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云烟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悦不得不佩服李治和武后两口子的折腾, 封禅一次还不够,还想要来第二次。封禅据说乃是传自上古先王,夏商周的时候就有, 但是真正明确记载的还是从始皇帝开始, 而且还多有不顺。以至于等到秦末的时候,一帮人就以此为借口,表示秦朝不得天命, 要不然怎么封禅的时候就遇上风雨了呢?
在唐朝之前的时候, 封禅还是很郑重的一件事情,你没有足够的功绩,压根没脸说封禅的话。不过到了大怂的时候, 就宋真宗那种货色, 也敢去封禅了,一下子就将封禅的逼格给打下来了, 之后的皇帝对这事也就没那么热衷了, 因此,到了后来,皇家也就是直接祭祀, 不再考虑什么封禅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 挟此灭国的大胜, 李治想要再来一次封禅, 朝臣也说不出什么来,事实上, 对于地方上的官员来说, 封禅劳民伤财是肯定的,但是地方上的官员乃至大族却能够借此上下其手,大捞特捞。哪知道李治表示, 泰山太远了,五岳之中,嵩山乃是中岳,位居中原核心地带。而且上古先王想想也不可能是在泰山封禅,毕竟,起码春秋的时候,齐鲁的地盘上,游荡最多的还是夷狄呢。上古时候,诸夏也就是黄河边上的一个部族而已,以那个时代的情况,那个先王没事耗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跑到泰山去封禅。除非上古时候真如同神话传说中一样,就是个人神混居的时代,上古先王还有那些上古贤人都是类似于半神一样的存在。
当然,李治肯定不会去否决上古先王的封禅,管仲当初在书里头写封禅是在泰山,无非就是当年在齐鲁之地上,也就是泰山最高大,要是其他高山在齐鲁的地盘上,他自然就会写别的山了。所以,李治只是表示,五岳都是神山,嵩山乃至中岳,在嵩山封禅也一样。
李治如今的权威并不下于当年的李世民。皇帝的权威就是靠着一场场的胜利,无论是军事上的胜利,还是其他上的胜利而累积起来的,哪怕李治之前数年不怎么临朝,但是当他坐到了朝堂上,真正做出了决定之后,朝中那些臣子就算是心中腹诽,也只能是认了。
但是,这个封禅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翻就可以的,这有着一整套的流程,哪怕上次干过一次了,也不会因此就变得简单起来,许多东西都得重新准备,毕竟,你要祭祀天地,总不能用旧的东西。另外,泰山经历过多次封禅,那里是有封禅台的,而嵩山呢,这是破天荒头一次,所以,嵩山上也得找人看好了风水,看准了防伪,整理出一块适合祭祀的地方来,修建成封禅台,这些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上古的时候,大家封禅都未必要上山,在山下堆点土做个高台也就行了。但是从秦始皇开始,封禅就放到山上去了,别的不说,光是要在山上动工,就需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呢?尤其,这等封禅的大事,别的不说,封禅台总不能随便就在山上采石修建吧,万一坏了嵩山的风水,谁担得起这个责任。所以就得从山下往上运石料,在没有缆车之类的设备的情况下,全靠人力往上运输,一个不小心,那是要死人的!
不管怎么说,封禅前的预备工作是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而李悦这边也接到了诏书,表示他作为宗室的一员,也得参与这次的封禅大典,毕竟,李悦也算是拓土有功了,这放在宗周时代,也是合格的诸侯,所以,李悦自然是有资格参与封禅大典的。
问题是,李治跟武后觉得是给了李悦很大的面子,李悦却根本不想掺和这回事啊!就像是后世的打工人对于团建避之唯恐不及一样,李悦也是如此,待在闽越吃龙眼,吃荔枝不好吗?谁要顶着大太阳去爬山啊!李悦这辈子身体素质还可以,主要是这年头也没那么多娱乐活动,他现在做得最多的工作其实就是画图纸或者就是干脆形容一下大致的结构让下面的工匠去研究,所以,闲暇的时间其实不少,他又不喜欢琴棋书画,也没有流连青楼瓦舍的兴致,闲着没事,自然也会练一练五禽戏,八段锦,还有后世大学时体育选修的太极拳,身体素质还算是可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喜欢爬山啊!闽越这边最不缺的就是山,李悦也爬过不少,而且,平时爬山那是游山玩水,可以慢悠悠地到处走,随时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觉得累了,不想继续往上爬了,也能随时终止,可是,你要是去参加封禅大典,你一路上能有半点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那真的是身体不累,心都要累了!
