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4章 皇室来人【2 / 2】

南风霖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哥”无言动身。

“丫头,取火把,跟紧为师。”

四人上山。

玄武观内火光摇晃,虽已是半夜却无一人有心睡眠,皆望向后山山顶,这一战关乎玄武观的命运,他们心里都明白。

后山山顶之上,“二哥”放下双手说道:“道长,我一生只练拳,此番切磋便以三拳分高下,若三拳内破不得你剑道本源之力老夫甘愿下山,有生之年不再踏足玄武山半步。”

徐清风将和光同尘匣立于身侧,大开。

“前辈,此剑匣乃洪清祖师所传和光同尘匣,内藏五剑皆为名剑,既然前辈只出三拳那贫道也只出三剑。”

“丫头,站到为师身后。”

皇甫明月随即退至徐清风身后。

“贫道的剑不擅攻伐,前辈请。”

“二哥”提运内力,气息陡然攀升,随着拳架摆开,徐清风一眼便认出了那是大阳拳,惊诧不已。

“大风手!”

“二哥”大喝一声递出第一拳,强横霸道的力量如惊涛骇浪又似暴风过境般席卷而来。

匣中池鱼动,剑道本源之力喷涌而出,寄于池鱼剑,如饿狼般破空扑袭而去。

“二哥”的第一拳大风手便如铁石撞击木棉、巨石沉海一般被吞噬。

“一力化万法,好!不愧是剑道本源之力!再来!”

“二哥”第二拳大雷手递出,其威势比之第一拳来得更为强横凶猛。

匣中笼鸟出,剑道本源之力尽出,寄于池鱼、笼鸟,将“二哥”的第二拳大雷手蚕食殆尽。

“三式大阳拳早已失传百余年,前辈也非李洪山,前辈究竟是何人?”徐清风收回池鱼、笼鸟问“二哥”。

“二哥”收起拳架,应道:“不错,这三式大阳拳自李洪山死后确已失传,老夫不愿透露身份,道长便不必问了。道长,剑仙数百年难出一位,老夫惜才,适才两拳老夫已手下留情,道长此番醒悟还来得及。”

“二哥”言罢气息继续攀升,直至攀至巅峰,其威势并不弱于身为武神境的马武阳。

随着大夏剑缓缓出匣,徐清风平静说道:“拳者,在于劲又在于意,劲在于内功修为,意在于个人领悟。前辈内功深厚世所罕见,比身为武神境的马谷主弱不了几分,确实了不起。然贫道观前辈所使三式大阳拳全在劲,并无半点意可言,终究是违背了拳之真意。”

“二哥”战意高昂。

“不错,老夫修习这大阳拳已近两百年,已臻化境!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至强不败,意不意的于老夫而言可有可无。道长如此执迷不悟,便休怪老夫无情了。这最后一拳大阳手老夫不会再压制,你那剑道本源之力固然神妙,但老夫这至强的大阳拳恰恰是其克星,你不可能接得住老夫这十成力的大阳手!”

“不过在老夫出第三拳之前要问一问道长何为道?道长修道一生,可否为老夫解惑?”

大夏剑悬停在徐清风身侧,徐清风不假思索道:“是啊,何为道?三千世界三千道,道法万千,道法自然,无上大道是道,一人之小道亦是道,贫道岂敢妄言何为道。”

“贫道之道即为心,即为行,在于行。大道本不高远,这世间千万人的性命岂是大道可比!帝王之功业不该伴随这世间千万人流血牺牲,帝王之功业应是守护这世间千万人不流血牺牲!这便是贫道所悟之道,贫道称其为人道。”

徐清风的人道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哥”架拳。

“看来道长此番非要以身证道不可了?”

