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322章 三二一【3 / 4】

轻微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胸前,略有出神地说:“我最初起疑,是阮田遭这一场酷刑,寻常衙门里问话,断然不用这种手段,拶指就是极限了。要上重刑,以重石断手断脚……”

“这现在几乎也都不用,就是打板子,真到了衙门里,许多人为了免于刑罚,少受点罪,往往还没挨板子就已经吐干净了。寻常小民,根本不是话本里写那样,除非有天大的冤屈,一般能使钱的使钱,不能的就认罚,可以少挨点打。但一般也就是板子、藤条,马鞭都用得很少。”舒原道。

“嗯,阮田找了陈虎到自己单独住的家里,很快,陈虎就找了吴新,聚众围攻韦狄的军营。事情清楚明白,我让乡民揭发,也不是要听这件事,而是想知道还有没有旁的冤屈。结果因为祝牛耳倒台,许多人都来瞧热闹,真告状的一半是告祝牛耳到了当地后,强占民田民宅,另外一半是死了的矿民家里人。在这之前,我曾让崔集带着,到一部分矿民家里走访,大伙儿畏于祝牛耳的财势,不敢多说。”沈书看舒原做了个手势,当即收声。

舒原埋头喝了一口茶,抿唇道:“祝牛耳已经往这些家里送过钱了?”

“原来既有克扣工钱,死难者家里自然也没收到几个钱,是在我入手查之后,才又往各家送了点钱。”

“嗯。”舒原无奈道,“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过日子,一般钱给够了,就能摆平。看来这个祝牛耳也是个短视的人。”

“对,要是原本就处置妥当,没人到矿上闹,估计我也一两天就回来了。”沈书也是无意,这趟下去本只是因为纪逐鸢换防,到矿场去走一转,当游山玩水了。谁知牵出这么多事,令人头疼。

沈书继续说:“阮田被刑讯的手段,林放的家仆办不到,后来我审问此人,他也说不清楚审问阮田的过程,记不清阮田身上受了哪些伤。这正说明,审他的不是林放的家仆。既然假托林放家仆的名义,林放所有事情又唯祝牛耳是瞻,祝牛耳与林放应该都知道阮田是谁审问的。这两个人贪生怕死,一顿棍子下去,哭爹喊娘的。”

“全招了?”

沈书看着舒原的眼睛,点了一下

头,道:“证词我已呈到国公府,没法给你看了。我与他们面对面时,觉得供述都属实。回来之后再问郑四,基本可以确定,祝牛耳和林放这两个人,确实是久在各地开挖私矿,但人不是自己找上门的,是有人把祝牛耳介绍给郑武,郑武是郑四的弟弟,这么搭上来。这两个人,向来也是胆大,朝廷不让开挖私矿,但屡禁不止,在这上头两人也是发了财的,祝牛耳带的林放,林放有一门手艺,就是懂铸钱。后来祝牛耳因为不满红巾军掣肘,便一直蠢蠢欲动,挑动红巾军与矿民的矛盾,一方面出手大方,贿赂我们派去的将领,唯有韦狄在当地时间最短,没有上他的船。”

舒原安静地听,不时点一下头。

沈书径自说下去:“韦狄是个有数的人,他想保李却虞,到后来不得不安抚人心,也认了李却虞这颗人头难保。祝牛耳不是没给韦狄送过礼,但贵重的韦狄都没收,于是祝牛耳试探地送了一个美人给他,韦狄听说轿子里是个女的,看也没看一眼,就叫祝牛耳的人完璧归赵去了。”

“那他不错。”舒原道,“他们招没招是谁审的阮田?”

沈书摇头道:“奇怪的就在这里,他们说不知道,阮田是被祝牛耳派人抓走,在林放的家里受审,他们两个不会不知道是谁审的。祝牛耳说,他手下的人献策,说可以让他脱罪,只要把所有事情都让阮田顶下来就是。于是这件事交给出主意的人去办了,林放只是给了个房间,祝牛耳则压根没有插手,直到拿到阮田的证词,他看到阮田自己也吓死了,我审他的时候,他回忆当时,险些尿出来。我就说你要是不如实招来,我也如法炮制。祝牛耳被这么一吓,本来也挨了一顿,什么都说了,他那个手下,压根就不在祝家了,问管家,管家说没这个人。祝牛耳的家中,人口繁杂,据韦狄说,他是收了不少矿民的亲戚在家里做事。但再乱,总有本名册可以照着发钱吧。结果把所有人叫出来,人数也点了,让祝牛耳认,偏没有给他出主意那个。”

舒原:“他自己也不记得此前见没见过这人?”

“光他家里伺候的人前前后后就

有过百,再加矿上那些,他的狗腿比我的都多。你看我这家里才几个人?除了经常在跟前的,他认不全也是情理中事。对了,他小老婆也跑了,当初想送给韦狄来着,结果他一出事便跟人跑了,我还在想是不是审阮田的就是拐走他小妾的人。”沈书说得口干,喝了口水,唏嘘不已,“人太多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月内见过这么多人,尤其是那里人都到祝家来告状那天,来一个凑我跟前看一眼我死了没有,现在想起来,大梦一场。”

舒原一哂,没有说话,待沈书冷静了些,方道:“那可以确认,祝牛耳与对阮田施以酷刑的人,并无多大相干?”

“目前看,是这样。我还诈了林放,说祝牛耳什么都招了。林放那厮也是说,是祝牛耳一个手下出的主意,他什么也不知道,手也不是自己家仆动的。然后那家仆也是记不清怎么审的人,总不可能三个人同时都在撒谎,尤其是那家仆。刘青还查到这家仆家里是收了钱的,他既然把命卖了,怎么也会装出个样子来,他确实就是不记得怎么审的阮田,胡说了一大堆,通通都和阮田的伤对不上。”

“韦狄留下来,能靠得住吗?”舒原话锋一转。

沈书想了想,说:“韦狄的为人,他坐镇应该无事。阮田看上去是祝牛耳的人,其实并不是,我查了他二人的书信和账目。至正十三年时,阮田突然有一大笔进账,用白银结的。”

“十一年后,朝廷屡次禁用银,想让大家都用新钞,结果没成。”

沈书点头:“所以银更值钱,阮田拿了这笔钱,与前几个月陆陆续续进账结余一起,把阮家的祖宅翻修一新。你没有亲眼见到,当真气派,虽说比不上御史府,也是江南园林的气象。我见过阮父,说阮田唯一的心愿,便是寄情山水,隐居在家。他也没想要出来做官,他还写诗写点杂剧,确实有些才华。不过写的诗多有自嘲怀才不遇,近几年诗也不写了,一门心思想弄点钱。”

“种点田地毕竟只能糊口,田园生活说起来很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向天要饭吃,也不是人人都能安贫乐道过得下去。看别人的日子是

最美,置身其中是不是那么个滋味却不好说。”舒原给沈书倒了一碗茶,思索片刻,朝沈书问,“那便是至正十三年的这笔钱有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