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5. 第4集《佛法修学概要》【1 / 2】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页,我们讲到八相成道的第七科:□□相。gaoyawx

佛法的道,分成两种:一种道,是不能解释的,离言说相的,是唯证方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道是不能加以形容的。所有的圣贤,成道以后,他心中的道是没办法表达的。因为语言文字是片段的,你说是这个,你就失去了那个,所以语言文字是有缺陷的。真正的道是“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的确是不能说的。

但是不能说就有问题了,不能说那就不能引导别人了。如果道只有他自己受用,那么这些众生怎么办呢?你得有个楼梯让他上去,所以佛陀必须要施设方便,这在《法华经》说的,“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虽然这个门不是真实相,但是你必须透过这个门,你才能够进入真实相。就好像说我们坐船到彼岸去,船不是彼岸,但是你没有坐船,你怎么到彼岸呢?

有些人说,学习经典,你不要这个文字相。你不要文字相,你怎么觉悟到道呢?这个道就在文字相里面。只有利根人不需要文字相,比方说禅宗。禅宗很少讲话的。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就指这样子,他觉悟啦!你看他指一个一,但是我指一,你也不懂,对不对?我们要用文字,一般人是要文字的。

但是禅宗这种人特殊,所以禅宗只有祖师住世的时候,他是以心□□。只有祖师住世的时候,才有资格用禅宗,因为我懂你也懂,就够了。这是第一个,有祖师住世。第二个,这个弟子跟祖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不要透过文字,几个动作,他就可以把他的道传给你,这种传承不可思议,特例。所以你看禅宗传几次就断了,因为它一定要祖师住世嘛。他要以觉悟的心来印一个觉悟的心,两个人都是觉悟。

但是教下就不一样了。我是个凡夫,但是我讲的话是正确的就可以了。我可以跟大家一起学习,我讲的法是“如是我闻”,佛陀如是宣说,我也如是地学习,而且我也如是地把这个法传下去。你接受这个语言文字,你也可以成就,某种程度你也可以向道迈上一步。所以用语言文字所诠释的道是比较安全的。禅宗是很容易错认消息。因为祖师的话讲得太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很多人解释了,一真法界也是这样,一心真如,这个大家讲得都对。所以佛陀施设方便的时候,主要是用音声。因为娑婆世界习惯用音声来传递观念,所以佛陀必须随顺世间,在六尘当中选择用音声说法,当然佛陀也用身业的威仪来摄受众生。

音声的说法,佛陀讲八段以后,经典做一个总结,“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佛陀经常是只要众生有善根、有得度的因缘,佛陀就宣说真理来觉悟世间的凡夫。佛陀先开方便门,先用音声的道来引导你。就是说,刚开始听闻佛法以后,我们心中也会出现一个道,但这个道是带有语言文字的,没关系,我们再从语言文字去找这个道。但是你慢慢觉悟以后,语言文字自然会脱落,等到你觉悟到那个道时,是没有语言文字的,这时你的道跟心就完全打成一片了。但是过渡过程一定要带语言文字,因为我们的思想要运转,一定要语言文字的带动,叫名言分别。佛陀是用音声来带动他的道,透过音声把他的道,传到我们凡夫的心中,这是口业的说法。

再看下一段的身业。

佛陀在身业显现神通有两个:第一个光明,第二个震动。就是对于这些甚深的义理,佛陀讲完以后,很多众生心中产生疑惑:是这样子吗?佛陀显神通,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透过这种神通的假相,让众生产生敬畏,哎呀,佛陀不可思议!他有这么多的神通力,肯定他说的话一定有道理。有些人一定要经历这种神通的过程,他才能够产生信仰,尤其是外道。你注意看,佛陀度化佛弟子,对比较有善根的,是直接说法。只要是度化外道,佛陀都是先显神通,调伏他的骄慢,然后再说法,因为外道他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什么道都没有,叫作愚痴而已;但是外道叫邪见,更可怕!他心中已经有一个道在里面了,只是这个道是错的。所以佛陀面对外道时,是用光明跟震动来调伏他的骄慢,使令他对佛法产生信仰。这是身业说法的内容。

