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朝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眼神阴郁的看着陈青与诸葛亮。
“先生,朕将太子交给你们,但奇门遁甲之术太子学着是否有些不妥。”
若非眼前之人是诸葛亮,李世民早就爆发了。
诸葛亮闻言也是缓缓说道。
“是亮疏忽了,以后便不会在教太子殿下此类学问,但是”
见诸葛亮犹豫不决,李世民也是开怀的说道:“先生有话不妨直说”。
只要诸葛亮不教李承乾奇门遁甲之术,其他的都好说,毕竟他对诸葛亮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纵观历史,在李世民心中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屈指可数。
“亮不知道该教太子殿下什么。”
诸葛亮闻言说道。
“亮所学颇多,但现在能教太子殿下的,实在是没有。”
“治国行军之道,亮烂熟于心,但是现在太子年幼,现在教导未免为之过早。”
“诗词歌赋、书画音律,亮也是略知一二,但是这实在不是一位储君该学的东西。”
“观星占卜这个不提也罢。”
一旁的长孙无忌闻言眼睛斜视着诸葛亮。
“先生说了这么多,哪怕是生而知之之人,也不能样样精通吧?”
“观先生年纪,还不到而立之年,未免有些夸夸其词了吧。”
此言一出,李世民立即开口说道。
“辅机,不得无礼。”
“先生乃千古奇才,不能以常人而度之。”
长孙无忌闻言只能无奈的说一句“是无忌孟浪了”。
虽然长孙无忌心底还是不信,但不能撅了李世民的面子。
李世民心中想着诸葛亮的话,知道诸葛亮所说并非不无道理。
思虑良久,李世民看向诸葛亮。
“朕向来仰慕先生德行,以后叫太子跟在先生身边,先生可以教太子一些先秦百家之学,顺便传授太子一些治国理政的道理。”
“言传身教之下,太子想来能学到不少东西。”
诸葛亮闻言自是应允。
李世民看向诸葛亮,缓缓说道:“朕有意让先生担任中书令,先生以为如何啊”。
“不可啊!万万不可啊!陛下。”
诸葛亮还未发话,长孙无忌便着急的说道。
自己跟着李世民这么多年,任劳任怨,立下的功劳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自己的妹妹还是当今的皇后,就这自己现在还只是吏部尚书。
眼前这个不知道哪里来的人寸功未立、年纪轻轻,甚至以前都不曾在大唐的朝堂上出现过的人,凭什么一来就担任中书令。
要知道现在的中书令可是堪比宰相啊。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搭理自己的大舅哥长孙无忌。
李世民不是傻子,中书令的职权很高吗?
对于寻常人说,很高。
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不高,甚至还有些低。
再怎么说诸葛亮曾经是蜀汉的丞相,而且还是那种独揽大权,皇帝也要听他的话的那种。
现在的中书令比起往昔的丞相都逊色不少,又怎么与昔日的诸葛亮比呢?
毕竟皇权与相权是对立的,丞相之权只会越来越弱。
诸葛亮抬头看向李世民。
“亮不知大唐,难相国也。”
李世民闻言也是毫不犹豫的说道:“朕相信以先生的才智,相国不难”。
显然,李世民很坚持。
毕竟诸葛亮的诱惑对他实在是太大了。
阿斗都能靠着诸葛亮将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能腾出手来北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