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字都还没有的时代,只能从那些化石中判断往昔,突然发现某个遗址,就要考证,那些类人的物件存在是否代表着一个失落的文明?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寻史,寻找那一段段变革的佐证,还要做的是寻根。
我从哪里来,哪里是根源?
对历史的追踪,不仅是对生命的溯本求源,还是对自身的深省和感悟,缺少了文化底蕴的国家,是水面上的浮萍,便是繁茂也不过是一时。人类活动的轨迹在不断创造历史,同时循着这些历史而去,又能看到那起点所在,看到一路走来的艰辛困苦,而明了这些,似明了根系从泥土之中输送营养的全部路径,有根方有叶,有前方有后,方才知道自己能够走向何方,又该走向何方。
似一个成长轨迹,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都会对人生造成深远的影响,知道那些,才能让心扎下根来,不仅在这一片大地上俯仰无愧,更是对未来从不迷茫。
“这种文字,应该不是第一次见到了… …”
有个教授这般说着,眼镜之后的双眼微微眯着,沉思着,回想起来在哪里见过的一块儿类似的东西,是一座桥的石板,上面也有类似的文字,不多,零星几个,看上去像是孩子的胡乱涂鸦,若是文字的话,应该跟这个出于同源… …
“唉,怎么早没想到呢?”
散落的文字因此被捡拾起来,从那一块儿铺桥的石板,从那一块儿供人踩踏的路面,从那一块儿被当做墓碑重复利用的背面,零落的、碎裂的、已经不成型的、四分五裂的文字被拼凑起来,是啊,这是一个字,看啊,这又是另一个。
有了这座石碑上的文字为引,人们开始找类似的文字,从那随处可见的物什上,从那被风雨侵蚀的残余上,从那已经被遗忘不知道是何年有的老物件上… …随着一期《寻找历史》的节目开播后,就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发现了这样的文字。
有的还在可惜——
“当年开山就见了的,当时铺路的石子儿不够,刚好被炸碎了大半的就直接捣碎成石子儿铺路了… …”
“那时候哪知道这个啊,看着还觉得浪费那块儿好石头,重新雕琢成了屏风,上面的字都没了。”
“以前在河底看见过,说是镇压河神的符箓,看着不是有点儿像道士的那种,不知道还在不在… …”
“我舅老爷家就有,当床板用的,老人家就爱那石头床,说是夏天睡了凉快儿,板正!”
“那石头不是厚吗?那时候缺板材,就直接给切了,好几片板子呐,不知道有字的还在不在,说不定就被磨掉了… …”
“我好像以前也见过,石磨上有这字,还以为是雕刻坏了,哪里想到是文字了,那老石磨现在没人用,还在呐。”
“这玩意儿还值钱啊,值多少钱,我家也有,给钱就给你啊!”
陆陆续续的,带着文字的石块儿被收集上来,随着样本的增多,教授们也摸出了一些文字的规律,开始破译那些文字上所传递的信息。
对石碑的断代分析也出来了结果,现代仪器能够测算石碑距今多少年,而这样的年份放到历史上,正好是六千年前那个蒙昧不清的时期,因为缺少相关的历史证据,至今都还有人认为那是个传说时代,算是神话时代。
流传至今的一些书籍上对那个时代的描写也充斥着大量的无法被科学解释并论证的事情,因那个时代巫祝是主流,神权与王权并行,所以也被称为巫祝时代或神权时代,对应的同一时期,其他大陆还没有什么文明的踪迹,他们却已经开始了独属于巫祝的那一套文明纪年。
可惜的是,这方面缺乏更多有效的证据,并不为外国认可,他们总认为这都是本国人瞎编的,并不认为本国文明比他们的文明久远那么多。
现在,石碑的出现,哪怕还不充分,却足以证明那个时代并不是子虚乌有,确实可证的文字,同样也把人类的文明起源推到了一个更前的时间。
如从历史中打捞的珍珠,正在散发着熠熠光芒,照亮那蒙昧的黑夜。
“探寻先祖的足迹,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文明走向辉煌,我们正在前行… …”
民族自豪感,是一种很玄学的东西,当它存在,哪怕筚路蓝缕,依旧能昂首挺胸,无愧于世间,无惧任何艰辛。当它有缺,纵是衣着光鲜,脊梁却是折的,脚底板都透着虚,像是寄人篱下无法挺直腰杆,
一块儿石碑,一段不能全解的文字,带来的便是那令人说起来脸上泛光的民族自豪感,让所有人重新燃起了对自身的信心,悠悠万古,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