徐清风默语不答,只是骤然间场间剑意横生,剑道本源之力裹挟剑意席卷整个山顶。

百丈下的观内弟子肃然起敬,不论是庙堂派还是江湖派,他们对这位观主是打心底里认可、敬重的。

徐清风将剑意横凝于大夏剑,大夏剑震颤嗡鸣,狂躁异常,好似要承受不住这道剑意而碎裂一般。

下一刻大夏剑携旷世剑意直撞“二哥”,“二哥”第三拳大阳拳出,其强横霸道的力量瞬间将大夏剑轰碎,破开剑道本源之力的防御直奔徐清风。

徐清风武极气墙起,武极气墙破,倒飞而出,鲜血喷涌。

皇甫明月飞身接住自己师父,提剑拦在其身前。

“道长,其实你大可不必试探我的功力,知与不知并不能改变什么,我功力深浅也无法改变什么。你要安度晚年培养天人躯老夫便如你所愿,区区天人躯我泱泱大夏又有何惧?便是她修成剑仙又如何?打破桎梏踏入武神境又如何?于我大夏而言丝毫不足为惧!我大夏以武立国,在诸国中最为强盛!又岂会对付不了区区一个天人躯。”

“江湖人散漫自由、毫无纪律、结党营私,仗着会些粗浅功夫便处处为非作歹、为国添乱。但这股力量确实不容小觑,前朝便是因此覆灭,因此陛下希望道长能一统江湖为我大夏所用。”

“其实不论是孙阳、马武阳还是道长你,你等皆是为这天下,也正因如此老夫才愿留你一命,因为你我是同一路人,奈何不能并肩共事确实是一大遗憾,孙阳也因此而死。”

徐清风败了,但他没有丝毫败者该有的模样,反而感觉无比轻松,因为束缚他大半辈子的枷锁连同自己的败北被那一拳轰断。他多次尝试摆脱朝廷掌控均未如愿,而此人在当初天人躯出世、马武阳登临武道之巅、西北武林成立之时尚且没有出手,此时前来说明皇室定是发生了大事,亦或是做出了重大的抉择。

这数十年来世间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汹涌,民间爆发起义,江湖成立西北武林,庙堂不断增大税收,这一切都不是好兆头。

徐清风等人明白,当下局势乃是天道运转的结果,非人力所能改变,一观一派之生死于天下千万人来说太过渺小,当下局势已无万全之策,唯有尽快完成孙阳的计划。

“前辈有何好遗憾?你的天下是助你建功立业、名垂千古的天下。这本无可厚非,建功立业、名垂千古更乃人之常情,自古几人能抗拒。然怎可不顾百姓死活偏离人道,你等非但不顾百姓死活,还将百姓当作你等征服天下的筹码,随意利用、践踏、抹杀。我的天下恰恰便是被你等随意利用、抹杀的这千万人。”

“史书浩如烟海,独独不见尸山血海!不见白骨成堆!宫墙内歌舞升平,宫墙外民不聊生!世间分划而治已久,如此太平度日有何不好?你等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分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宣称其为劣根之种族,生来便会危害世间,殊不知哪方水土之人生来便有善恶两面,你等身居高位者应正确使用你等力量加以引导,致力天下太平才是,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执意发动战争,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开疆拓土固然是千古伟业,可若为此要千万人的性命来换岂不本末倒置!这贪嗔痴便是帝王也堪不破吗?”

二长老背对徐清风扭过头激动道:“这世间就是这般!帝者,制定规则,打破规则,无视规则,一动一念便是天下!你看这世人贪得无厌,若无约束只会天下大乱,这世间太平皆是为帝者一手缔造!”

“帝王要他们死他们便不能活,甚至不需要任何缘由、罪名!否则何以为帝!他们只需要遵照律法行事,遵照帝王之意行事,要的便是他们早出晚归能够有口吃的不死便够!帝王圈养他们可不是不图回报,你可见那庄稼成熟有不收割的?”

“人一旦有了学问,一旦吃饱还有闲暇便会思考,一旦他们的思想精神开始觉醒,那么为帝者便会迎来灾难,这便是世间自古尚武的缘由。而你,徐清风!孙阳!马武阳!你们这些人便是这般,你们妄图打破帝者的规则,动摇高位者的利益,自然为帝者所不容!这世间千万年来皆如此,为何到了你等这里便容不得?那百姓愚蠢,他们知道什么!若你等执意如此,那你等才是这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

“今日老夫留你一命。”

“二哥”回朝后休养了足足三月之久,留下了终身不治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