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鹤郎过去就是个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穷书生,还是那种在寒窗苦读上一窍不通,没什么天分的穷书生,或者说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没有天赋,连和旁人沟通都一度成为了困难。长相又很普通,家境还特别贫寒。
父母早早的就去了,鹤郎唯一还算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画人。
以一种很难被现在主流书画艺术所接受的真实笔触,尽可能的还原当事人的长相或者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但这样的复刻,却被一些人批评为毫无艺术感,不重留白,难成大器。一直在遇到池宁之前,鹤郎都过着能在街头赚些小钱维系生活,却又随时有可能饿死的孤独生活。他自己倒也算是自得其乐,说不定饿死之后还能成个什么家。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幅画什么时候最值钱?画它的人死了之后。
不过,命运还是让鹤郎遇到了池宁。池宁这人收儿子从来是没什么条件的,如果一定要给一个选择标准,那就是他乐意,或者是有利可图。
池宁把鹤郎的画,通过自己的师父张精忠,献给了天和帝。天和帝是个一刻也坐不住的皇帝,向往自由,向往外面的世界。也因此,一如池宁所料,鹤郎对南方家乡无比真实的绘画,让天和帝看后惊为天人,将其破格录入了画院。
池宁也因为举荐有功,而在天和帝面前正式挂上了名号。
然后,池宁就和鹤郎没什么太多交集了。池宁这人养儿子,是真的很粗糙的那种散养,有用了才能想起来,没用了……就全靠彼此的运气和老天的缘分了。
鹤郎倒是很满意,对于他来说,他入了画院之后简直是神仙日子,每天再不需要为纸笔粮油而发愁,只需要画画,就可以让所有人开心。他不是画院里最出众的,也不是画院最没落的,就这么一直平平淡淡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管上面有没有布置任务,他都喜欢画画。
对于自己的干爹池宁,鹤郎没有所求,也没有忘记。每年三节两寿的,鹤郎都一定会送上一副自己颇为满意的作品。
然后就仅此而已了。
父子之交淡如水,旁人几乎很少能够知道他俩还有这么一段关系。池宁出事时,没有连累鹤郎。鹤郎也没有因为池宁被打压去江左养老,而忘记这个干爹,依旧只在节日送画。
如今,因为新帝没有办法离开皇宫,鹤郎这种写实派,看上去毫无特色的宫廷画家,就再一次有了出头之日。
对他们投石问路的考验,便是这一回的月老祠。
在众人专心致志为陛下作画时,鹤郎本来正在专心看景的眼睛,就控制不住的被祝梁所吸引。这个玄衣女侠真的太美了,她坐在二楼窗下的雅座上,嬉笑怒骂活的真实。
那是一种语言所无法形容的鲜活,是人间,是烟火,是鹤郎控制不住想要下笔记录的美不胜收。
然后,一直被人背后嘲笑为傻子的鹤郎,就再一次泛起了傻,放弃了可以的晋升之阶,反而去专注的画起了一个面前摆了一桌子美食,一举一动根本不像个好人家姑娘该有的样子的祝梁。
一笔一划,工细浓艳,极尽荼蘼。
在看清楚鹤郎画的是什么之后,便又有人大声嘲笑了起来:“欸,傻子,你知道我们今天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吗?”
亏他们之前还觉得鹤郎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今一看,傻子果然就是傻子。
鹤郎没有回答,也没有生气,因为他的眼里只剩下了祝梁,以及他眼前的画。没什么文采的他,甚至在下笔的那一刻,就已经对这幅新作品起好了名字——《活色生香》。
冥冥中他甚至有一种这就是他这一年,不,近十年间,最好的创作的预感。
鹤郎不回答,众人也自觉没趣,又重新回到自己的画布上,专心钻研了起来,谁不想让新帝高看自己一眼呢?一朝天子一朝臣,画院不比其他衙门,若不抱紧皇帝的大腿,可是随时有可能要回家自己吃自己的呀。
在鹤郎作画时,池宁一行人也终于到了月老祠。
由于门口的车马实在是太多,池宁等人甚至不得不放弃了乘轿,从街口步行走了过来。若
池宁亮出身份,倒也可以起到一个清街让道的作用,但他神经病的师兄非说这样就失去了微服打探的意义,不需要池宁亮身份。
“???”池宁这辈子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会有人放弃享受的机会。
“走两步累不死你的。”江师兄也像极了蛮不讲理的家长,大多数时候他们是爱孩子的,但有时候他们说的话,又会让你觉得自己怕不是真的从垃圾捡回来的,师兄对师弟老气横秋的说,“你得动一动,知道吗?要不然早晚有天你得瘫在床上。”
池宁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师兄,带着极大的怨念,又碍于有儿子在场,不好直接撒泼打滚耍赖不走,只能找借口:“我腰疼。”
“你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来的腰?”
池宁:“……”
“要不我背您?”孝子贤孙的苏辂倒是挺想给他干爹尽孝的。
“他不需要!惯的越来越没个样子!”江之为对苏辂下了命令,强行拉过池宁,在拥挤的人群里闪转腾挪。
“我想吃糖人。”池宁终于不要坐轿子了,他要吃路边的糖人,一群小孩都围在那里,别的小朋友有的,他也要有。
“你看我像不像个糖人?!”霸道师兄,一秒上线。
师兄弟俩一路就这么吵吵闹闹的走进了月老祠。月老祠的人多到了让人很难看清楚这个地方的全貌,只能看到人人人人人自己人人人人人。
没一会儿,池宁就连着他师兄和儿子一起丢了。
幸好,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不用担心走散了会怎么样。池宁并没有着急找人,反倒是觉得这样更加自由些,愉快的调查起了月老祠中的种种。池宁一路顺着人流走走停停,却始终没有找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最后还花了最抠门的两文钱,认捐了一根红线,准备去传说中的红线树下碰碰运气。
说是认捐的心意,实则就是花钱了。
在正堂旁边的耳房,有个专门用来认捐的地方,队伍排的很长,还有专门的月老祠信徒在管理秩序。
两文钱不多,甚至略显寒酸,是这里的最低价格,连赠送的月老娃娃都得不到的那种。来排队的人几乎很少有选择这个的。当池宁一脸淡定的对负责收钱的小弟子说出两文钱的选择时,不少人难免用异样的眼光打量过来,看池宁周身的衣着打扮,也不像是那等穷到出不起钱的人啊。
有人好心多嘴告诉池宁:“心诚则灵啊,这位小郎君。”
原君嗤笑;【这个‘月老’可真是个好神仙,给钱就能灵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