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各国氏族都会储粮,区别在于量大还是量少。给出足够的价格,郅玄不认为对方会不动心。
西都城内商业繁荣,商坊内人来人往。郅地新城更是边地贸易中心,可谓是远近闻名。可见西原国货物的受欢迎程度。以货易粮,给出少部分让利,运送货物的商队必畅通无阻,甚至会成为各家的座上宾。
郅玄的计划是广撒网多捕鱼。
为免引起对方戒心,也避免给别国造成动荡,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商队每次交易的粮食数量限制在一定范围,交易对象不做限制。
单笔生意不多,多做几笔就能积少成多。
“如此收粮,则国内粮食不缺。”
听完郅玄的整个计划,卿大夫们都是瞠目结舌,仿佛打开新世界大门。
原来事情还能这样?
仔细想一想,的确是个相当好的办法。
之前没人实践,或许不是没想到,而是不具备条件。
能让各国氏族趋之若鹜的商品少之又少。迄今为止,仅有郅玄能够拿出来,还可以大批量提供。
经此一事,卿大夫对郅玄无不佩服,对年轻的国君也生出几分忌惮。部分人甚至觉得郅玄早就在谋算东梁国,发展商业也是其中一环。
“算无遗漏,历代先君少有能匹敌者!”
以诸侯国的政治形态而言,被氏族忌惮不算是件坏事。郅玄发现以后也就听之任之,没有设法扭转形象,更没开口解释,任由众人自行发散。
心机深沉,未雨绸缪,走一步看三步,套在国君身上,简直就是明君光环。
提前谋算东梁国发散到他记仇,说他要雪先君之耻也没什么不对。
一个记仇的国君令人提心,一个记仇还能报仇的国君就象征着恐怖。
郅玄起初只想给东梁国一个教训,连本带利收些好处。不想战争还没开始,事情的发展就出现偏差。
西原国发起国战是正义的,是对东梁国的不义进行回击。身为国君的郅玄却形象大变样,从一个有为上进的青年向老谋深算转变。
目前国战未启,关于国君的真性情仅在西原国上层流传。等到战争开始,消息大面积扩散,郅玄的风评如何,他本人更是无法控制。
听着粟虎等人的战备情况,迎上对方若有所思的眼神,郅玄很是无奈,却也要端正表情,继续做高深莫测状。
演戏也要演到底。
让人忌惮好过不被放在眼里。
在郅玄和卿大夫的共同努力下,西原国这部战争机器正轰隆隆开启,目标锁定东梁国,时机一到就会猛冲先前,碾碎所有拦路之敌。
与此同时,北安国朝堂上,归来的赵颢当众表示,他接受庸国人投诚。
庸侯和庸国氏族都在北都城,听闻消息无不大惊失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