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化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渤海郡王看向李承瑾, “你长姐听闻郡主昨夜未回府,总是惦念不已,嘱咐我来节度府时问一问,不曾想还真遇见郡主。这是怎么着了?”
不等李承瑾回答, 归晚便答:“让长姐和郡王惦念, 归晚很是歉意。昨夜人多,一不小心扭伤了脚踝。休息一晚, 现下已经好了大些了, 让大家跟着操心了。”她脸上露出几分歉意。
渤海郡王看了眼李承瑾, 笑道:“旁人都还好, 就是让承瑾一人受累了。”
归晚越发不好意思的低了头, 从昨夜到今天,李承瑾耽误不少时间陪在自己身边, 想是耽误了他的正事, 她嘴上虽然不说, 然心里是清楚的。因着这份感动, 归晚连李承瑾当夜对三表哥把剑相向之事,在不知不觉中已避免提及。她在心里想, 也许自己确实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没有体谅到他的身份和感受,才招致了他的愤怒。
至于三哥对她的关心,委实也是好意。三哥本不该受那冷剑的威胁,不管如何三哥是受了委屈的。可若此时开口,让李承瑾去向三哥致歉, 恐怕比较难吧。
她虽然年幼,可有些事却也并非糊涂。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三哥与李承瑾关系如此冰封,实乃与自己是有莫大关系的。
宋归晚早已在心头把三人的关系捋了个遍,若说未嫁时,她对三哥确实有过好感和仰慕,然嫁给李承瑾后,已经把那份青涩的好感收拢在心底,也在不知不觉中对李承瑾有了爱慕之心。李承瑾与三哥不同的,他成熟稳健却又杀伐决断,霸道冷脸,私下里却也会对她温柔体贴。
再回想遇见三哥时的那份激动,更多的是久别重逢的亲情,再回首,才发觉曾经的好感已经变成了对兄长的孺慕之情。
宋归晚想,找个时机再见三哥一面,把过去揭过去,也希望李承瑾与三哥和好,解除误会。
这时那渤海郡王道:“听闻上元夜不太平,有几家女眷皆受了惊吓,卫军还捉了几个浑水摸鱼的人牙子,庆幸没有人失踪。”
归晚不由地咋舌,看来昨夜发生的事不少啊。难怪李承瑾那么兴师动众的找自己,于此又悄然看向李承瑾。
李承瑾听了渤海郡王的话,眉头却微微一拧,今日这“姐夫”的话着实有些多。余光里感受到归晚投过来的眼神,他微微侧脸,迎上了她的目光,目露温和,显然是对她的安抚之意。
渤海郡王自是尽收眼底,闲闲道:“对了,今日那南梁使者称病未到,却又着本郡王打听郡主的事情。”
归晚一听,便急问:“三哥他、他病了?!”
李承瑾的脸倏地暗了下来,“他虽一介书生,却也沙场历练过,岂会轻易病倒?!”目光又不满的看向渤海郡王,“郡王可还有要事?”
言下,李承瑾对渤海郡王的多嘴有些不满。
渤海郡王道:“小王确实还有要事与节度使相商,不过,看样子承瑾分不开身——”
归晚便道,“咳咳,我不过是遛园子路过而已,这就回去,郡王与使君有事,继续便可。”说着唤了鸣翠前来。
李承瑾终究是不放心归晚,与渤海郡王商定后,便先推了归晚回走。归晚心里愧疚不想耽误他时间,连声道:“真的不用了,我一个人与鸣翠逛逛还有趣,使君在这儿,反而搅了兴致。”
李承瑾面色一沉,显然对这话不喜,目光看向旁边的鸣翠,鸣翠正假装仰着脸看书上的喜鹊窝,想到鸣翠素来见他有几分惧怕,李承瑾便也接受了归晚的说法。
李承瑾见离住所不远了,便道:“今日瞧着日头并不多好,早些回屋里歇着吧。”又安排了暗卫小厮远远跟着。
转过弯去,便经过一片假山竹林,视野变得狭窄起来。这假山一重皆一重,似乎还用了南地的钟乳石搭建而成,归晚不由地多看了几眼,鸣翠自然而然的将车速降慢。
“停一停。”
只听自家郡主忽然吩咐。
鸣翠只得停了下来,有些不解的看向郡主,这假山有什么可看的?别说相府,就是晋阳府的假山庭院也是司空见惯啊。
却见自家郡主,歪着脑袋,探着身子似是发现了什么。
鸣翠这才皱着眉头去看那假山,在那假山与竹林间,好似有个藏着个人,不由地大惊,她喝道:“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