前面这一段,都在讲佛陀说法的内容,以下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德。

功德当中有四段。第一个,调伏烦恼。这个地方有四句:“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

我们学习世间法,世间也有很多道理,科学、心理学、音乐等等,我们去读大学、硕士,也会学习一些世间的道。但这个世间的道,它都是在相状做比较:你这样做会比较好,这样做比较好听,那样做比较不好听,它分别的活动都是相状。所以世间的知识进入到你心中以后,它不能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你的思想不会改变。你读一辈子世间的书,你的思想什么都没改变,贪瞋痴,你还继续贪瞋痴,就这么回事。

但是佛法不一样。佛法的道只要你听进去,它会产生一个乘,它会运载你,在你心中酝酿,让你离相即一切法,会让你慢慢地从相状里面跑出来。刚开始我们要做的叫作“动魔宫殿”。这个魔不是外面的魔,是你心中的欲望魔。佛陀说我们心中是有魔王的,每一个人心中有魔王。其实我们一般人是做不了主的,大部分人做不了主。就是说,你起烦恼,起一个贪欲、起瞋恚时,你要做什么你一定会去做,你控制不了自己。当然现在没有人刺激你,你心平气和时也就这样一天过一天,但是真正起烦恼时,你不是烦恼的对手。正常人烦恼势力强,正念是薄弱的。

我们刚开始听闻佛法,在闻慧的阶段,我们听闻道理,其实我们也做不到。但是我们做不到跟世间人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可以动摇烦恼,这个很重要,动摇!你明白道理以后,你知道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虽然有时你控制不了自己,造了罪业,但是你有惭愧心,这是关键啊!等到事情过后心平气和时你知道造了罪业,这个惭愧心会破坏那个罪业的力量,就是“动魔宫殿”,它会让我们的烦恼没那么坚固。

所以,我们刚开始知道一个正知见时,我们先动摇魔王的宫殿,摇动一下。虽然魔王还在,但是你的烦恼的势力相对来说没那么粗重了。我们有一种惭愧心,因为我们心中除了烦恼以外,有一道微弱的光明在告诉我们:我做错了。这种觉悟刚开始非常重要!因为你已经开始踩煞车了,你不敢再尽情地造业了,你有惭愧心了。再进一步,你能够从闻慧慢慢地思惟,把佛法的道理更深刻地理解,那就“众魔慑怖,莫不归伏”,你就能够把烦恼慢慢地调伏。

佛法就是:你要改变!记得,只有你自己想要改变才行。生命的改变,没有人强迫你,强迫都没有用。要是说,我告诉你不能做这、不能做那。——你看,你们教育子女,你用强迫通通没有用。他只要有一天离开你,他就做他想做的事情。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他自己觉悟!没有其他的情况。

我们在刚开始时是一种矛盾的状况。刚开始时我们知道了真理,但是我们有烦恼习气,这叫真妄交攻,我们控制不了烦恼。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样不对,慢慢地只要你肯用功,你心中的光明会慢慢地扩大。因为你要知道,邪不胜正。为什么我们短时间修学佛法,能够改造我们无量的生命所留下的习气呢?因为这些是虚妄的,真理是真实的功德,就好像光明能够破除黑暗。我们从来没有听说哪一个黑暗把光明消灭掉了。所以只要你不放弃,你愿意不断地思惟,这时光明就慢慢出现了,你的烦恼就慢慢地调伏下来了。虽然它没有断,但是它相对地轻薄了。

