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华门附近, 陆雨昭找到那家黄婆婆夹子店。
是一家小食铺,没有座位,只有当街的长食台, 台上一口油锅,一个揉面案板, 一个擀面杖。案板上正盖着薄薄白布,布里是一团喧软的、已经醒好的面团。油锅三分之一处是铁丝网, 应当是沥油的地方。铁丝网沿搁着一个笊篱, 网子上, 有正捞上来油炸好的诸色夹子。
此时正是早晨上值的上班时刻,路上行人不多, 买东西的人自然也不多。
陆雨昭走过去, 食台后站着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婆婆,头发花白, 手脚慢吞吞。
但她前面的客人也愿意等,还笑着和她闲聊, “今日怎是黄婆婆亲自看店啊,大黄呢?”
大黄是黄婆婆的独子, 黄婆婆年事已高,如今大多时候是大黄在自家小食铺忙活。
有时候,大黄九岁的儿子也会来帮忙打下手。街坊邻居为显亲昵, 亲切称他和他儿子一声“大黄”、“小黄”。
嗯,大黄, 小黄……
好像狗狗的小名儿哦,陆雨昭绷住没笑,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实在有点儿不厚道。
黄婆婆倒是很喜欢这两个称呼,大抵这代表一种荣耀, 是她卖了一辈子夹儿的勋章。
她家口口相传的口碑,街坊邻居提起就知晓了,“哦,那个街口卖夹子的大黄小黄?黄婆婆家的。他们我熟呢,去吃他家诸色夹子了没啊?”
黄婆婆慢吞吞将铁丝网上的夹子用油纸包好,递给陆雨昭前面的客人。
她笑眯眯道:“小黄有点发烧,大黄带他去看郎中了。”
客人显然是街坊邻居,关怀了两句,才带着夹子走了。
陆雨昭上前一步,走到食台前,黄婆婆温蔼笑问:“小郎君要吃些什么?”
没有菜单,陆雨昭犯了愁,“我头一回来,不知婆婆家有哪些夹子,您一一说来,我挑一挑。”
黄婆婆笑吟吟点头,“我家夹子可多了,若以形状论,有细馅夹儿,蛾眉夹儿,金铤夹儿。想吃荤的,有江鱼夹子,笋肉夹子
,羊肉夹子,鸡肉夹子;想吃素的,还有莲藕夹儿,胜肉夹儿,茄夹儿,瓠夹儿;想吃肝脏的,也有肝脏夹子。当然什么都不添的油炸面夹儿也可以做的。”
想必夹子又称夹儿,陆雨昭听得口中疯狂分泌唾液,这光报菜名就这么馋人了可怎么行?
陆雨昭转头看向岁微,岁微秒懂,替她解决选择困难症。
“郎君一定想尽量都尝一尝,夹儿个头都不大,可以多点一些。荤的可以这样点,金铤夹儿包笋肉,再来一个江鱼夹子。素的一样都来一个。肝脏吃了味儿大,郎君等会要见人,只有下次再来尝了。”
陆雨昭“嗯”声说好,“便依岁微所言了,你再点一些自己爱吃的。”
岁微点头,要了胜肉夹儿和茄夹儿。
黄婆婆笑弯了眼,“郎君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吃这么多呀?”
陆雨昭不害臊地接茬,“吃不胖而已。我胃口大,没办法嘛。”
黄婆婆笑,掀开案板上盖在面团上的白布,揪出面剂子,有条不紊忙活起来。
陆雨昭不急,悠闲地看着她慢慢做。
她正在揉的面团色泽偏暗,上手有粘性,应当是烫面。烫面顾名思义,是用沸水搅合和的面,这样揉出的面更加喧软。
接着是准备馅料,黄婆婆的手很巧,馅料包填进面剂子里,捏出的夹子形态各异。然后便烧热油锅,一个一个下锅炸了。
最先出锅的是金铤夹儿,包的笋肉,也是笋肉夹儿。
陆雨昭接过,还烫着,她捏着油纸嘶了一口气。
这金铤夹子便如国朝的金锭子,金灿灿的,胖乎乎的,都舍不得吃。当然这只是客套话,陆雨昭嗷呜一口下去,肉是肥瘦相间的猪肉,肥油化为油脂,浸润得外皮的面夹儿酥香。笋子是冬笋,切粒,鲜嫩弹软,很好解了腻。
笋肉夹儿,吃起来真是大满足。
接着,莲藕夹子和茄夹儿也好了,陆雨昭忙不迭拿走。
这两个素馅儿夹儿圆圆的,油饼形状,一口下去,的确油酥掉渣。莲藕夹子里莲藕切丁,加醋和花
椒炒过,是酸辣藕丁的馅料;茄夹儿里是切成丝的茄丝,加了蒜泥,简直是绝配。
后世也有藕盒和茄盒,不过是裹着面糊炸的,味道极好。倒不曾想作为馅料包裹进油饼里,也是好吃的。
剩下的江鱼夹子、胜肉夹儿和瓠夹儿都热腾腾出锅了,做成了大一点的大酥饺形状,皮稍微薄一些,大抵便是蛾眉形的夹儿了。
适时,岁微很贴心买了雪泡豆儿水回来,怕陆雨昭吃干了噎了,给她解腻。
陆雨昭指了指铁丝网夹上,还未包好的胜肉夹儿和茄夹儿,“你的,快趁热吃。”
话罢,陆雨昭喝了半碗雪泡豆儿水,非常清甜冰爽,绿豆汤的味道。她不由朝岁微竖起了大拇指。
这时清了口,拿起江鱼夹子咬了一口,鱼肉打成了泥,加了淀粉,口感细腻绵密。只简单佐盐,已是十足鲜嫩。
鲜美的鱼肉泥,焦脆的酥皮,二者激情地在口齿间碰撞,又奇异交融了。
最后吃瓠夹儿,它和江鱼夹儿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瓠瓜切滚刀块,加盐清炒而已。
这馅料只是清炒的瓠子,却更好衬托了油炸酥皮的面香,而这酥皮亦是衬托了瓠瓜的软趴滑嫩。
陆雨昭觉得黄婆婆实在是个高人,这五花八门的馅料,做家常小菜完全也行,已经非常美味了。
这可能就是将家常味道包进面皮里、再下油锅炸至金黄的终极奥义了吧。
喝两口雪泡豆儿水,陆雨昭就站在黄婆婆夹子的小食铺门口,一边炸一边吃,吃的畅快淋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