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8章 同生道的前世今生(一)【1 / 2】

笑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生道这个名号诞生于梁末晋初,可具体起源于何时,李传这个元老也说不太清。因为它本就是个融合的产物。

在这个生产力远不够发达的时代,出现已经超过八百年的科举虽然让知识的普及面大大提高了,却依然还是少数人的专属。

李传虽然通过这段时间和唐笠的接触,判断唐笠绝对是读过书的,却并不认为他的学问有多么渊博。这一点从唐笠平时那毫无文采的语言和歪七扭八的烂字中就能判断得出来。

所以为了让唐笠对来龙去脉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李传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始讲起的。

春秋是华夏的思想大启蒙时期,各种学术流派不断涌现,百家争鸣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

至战国时逐渐形成了几个主要流派,其中一些还被当时的诸雄国所推崇采纳,比如秦国赖以强盛和统一天下的法家,以及鲁国一直信奉的儒家。

这些思想流派各有其纲领和侧重,其中最适合乱世的就是法家、兵家和纵横这三家。

最后,以法家立国的秦国统一了天下,法家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最为兴盛的学派,也就是世人常说的官学。

而在秦国崛起和统一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兵家和纵横家也同样十分兴盛。

但那时这三派学说甚至很多其他学派之间的泾渭其实并不不十分分明,很多有名有姓的杰出人物都是集各派之大成者。

比如吴起、乐毅等人就既是兵家也是法家;张仪、苏秦虽然以纵横家闻名于世,却也同时兼修法家。

还有一些学派存在着某种传承关系。

比如儒家的孔子就曾向道家的老子求学问道。

一些学派还衍生出了不同的分支。

比如法家就分为法、术、势三派;道家则衍生出了以黄老学派为主流的诸多分支。

更有一些学派本就是融合众家之后的产物。

比如神秘的阴阳家就是融合了道家、儒家、兵家,甚至墨家等多种思想的产物。

秦统一六国后原本延续了法家的治国思路。但那时候的法家治国措施更像是一种战时法治,统一前好用,却并不太适合结束了五百年战乱的治世。不但东方六国的百姓难以接受,就连在其下生活了一百多年的老秦人慢慢的也觉得不堪重负。

这才有了始皇帝死后的天下大乱。

继皇帝位的二世扶苏性格宽厚,从小就被当做继承人培养的他很早就意识到了历代先皇的治国策略并不适合统一后的天下,需要有所改变。

但历来学术之争的惨烈和血腥丝毫也不比战场厮杀差,因为这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争。

打个比方。

秦国总共有十个官位。原本这十个全都是法家弟子在做,现在突然要让出五个,法家能乐意?

丞相李斯就连同为法家的韩非都容不下,非要搞死不可,更何况是其他学说?

李斯其实只是一个代表,真正的阻碍是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或者说是阶层。

比如秦国本来就有一百个法家学子苦学多年在等着做官。本来那十个官位都是他们的,突然有人告诉他们,你们能等的只剩五个了,另外五个得给研习其他学说的学子。这些人能干吗?

别说法家不干,其他学说也未必乐意。凭啥我们只能去做法家挑剩下的官?

还有一个问题。

国家一共十个官位,法家五个、道家一个、儒家一个、名家一个、墨家一个、杂家一个,那朝政到底听谁的?

谁不想当老大?谁不想像当年的商鞅一样痛快淋漓的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那时候的读书人可不像后世那样没有节操,甚至可以说节操那是高的有点太过清高了!为了理想,性命什么的压根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当年商鞅为了实现政治抱负连命都可以不要,由此可见那时候的各家在这一点上的执念有多强烈。

于是,一方面法家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让其他学说进入朝堂,其他学说也不愿意给法家做跟班,最后的结果就是秦国依然法家独大。

在这个过程中,各学派的表现不尽相同。

如杂家、农家、纵横家这种原本在秦国就有根基的没太大反应,总之他们的所长也不在治国策略上;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也不怎么争;儒家的态度就是不合作,他们在政治上的独占心理甚至比法家还要更强。

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墨家了,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早在统一之前就和血腥征伐的秦国翻了脸,而信仰坚定且组织严密的他们也同样被任何一国的统治者所不喜甚至忌惮。

其实始皇帝当年也做了二世扶苏同样的努力,统一之初就尝试着引入其他学说来改良法家。儿子都能看出的问题,千古一帝又怎么会意识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