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93章 出题人【3 / 5】

今夜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往年科举虽然热度也大,却是远不如今年的,从年前坊间便都是在讨论这件事的,也有上头提过一句的联名上书之事的缘故。

有进京赶考的学子和京中的酸腐们一拍即合,觉得朝中这道政令简直是贻笑大方,还有过诸如联名上书抵制的,还说要搞什么游行的。

皇帝未尝不知道下达这道政令会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而他之所以推行,有两点原因:

他确实如同周承弋所想的,从他的各个笔名的作品里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而实现这个可能靠目前的朝廷是不行的,破而后立,有周承弋的《女尊之国》和《琉璃玉骨》掀屋顶,他便可以借此开窗户,这是其一。

而其二,皇帝是在认真考虑周承弋当初提议的让绿妩上位的可能性,虽然当时对绿妩还处于半怀疑阶段,并没有就此确定下来,出于他本身的性格,已经开始在为这个可能的选择铺路。

他既然敢下达这样的政令,自然就已经做好了应对问题的准备。

等到赶考的学子差不多都进京了之后,他才出手开始整肃这种行为。

其实也并没有做出什么暴力镇压之事,他只是直接分出三千羽林军,叫他们拿着那种可以聚声扩音的喇叭,天天在长安街头喊周承弋的那句经典嘲讽,“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考不赢女人吧?”

三五个数喊一次,这句嘲讽的话在长安城整整回荡了月余,无论他们拿出什么话来说,回应的都是这句。

最后气不过的学子们在那特意被皇帝留出来的一个月间发奋图强,长安书坊出的什么《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科举全解》、《科举历年真题》、《新科改·六门考试模拟题册六十四卷》等等,几乎是全部售空。

赵家楼的记者特意提前半个时辰就蹲守在太学外面,便是为了第一时间采访各个

代表人物。

比如反对女子科举派的黎杰芎直接大言不惭的说要占一甲的席位,并放言:“女子若真的想证明自己,安可只考一进士?不若直取状元榜眼探花,到那时,黎某自当为今日言行付出代价,任凭姑娘们处置。”

周承弋借他的采访本翻阅了一番,也真是巧了,黎杰芎之后正是余映,记者特意将这番话说了之后,余映只神色淡然的回了一句,“且看好便是。”

“观雪居士神情静然”的形容是记者写的,淡然后接下的那句话,却是隔着一张纸仿佛都能看到余映挺直的背脊,自信傲然的步伐。

这记者采访了很多人,便连负责科举考试的礼部官员在上面也有记录,周承弋倒真是有些佩服他了。

不过……

“怎么没有房观彦?”他状似不经意的问道,“他可是丞相之子,又是唐公之徒,十岁便名冠京都,年仅二十余岁,其字画便叫人以金求之,还是理藩院板上钉钉的使臣,是状元的有力争夺人选……竟然没有采访他?”

记者听的一愣一愣的,好半晌才理出一点头绪,不无震惊的道,“这房观彦莫非便是唐子固?”

原来世人皆以为子固姓唐竟然是真的,周承弋纠正了一句,“他姓房。”

记者却根本不在意,只觉得惊喜万分,“他竟然来参加科举了!”

“可不是,先前那羽林军拿着满大街询问的画像还出自他手呢。”周承弋说了一句。

记者心念一动,这事情他知道,当时还特意写了一篇报道打算发在《每日新闻》上,结果被压了下去,他不服找上编纂要说法,没想到便被带去见了房丞相,而那位正是赵家楼的总编纂。

他没有记错的话,那画像上画的是当朝太子,鸿蒙教的事情未有报道,他却因为关注而隐约猜测到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