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千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清远跟张父开始交谈,“老伯,你们这靠海啊,收成怎么样啊?”
“我们这边不靠海,倒是离得近,附近有有两条大河,是辽河和大辽河。收成不好啊,之前还能有点,现在旱灾能活着就不错了。”
张父说完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但是儿子给他们打工,他只好停下手里的活开口。
林清远知道了这地方就是辽河和大辽河的入海交汇处,至于收成林清远是真的没有办法。
他本科不是农大的,实在是搞不清楚这些,只能搞搞肥料。
也只能把这些情况都记录在案,看那些人能够解决这些土地问题。
等老农回来了,“这儿的人大多都是种稻米,也有高粱和麦子。麦子是春天种,冬天和夏天开始种水稻。”
秋天就开始收获,听老农说完,林清远就算不知道别的,也知道这土地肥力不够埃
照这么种下去,肯定会一年比一年收成少。他问了张父,“你们之前一直是一年种两回,没有一回的时候吗?”
张父说在他记忆中,小时候都是种一回就能吃饱。再后来,就得种两回了。因为全家人都开始吃不饱,他们没有办法,知道土地肥力不够,但还是得种两回。
明初的时候,百废待兴。张父爷爷那辈的时候可以根据老天爷吃饭,大多都能吃得饱。
到了现在张父这,不仅得看老天爷,还得看田税,导致现在越来越吃不饱。
林清远无奈,继续往东走了走就回去了。
他坐在书桌前,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就算做成了肥料又能怎么样,那些人依旧能以更高的税收来绑架农民。
那他和朱佑樘以及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干什么呢,做无用功吗。他们的理想就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他是为了这些才走到这里来的,这些都成为实现理想的一步而已,不能被打倒。
林清远收拾好心情,整理好这半月的采风日志,汇总在一个章节里面,这一章专门讲的是山东省的土地。
里面有各个地方的土壤情况,土地肥力,以及种植作物,还有耕种习惯,最后附上了收成表单。
一章代表一个行政区划,一节是其中的州县,再往下就是具体土地情况,也就是上述说的。
林清远第一章选择了顺天府,因为是直辖府,离得近,作为了第一个考察对象。
现在写的是山东省,林清远整理完成之后,开始琢磨肥料起来。
以后的肥料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钾肥、复合肥。
林清远主要做的就是最容易的一种,也就是氮肥。
现在的肥料,出身于齐民要术。就是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然后浇在土地上,非常简单和粗暴。
林清远做不出像以后那种,只能在现有的品种上改良。
氮肥制成需要三到六个月,短时间内是做不了了,只能把方法告诉张元,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再寄信给他。
现在只能试试钾肥,看看会不会成功。
土法制肥也要一起跟进,林清远等到明天早上就叫人问如今大多人用的的制肥法,然后再结合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