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舟吸着气,呼着气,他转过头,再次看向正在从长盒中拿出新球的裁判:“你好,先生,可以再给一个球了吗?”
裁判将球扔给了苏舟,然后同时举起了双手,示意两人先对这个球进行“检验”。
在乒乓球的比赛中,如果球员在比赛中途将球打飞到场外,或者是在比赛中途将乒乓球活活打烂,在这两种情况下,裁判便会从一同带入场内的纸质长盒中,取出一个不曾使用过的新的乒乓球来供球员们使用,而比赛将会因此被暂时打断,因为球员们必须再度进行短暂的“练球”,以适应、确保这一个新球并没有什么问题。
比赛开始前的对练热身,不仅仅是为了让球员们更加充分的
舒展身体,也是为了确保即将被使用的乒乓球毫无问题。
一旁,裁判将记分牌翻了一页,比分从卢卡斯1:0变成了卢卡斯2:0,而苏舟则与卢卡斯站在了各自的正手位,再度开始了短暂的练球活动。
之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热身,现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验球。
趁着场中的两名球员在进行正手、反手、侧身位的对打练习的功夫,各国的解说也在对目前的局面进行着各具特色的分析总结,当然也有的解说在不太正经的进行着各种调侃。
德国解说永远是最正经的那个,他简略的回顾了之前的局面,不去追究原因,只是保守的做出了“卢卡斯·约恩应该是找回状态了”的判断,继而对这个………不算太常见的飞到了场地外的击球做出了评价:“中国苏向来是一名非常会‘适应对手’的大心脏球员,如果你是他的球迷、或者是看了他的每一场比赛,你不难发现,中国人是那种会在比赛进行时飞速进步的球员——所以,请不要觉得这一个高飞炮太过可笑。”
这时,德国频道的直播频道里,正好重播起苏舟将球一板打飞,然后双眼失神的注视着那道划破长空的白色弧线,眼神呆滞的一幕。
中国男孩的满脸满眼都是:不不不不不,你别这样,你不能这么对我,这种高炮太匪夷所思了,这怎么可能是我打的,这个世界不能这么对我。
……于是德国解说自己先禁不住的笑了。
“好吧,当然我们都可以笑,我只是想说,凡是自己打过乒乓球的人都知道,在对某一类型的球——无论是搓球、拉球还是发球——完全束手无策、直接接不到球,或者是完全不可控的将球击飞、接球下网时,大多数的球员,哪怕是职业球员,通常也需要至少三球的适应期,但是如果你去回看一下中国苏的所有比赛,中国苏的适应期向来很短,他的接球适应期无疑是同龄球员中最短的一个,甚至不逊色于很多经验丰富的老牌球员。”
“中国苏在接第一球时,还是完全彻底的‘直
接无法接到球’,这一幕,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但是在接第二球时,他的球拍就碰到了卢卡斯的弧圈球,即使这一个接球被打飞了,中国人至少还是碰到了球的,只是他的接球点出现了一些误差:通过慢镜头的回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球被球拍边缘的木板所击中,这个位置,乒乓球不被打飞才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直播屏幕中,练球时间结束了,两位参赛球员一起向裁判点头,示意比赛可以再度开始,于是德国解说不再多言,总结道:“将这一球高高打飞的根本原因是他的判断仍然存在误差,即使中国苏所需要的适应期再短,他也不可能在卢卡斯·约恩的一个弧圈球之后就立马适应,他还需要更多的‘样本’来让他的判断变的足够精准,所以,我是想说——”
“……即使想笑,也还是应该夸夸他的。”远方,德国慕尼黑,正好是德国国家队结束训练后的休息时间,作为休战西班牙公开赛的一员,奥古斯特正在通过平板观看这一场正在进行的比赛。
男人的脸上是笑着的,忍俊不禁的那种笑。
他看着多半是导播故意的、反复重播的那一幕,说出了和德国解说一模一样的话。
嗯,还是应该夸夸他的。
这么想着,他拿出手机,翻出苏舟的messenger,觉得还是应该发一条消息去鼓励一下他,尤其是在这种很多人都在笑的时候。
于是奥古大大就“啪嗒啪嗒”的打字了。
奥古斯特:【那一球高炮打的很好。】
奥古斯特短暂的迟疑了一秒,思考是不是应该把“高炮”两个字给删掉,但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觉得这种极富双关意味的夸奖更有价值。
于是他就这样按下了发送,想着苏舟在比赛结束后、看到这条消息时可能会有的反应——比如愣神后鼓起脸,然后开始不满的嘟囔——之类的,不禁就觉得……
嗯,更好笑了。
场内,在短暂的练球中,苏舟把所有的无用情绪全部甩到了脑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