站起来,重整旗鼓,让那些魑魅魍魉,看看我即使离开了凌家,我还是优秀的。”

几个人都给他鼓掌:“建国,你这样想就对了!我们期待着,有一天你把我们都领向辉煌!”大家这样说,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但也真的有所期待。

李秋月那个丫头片子能干成的事,凭啥他们点长就办不成!

凌建国笑笑:“我努力,争取赶上李知青。”现在的他,自觉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动整个世界。

余长海也笑。

比起现在的凌建国,他更看好李秋月。一个是自觉上进,一个靠别人带动,这差距在这摆着呢。

谁不想胜人一筹,受人崇拜,问题是你要有途径和方法。

在这农村,谁能改变农民们长年累月面黄土背朝天的现状,改变他们贫穷拮据的生活,谁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在这一点上,李秋月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再过几天就要收秋了,大队部忙得很。明天就要秋收了,大队里决定放一天假,让大家松快松快。

就在这天午后,村里的大喇叭忽然响了起来:

“村民们请注意,村民们请注意,咱们现在要开一个短会,有好消息告诉大家。每家必须派一个人前来。请听到通知的村民互相转达,尽快到大队部来。”

“村民们请注意,村民们请注意,咱们现在要开一个短会,有好消息告诉大家,每家必须派一个人前来。请听到通知的村民互相转达,尽快到大队部来。”

…… ……

大喇叭哟唤了两三遍后,就停了。可没过多大会儿,大家却听到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