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弘承对他的关心和体贴,他怎么看不出来,这两年弘承越来越聪慧,懂事,唯一的是对待亲人的态度上,让他满意。
李德全提着一个食盒有了进来。
康熙看到李德全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弘承从李
德全的手上接过来食盒,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打开食盒,从里面端起了绿豆粥,两个凉菜,一碟包子,对着李德全摆了摆手道:“你下去吧,有事情再叫你。”
康熙看着弘承熟悉的动作,叹息道:“最近闽南发生了□□,朕担心事件会扩大,到时候失去了民心,再想要阻止也是来不及。”
最近几年,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富户愈加的富裕,贫困的农户愈加的贫困。
农户贫困是关系国本的事情,尤其是想闽南这样的□□再来个几次,那就要动摇国本了。
弘承笑着摆放好之后,又拿起毛巾放在了水盆里清洗,递给了康熙,让他擦手道:“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不懂,荀子有句话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皇爷爷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应该是比弘承看的更清楚才是。”
弘承不想让他们直接武力平叛,要知道每一个暴民的背后都有可能是走投无路的绝望。
康熙听着弘承的话,陷入了一抹沉思,片刻之后用筷子夹了一个包子咬了一口对着弘承道:“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
弘承对着康熙摇首道:“没有,我怎么可能有呢?”
康熙一眼就看出来了弘承的想法,对着弘承诱哄道:“你明个儿哪里都别去,一早就跟着朕去上朝,要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朕封你做贝勒如何?”
弘承这个年纪,是该参加朝政了,只是他最近滑溜的很,让他抓不住他。
弘承闻言,有些意动,黝黑的眼眸看着康熙问道:“那贝勒的府邸是不是更大一点呢?”
他想要一个大宅子,让康熙给他在外面建个宅子,阿哥府是有点小了。
贝勒府可是不小,这样的话他也算是给舒路准备了房子。
越想弘承的心里越觉得满意,这问题不难解决,派人实地考察一下就知道了。
康熙闻言,喝了一口粥之后点了点头道:“恩,比阿哥府要大了不少的,亭台楼阁还是有的,说不定还有小桥流水。”
弘承有些眼热,只是一想到要是明天上朝了的话,那他就得天天的上朝了,康熙绝对不会这么好心的,就让他上朝一天。
他现在才十
五岁,这弘晖还没有任何的职位呢,他现在去了的话不是招人嫉恨吗?
想到这里,他对着康熙摇首道:“还是算了吧,我虽然眼热那贝勒府的宅子,但是也怕招人嫉恨,你看我阿玛现在的日子多难过啊,前进不得,后退不行的,我还是好好的当我的光头阿哥吧,多少能给我带来快乐。”
康熙闻言,瞪着弘承道:“你怎么就这么的没有出息,阿哥有什么好当的,连个封号都没有,这宫里的那个阿哥不是都挤破了头皮的想要上朝,你倒好,遇到这么好的事情,还想着往外出躲藏,朕这是给你机会知道吗?”
说着正吃着饭的筷子,啪的一声放在了桌子上。
一时间气的有些吹胡子瞪眼。
弘承一看康熙的样子,赶紧的凑了上去,对着康熙迂回的劝说道:“皇爷爷,你别气,好好吃饭,等你吃完饭咱们再说怎么样?”
康熙完全不吃他那一套,就这么的盯着弘承。
弘承见此,不得不妥协道:“行,行,明天我就上朝,还不成吗?您别生气了。”
康熙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才心满意足的伸手拿起扔在桌子上的筷子,继续吃了起来。
弘承有些扶额的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他总
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的简单,怎么好好的劝说吃饭,却成了他入朝堂了呢?
他转头看着在门口有些躲闪的李德全,再看看嘴角上扬的康熙,一瞬间明白了过来。
亏他还担心李德全因为这件事情会被康熙惩罚呢,结果是这两只老狐狸合起伙来算计他呢。
越想他这心里越是不得劲,气鼓鼓的看着康熙。
康熙心情很好,用了膳食之后,对着弘承道:“为了让你知道这事情的发展,你看看这个折子。”
弘承见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没有了挽回的余地,就站起身来,有些不情不愿的伸手接过了折子,打开折子。
他看着折子上面写的事情,一下子觉得更气了,他对着康熙道:“皇爷爷,这事情,您心里早就有了定夺了吧?怎么还问我?”
说着把折子放在了康熙身边的桌子上。
康熙再次打开的了弘承放在桌子上的折子,缓缓的叹息道:“这个事情影响很大,朕一时半会的拿不
定注意,要知道农户租田,给富户田租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是现在富户存粮,农户没有饭吃,加剧了彼此的矛盾。”
康熙说着,拿着手上的折子一下一下的敲打,眼眸中都是担忧。
弘承见康熙这样,犹豫了片刻之后开口道:“皇爷爷就没有想过,早期的时候八旗子弟肆意圈田,他们都是可以不用缴税的,农户贫穷,除了要上交田租,还要缴税,等结束之后,还能剩下多少东西可吃?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农户除了这两点之外,还要额外留下种子等到来年种植。”
说到这里,弘承微微的垂眸道:“皇爷爷难道就没有考虑过,让那些农户把税给免了?征收富户的税收就可以?毕竟农户占据的田地还是少的,富户的田地最多,尤其是那些八旗子弟的田是最多的,要是他们都缴税的话,咱们还差农户的那些粮食吗?到时候农户手里有了余粮,他们还能想着□□那?咱们到时候手里也多了不少的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弘承这个想法来自雍正时期推行的摊丁入亩,和现在的缴公粮。
他在这个的基础上,稍微改造了一点,说白了就是谁的地多,谁的税就高。
只是有地的人都是有钱人,要想让他们出钱的话,恐怕还是有些难度的。
所以这就看康熙的本事了。
康熙看着弘承,眼眸里闪烁着光芒,他微微叹息道:“这件事情,朕之前也想过,可是没办法啊,所有的思想都已经根深蒂固了,八旗子弟不用缴税,秀才身份也可以免税收,这是从前朝就留下来的事情了,咱们能说改就改吗?”
秀才本人的特权还是不少的,免税就是其中的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