再说了,封禅这种事情,对于后世见惯了各种大场面的李悦来说,也没什么值得看的,后世地方上搞一些民间的祭祀活动,就算是礼制不太对,但是那场面绝对杠杠的,只要是按照人头申请吉尼斯纪录,种花家就没怕过别人,更别说什么国家级别的庆典和阅兵了。与那等场面比起来,如今这个场面其实还是差了点,李悦根本提不起太多兴趣来。
但是就像是双休日的时候,你只想躺在家里刷手机,睡懒觉,肚子饿了直接叫外卖,傻x领导却喜欢借着双休日搞什么团建活动,让你去爬山,让你去喊一些羞耻的口号,还有做各种听起来励志,实际上很尴尬的游戏之类的。李悦如今就是这种心态,自个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再不济,在家陪着孩子玩,也比去嵩山凑热闹强。
可惜的是,诏书都送过来了,李悦根本没有理由拒绝,总不能说,我预感到到时候会生病,所以先请个病假吧!
杨瑶见李悦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不免有些难以理解:“封禅之事多少年都难得遇到一次,若非这次灭了吐蕃,圣人还不至于再次封禅,上次封禅,十五郎没赶上,这次圣人特意点了你的名字,怎么你对此竟是一点兴致也没有?”
李悦摊了摊手,说道:“封禅除了本身具备的政治意义之外,本身就没有太多意思!我为什么要对此有什么兴趣呢?”李悦没说的是,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作秀,要是李悦自个搞,那起码还能通过这种形式创造一批工作岗位,推动内需什么的,但问题是,又不是在李悦的地盘上,而且,以那些负责此事官员的秉性,无非就是将劳役转嫁到百姓身上,说不定还要趁着这个机会,大捞特捞一番,李悦对此能有什么好感才怪!
“阿瑶你对这事很有兴趣吗?要不,到时候咱们一块过去?”李悦笑道。
杨瑶很是心动,但是最终还是理智地摇了摇头,说道:“当年天后娘娘想要跟着圣皇一块去封禅,朝堂上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嚼舌,想来这次也是一样,除了天后娘娘和她身边侍奉的女官,就不会有女子登上封禅台了,既然过去了也只能在山下等着,那我还过去作甚!十五郎你倒是可以带着孩子去见一见世面,唉,等到咱们去了海外,只怕以后这样的大场面就见不着了!”
李悦撇了撇嘴,说道:“有什么见不着的,现在乘船往来琉球和泉州,也不过就是一两日的时间,就算是从明州到泉州,也不过就是数日的行程,咱们虽说去海外称王,那也是大唐亲藩,回头想要见识一下中原的光景,无非就是来朝贡便是,有什么麻烦的!只怕过个几十年,咱们的子孙到了长安和洛阳,说不定还觉得不过如此呢!”
杨瑶听得一惊,连忙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长安和洛阳是什么地方,哪里是随便什么地方都比得了的!”
李悦见杨瑶这般,也没有跟她辩驳的意思,长安和洛阳之所以繁荣,其实不是因为当年建造得有多壮丽,主要还是有着人气的附加,如今的长安和洛阳,差不多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都市了,里面容纳的人口算一算,比起那些小国一国的人口还要多,所以才有了那般盛况。但是,只要自家经济发展得足够快,人口繁衍足够多,再加上越来越先进的生产技术,自家在南洋再建一个超级城市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且,因为早就考虑到了人口增长的问题,到时候规划还会更加合理一些,说不定论起舒适度来,比长安和洛阳还要强一些呢!
不过这种事情,放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有些僭越的,杨瑶之前也是担心这个。李悦这会儿也反应过来,只是笑了笑,然后转移了话题,说道:“不过,带晞儿去见见世面也是应该的,按照规矩,以后咱们的家业主要就是由他来继承了,所以,该认识的人也得认一认才行!”
杨瑶轻笑一声:“还不知道他乐不乐意去呢,他如今正憋足了一口气,要作出一番事业来,这去一趟洛阳,怎么着都得耽搁一两个月,他只怕未必乐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