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浅夏露出了一丝担忧,开口道:
“确实,他们住在工棚里,而且工地的饭菜很难吃,一般到了晚上就会饿。”
林浩听到这话,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个商机,晚上?挨饿?
林浩不禁面露喜色,兴奋的喊道:
“太好了吧!”
“啊?这还好啊?”
浅夏瞬间懵了,她不知道林浩听到爸爸挨饿会那么高兴。
“啊,不是,我是告诉你我如果能让你爸爸不再挨饿,你会不会高兴。”
“那当然了。”
随后林浩迅速跟浅夏解释了自己的计划,便匆匆告别,骑着摩托车飞快而去。
站在门口的浅夏看着林浩远去的背影,赞叹道,真是个做生意的鬼才,没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竟然让他发现了商机。
不过自己也很高兴,自己既帮助了林浩,也让自己的爸爸能在晚上尽量不挨饿。
下午五点,李秋再次来到了林浩家的院子里。
李秋一脸不悦,自己在家里正在学习艺术,林浩直接猛敲他家的门。
李秋本以为是自己的父母回来了,瞬间硬件软化,心里不禁担心道,这不会留下什么病吧!
“秋儿,想啥呢?抓紧来帮忙搬到车上!”
林浩瞬间从厨房里拿出了一整袋大米,还有一些蔬菜,猪肉。
“浩哥,你干啥啊?这是要去送温暖吗?”
李秋不明所以,边说道边帮林浩搬上车。
“哥继续带你去发财。”
林浩将最后一点蔬菜搬上三轮车后,擦了擦汗,乐呵呵的对李秋说道。
一个小时后,当地的一个工地旁,林浩已经摆好了摊位,还特意去购买了塑料饭盒。
在那些年,华海市的建设如火如荼,不少人不远千里来到华海市加入了农工大队。
农民工大多是外地人,不舍得租房,只能在工地一旁的工棚中居住,浅夏的爸爸虽然是本市人,但也路途遥远,因此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一般都会在工棚居住。
一些大老爷们自发地买了做饭工具,但奈何自己并不是很会做饭,只能咸一顿,淡一顿。
林浩前世为了伺候王丽娟,还曾经去特意学了厨艺,即使是半路出家,但做饭的水平也是很高的。
工地的一侧,林浩正在抡起大勺开始了进程。
“浩哥啊,这米怎么淘啊?”
从未做过饭家务活的李秋瞬间犯了愁,看到林浩正在疯狂地抡着着火的锅,自己却在那一点一点的淘米。
林浩摸了摸额头上的汗,随即拿起将炒好的饭菜放进塑料饭盒中。
“少废话,不会淘米,就一点一点地给我捡。”
李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终于淘米淘米成功,不免让李秋自己心里有点小小的骄傲。
李秋总认为赚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谓创业就是跟自己的妈妈一样,坐在办公室里或者躺在家里,钱就源源不断地从四面来。
但自己好像把赚钱想得太简单了,那些动辄几百万的项目,好像离自己太远了。
佩服林浩的脚踏实地,一点面子都不要,骑着个三轮车就敢满世界走,但林浩却告诉他这样一句话:
先当孙子后当爷,现在拿面子换钱,以后拿钱买面子!
“李秋,多少份盒饭了?”
李秋抬起头,数了数几乎堆成小山的饭盒,竟然有足足150份。
“浩哥,150多多份了。”
林浩听罢,便放下了铲子,炒了两个小时,早已经让两人筋疲力尽,虚脱的坐在凳子上缓了缓。
“李秋,这些盒饭本钱2块钱,卖6块你感觉怎么样?”
直接躺在地上的李秋模糊不清的回应道。
“好,怎么都行,我听你的。”
另一边,民工开始陆续下班,看到了一个摊位,随即一窝蜂的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