这时你的命运改变了,因为你的思考模式改变了。思考模式改变,以佛法来说就是你已经换了跑道了。我们一念心通十法界。你本来是走上三恶道的跑道,现在走上了人天的跑道,走上了净土的跑道,就是修行上路了,你某种程度能够克制自己的烦恼,已经长时间跟自己作深层的沟通,你用佛法的道理慢慢地说服自己、告诉自己:我们不能够放纵一时的快乐,而招感长时间的痛苦,这个是划不来的。长时间地修学以后,我们就让烦恼魔产生惊怖,产生调伏,这个就是听闻佛法的第一个好处——调伏粗重烦恼。虽然没有断,但是你这个人相对比较寂静,比较能够自我控制了。

第二个,破除邪见。

“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烦恼是比较粗的,邪见是比较微细的。消除邪见有两个次第:

第一个,“掴裂邪网,消灭诸见”。这个“诸见”本来指的是整个九十六种外道所有的邪见,当然外道的邪见主要是无因缘论。生命是没有因缘的,人死如灯灭,这是第一种;第二种邪因缘论,认为有一个大能力的神,他能够主导我们,能够赐给我们幸福,这个就是邪见。这都是心外求法,是比较粗的邪见。

第二个,“散诸尘劳,坏诸欲堑”,这是比较微细的邪见。所有的欲望有一个坑洞,这个“堑”就是坑洞,“尘劳”也是指烦恼。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这个我们上一堂课有稍微讲到,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是调伏烦恼,但是慢慢慢慢在深层的时候,就挑战自我意识了,这是一个生死关。

我们刚开始在修善的时候,是有一个自我。认为“我”来造善业,那么来生也是由“我”来享受这个安乐的果报,刚开始是这样思考的,这叫安乐道。但这个思考是错误的,因为你的心中没有一个“我”。“我”它必须要常一,要主宰,它不能变化,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心变来变去。你看你小时候的理想抱负跟现在不一样了。从一念明了的心来说,现在你的心已经很难找到小时候的心态了,已经没有了。

所以诸法因缘生,因为你不断地蜕变,所以你的心是不断地变化,没有常住的。你光是小时候都不一样了,来生就差更多了。你看你前生是个男人,你是男人的心态;现在变成一个女人,你变成女人的心态,怎么会一样呢?你做转轮圣王时,你是何等地骄慢。你变成一只蚂蚁时,你是何等地自卑,看到人就跑。所以生命的轮回,你的心是变来变去呀!你站在什么位置,你就产生那个心态出来。你哪有一个常一的东西呢?

佛法说,这个心像水流,我们是活在一个动态的世界,其实人生没有现在。你说我现在很快乐,其实你形容的快乐,你是解释上一个念头,你在形容上一个念头。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已经变成过去了,哪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

第一个,它没有不变性,更重要是它没有主宰性。这个是所有大福报的人最大的盲点。因为我们积集善业,我们就有某种的自在力。你说:我生命有主宰性啊,我要买一台电视我就可以去买,我要买一栋房子我就可以买,这个就是我的主宰性啊。诸位!你的主宰性不是从“我”发动出来的,那是你有善业。你把福报享尽你试试看,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了。我们现在有自在力,是因为有善业的支持,但是我们觉得是“我”在支持,这个是错误的知见。你有善业的时候你说了算,但是风水轮流转,你福报享尽了,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生命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没有主宰的东西。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在释放业力,如此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遵守业力的轮回。今生你福报大,没有学佛就开始放逸,放逸了以后,来生福报享尽了,变成住到贫民窟去了;你今生福报差,没关系,你做义工。忏公师父鼓励我们去扫厕所,最好是没有人知道,别人在休息时你偷偷摸摸跑去扫厕所,扫完以后,为善不欲人知,偷偷摸摸跑回来。忏公师父鼓励所有的斋戒学生,利用中午休息时,偷偷跑去扫厕所,这个听说对修福报很管用。所以你今生修福报,你来生就变得有自在力了。

