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2章 红煨肉与虾燥棋子面【2 / 2】

沈知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她歆羡而仰慕的一类人。

文允之一直活在阿姐的庇护之下,嫁人生子,生

活逐渐安稳富足,都是倚靠的文是兮。

她最喜欢和最在乎永远是阿姐,如阿姐这样的人,她自然生了欢喜和亲近之意。

陆雨昭不知道姐控文允之心里的弯弯绕绕,笑着挨着文是兮坐下,玩笑问文允之,“你阿姐是不是在背后说我坏话啊?”

文是兮淡笑,“哪有的事。”

文允之忙不迭摆手,“没有,没有,你误会阿姐了。”

“欸,我知道,我知道,开个玩笑而已啦。”见文允之把她的话当了真,陆雨昭笑眯眯解释。

她干脆转了话题,“你们吃的什么呀?”

文是兮叫来一个年轻后生,“说来巧得很,你们要找的人来了,我原本先要同她商量一番的。既然她来了你们店,是你们的缘分。她帮不帮忙,就看你们店自己的本事了。”

那后生一身书生气,像个读书人,倒不像做生意开食店的老板。

陆雨昭打量着他,正乱七八糟地想着,那人瞧向陆雨昭,感激不尽地说:“郎君请务必尝尝我们店的棋子面,帮帮忙!”

话毕,那人就风风火火地跑去后厨忙活了。

陆雨昭一头雾水。

直到这年轻后生端着托盘,一对老夫妻跟着他从后厨慢吞吞走出来。

老夫妻,新铺面……

陆雨昭低头看了看崭新的方木桌,又环顾四下无人的空店面,倏地想到孙十三娘的话。她慢慢领悟过来,要她帮的忙是个什么忙了……

“这是虾燥棋子面。”年轻后生将两碗面棋子一一端上桌,“这是水龙棋子。”

陆雨昭微微点头,看向桌上的两碗棋子面。

都是揪的菱形面片,方粒状,果般似方棋子。面汤清爽透亮,浮着绿莹莹的葱花。

第一碗虾燥棋子面,浇头便是所谓“虾燥”,用新鲜虾仁丁、和小河虾混合炒制而成的虾臊子,光闻起来就鲜香无比。

文是兮递来瓷勺,“吃棋子面用羹勺吃,筷子捞不到。”

陆雨昭接过勺子,棋子形状的面片连着虾臊子捞起满满一大勺尝了尝。

嚯,这面片竟不是想

象的软烂口感,吃起来韧而不烂,挺有嚼头。那种嚼劲有一种不拘一格的粗糙感,应当是面粉里加了粗粮的缘故。

面片儿裹着面汤,鲜美无比,接着就又吃到了虾仁粒的滑嫩弹牙,和脆脆的小虾。对,就是裹了薄薄面衣经过了油炸的小河虾,连壳带细细虾须子都炸得清脆金黄,香酥无比。

这一碗虾燥棋子面,吃起来毫不费功夫。

她吃了两口,放下瓷勺点了点头,“嗯,好吃。”

年轻后生眼睛一亮,“是吗?那太好了!”

陆雨昭问:“这棋子面是如何做的?”

“是我爹娘做的。”年轻后生把那对老夫妻推到陆雨昭的桌子边,“让我爹同你细讲。”

老头儿咳嗽了下,略不自在地出了声:“回郎君,棋子面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只不过是面粉里加了荞麦,抹点香油,按配比揉和而成的。”

加了荞麦,果然有粗粮的独有面香和口感呢。陆雨昭猜对了。

文是兮插话说:“的确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却是救命的干粮。曾经颍州饥荒……我家就是靠这面棋子熬过来的。国朝开国之初,亦有用糜棋子做军粮的先例。”

她顿了顿,笑看陆雨昭,“当年顾将军,便是顾家的祖辈,那个开国名将,用几百万斤的糜棋子备作军粮,足足能吃好几个月……”

陆雨昭愣然,欸,这面棋子能保存这么久的嘛?古代版的方便速食品?

老头儿接着道:“是了,将揉好的面团擀平切成面丁,放上蒸笼蒸熟,接着把蒸熟的面棋子放在簸箕里晾干后,收进麻袋里可以伫藏很久。要吃时拿水煮软,浇上喜欢的浇头就可以了,很是简单方便。”

“糜棋子有些不同,面片儿做好后洒些熟芝麻,放大锅里炒熟以作干粮,再才装好统一送去沙场的。”

陆雨昭被科普了一脸,恍然大悟地不断点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文允之说:“如今河清海晏,日子太平,倒用不着吃这些糜棋子了。”

她朝陆雨昭讲:“陈家的面棋子做得真的地道,颍州开了多年的老字号呢

。因孩子要来国子监读书,便随之来了京,开了这家店,却无人问津……陆娘、嗯郎君若是觉得味道好,可否在册子上评评这家店,不用尽说好话,如实写便好了……”

末了,那年轻后生接话,“我们付钱的,郎君只管写,我家面店盈亏自负。”

陆雨昭眨了眨眼,终于把这事情始末了解清楚了。

原来是文家姐妹的老乡,老夫妻随孩子来汴京后,除却孩子在国子监的生活费和学费后,用剩下的全部盘缠盘下了这家店,但开业一月有余,生意惨淡,一直亏损中。

因缘际会之下,文允之来文家书肆找阿姐时,在大相国寺附近无意间认出了老乡,便想帮帮忙,于是出了这个主意。

她今天带阿姐来这家棋子面店,便是打算找文是兮做中间人,见一见食评集背后的笔者陆雨昭,有偿写探店测评的事。

结果今日在这里碰巧遇见了陆雨昭。

文允之满怀期待地推了推另一碗面,对陆雨昭说:“郎君再尝尝这水龙棋子,是本店的招牌呢!”

作者有话要说:  红煨肉的做法参考了《随园食单》

“轻着火,慢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出自网络,原出处应该是苏东坡的《猪肉颂》?

原诗如下:“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其实此时有东坡肉了,和红烧肉差不多。但是此文架空宋,为了不出现任何真实的历史人物,没有写东坡肉。

-

三次元忙昏头了,这两天乱七八糟的事实在太多了,非常抱歉。

明后两天照常更新,我尽量抽空多写一点,把前两天的补上来。(顺便修下文,主捉虫,大家不用特意回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