当然,这个福报不究竟,不过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我们是没办法控制我们的生命的,我们来到人世间是很无奈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业力的主宰,其实你都做不了主。你自己认为你能够做得了主,是你自己捏造出来,自己在打妄想。你今生会投生在什么家庭,你今生会跟谁结婚,你今生会从事什么职业,只有一句话就说完了:“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佛教的因果观是隔代受报的,你前生造业,今生得果报。你今生修福还是很痛苦,不要怕,来生你就知道了,“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其实整个生命都是业力,除非你的思想做出改变。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其实我们也很难改变现在,今生的业都已经成熟,你很难改变了。

其实佛教的改变是改变来生。佛教是一个来生的宗教,这句话我完全同意。你去看佛陀的经典说的功德,没有一件是今生的,很少很少。你能够往生到净土去,成就什么功德,都在讲来生。很少说你今生本来是一个女众,修到最后可以变成男众,没有这种事情。释迦牟尼佛的家族,是被灭掉的,诸位知道吗?身为一个佛陀,连家族都没有办法保护!你不要这样讲,因果的道理,不是佛陀创造出来的,是佛陀发现的,这个真理它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不是说你是佛陀,你就可以改变因果。释迦族他的罪业成熟了嘛。如果佛陀都不能改变业力的话,我们怎么可以改变业力呢?所以你今生活得很痛苦,没事!因为你有一个不好的过去。但是只要你肯努力,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今生可以做出改变的,在我们死亡到来之前,我们都有机会来改造。有人说,一个人五十岁,生命就定型了,其实这也不一定。你可以随时把你心中的影像擦掉,重新再画一个图样出来,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你都还有机会。但是你一投胎,临终一动,那又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从佛法的学习,调伏烦恼,改变我们的知见,我们知道生命是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那表示我们是可以改造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因为我空、法空,我们本来就什么都没有。现在的身心世界是业力创造出来的,我们改变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思想,我们来生会创造另外一个世界出来。这个就是改变常见——常一的知见,叫作坏诸欲堑,改变知见。

第三个,是开显智慧。

前面是破恶,破除烦恼邪见之恶,以下就是显真,显现真实的智慧。“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这几个字就是佛法的修学,透过调伏烦恼,消除邪见,心中的光明出现了。

那么光明出现是有过程的。第一个,“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我们一定有一个法门来修学。念佛、持咒、拜忏等等,这是一个事修。第二个,理观。你一定要有一个道来引导你。净土宗的道,就是顺从本愿;圣道的道,就是空假中三观,这是一种智慧。那么慢慢地透过事修理观,最后“光融佛法”,心中的智慧光明出现了,你把佛法完全消化了,变成心中的智慧了。这个地方是自利的功德。

以下利他:“宣流正化”。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可以到众生的世界,成立念佛堂、施设很多的方便来引导众生,宣流正化。这个讲利他。

这段是说明佛法的第三种功德——智慧的功德。

第四个,讲成就福报。“入国分卫,获诸丰饍,贮功德,示福田。”

前面的破恶生善,偏重在佛陀口业的说法,给我们的功德,破恶生善。以下是指佛陀的身业。

佛陀过的是出家生活。在古时代的印度,不但是佛弟子不能从事生产事业,外道的出家众也不从事生产事业,就是托钵。“入国分卫”这个“分卫”就是托钵。在托钵过程当中,得到种种的饍,丰饍就是熟食,得到了很多的饮食。

为什么三世诸佛成道以后,都要现出家相,没有一个例外呢?没有一个在家的佛呢?因为他出家才能够过着托钵的生活,给众生种福田,给众生贮存功德。我们一个人要成就福报力,先不讲出世的解脱道,先讲安乐道,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的布施心要很强,布施心要很圆满平等。第二个,与你所布施的境有关系,这块田。相同一粒种子,你种在一个很贫瘠的田地,它长出的水果是比较少;你种在一个很肥沃的田地,长出的水果是很多的。所以在经典上说,你供养一个阿罗汉跟供养一个菩萨,功德不一样;你如果有幸供养佛陀,那不可思议!那是世界上最殊胜的福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