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佛法修学概要》最快更新 [lw77]
课程摘要
期中座谈-1 培養臨終的正念—以般若智慧突破妄想,面對彌陀的光明!
我們有志於要追求臨終的正念,你的心中除了一念信仰的皈依以外,你要打開心中的光明,瞭解生命的真相,你才可以掌控生命。msanguwu人生只有兩種情況:要麼生命掌控你;要麼你掌控生命,這兩種情況,沒有第三種。你不明白道理,你就很被動了。一個人不明白佛法的真理,你的生命只有一句話就說完了,就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的業力讓你快樂,你就一定快樂;你的業力讓你痛苦,你一定會痛苦,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栽培了淨土的善根,我們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有信心,我們對淨土的功德有願力,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一句佛號信願具足,但是關鍵是誰能夠突破障礙,誰就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關鍵在這裡。
諸位!你不要以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我再講一次,過去的業力不會放過你。你過去的生命留下的問題,難道它會放過你嗎?你沒有突破自己的障礙,你怎麼見到阿彌陀佛?淨土宗往生,是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我們可以不斷煩惱,但是你一定要想辦法讓煩惱不干擾你,要沉澱下來,這個就是調伏力,這個就是般若的智慧。如果你不能讓你的業力跟妄想沉澱下來,你就不是業力的對手了。
所以古人說帶業往生,是帶種子,帶業力的種子,不能帶業力的現行,這句話你要聽清楚。沒有一個人臨終是在很躁動不安的時候往生的,沒有一個人。所有往生的人臨終都是寂靜安穩的,這是固定的相貌。如果你看到這個人臨終的時候內心很躁動不安,這是非常不吉祥的,大概不太可能往生了,因為他那個生死業力的相狀、輪迴的相狀都現前了。這個時候怎麼可以驚慌失措呢?養兵千日用在一朝。臨終要往生,這個人不管他遇到什麼障礙,他的心一定是非常清楚明了、寂靜安穩、安穩寂靜,這是共同相貌。然後提起佛號,他要能夠不隨妄轉。
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消業往生,所以業力一定會干擾我們,但是你有本事不受它干擾,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不可能修到業盡情空。業力不干擾我,妄想不干擾我,那你就是修到業盡情空了,你不是一般人了。我們一般人能夠修到不隨妄轉就不簡單了。所以我們做不到祖師的正念「萬里晴空,一輪明月」,沒有任何烏雲。做不到的,這不是一生能做得到的。我們可以做到雖然有烏雲,但是這個烏雲不能夠遮蓋我的光明。
所以諸位,不管我們過去做了什麼,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過去留下的問題,我們必須要繼承。重要的是,你怎麼去面對你的過去,能夠從過去的業力跟妄想中走出來。我們現在後悔都沒有用,關鍵是我們要解決怎麼面對未來的問題。一個人要能夠面對未來,首先你要面對你的過去。你沒辦法從過去走出來,你就沒有未來可言。一個人走不出過去,就失去了未來。
走出過去,只有一個方法「般若波羅蜜」,沒有其他的方法。「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否則你今生短短的幾十年的修學,憑什麼能夠去解決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我們經歷過這樣多的生命,每一期的生命或多或少都留下很多的顛倒妄想,留下很多生死業力。要以經典來說,我們由生死業力所留下的顛倒妄想,如果有相狀的話,盡虛空不能容受,這就是我們的過去。你怎麼辦?只有靠智慧來面對,你別無選擇了。
我們研究智慧以後,開始知道怎麼去處理過去。當然這個智慧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是佛陀的傳承,經過祖師的開導。所以,如果你今天對佛教的修學,不只是希望能夠讓你的生命離苦得樂而已,更重要是解決生死問題,你就要注意臨終的正念。你要注意臨終的正念,就要去注意怎麼面對過去所留下的業力跟妄想。因為臨終的時候肯定是內外夾攻,外有業力的干擾,內有妄想的障礙。這就是我們必須要學習佛法的主要因素——怎麼面對我們的過去所留下的障礙。
我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來告訴大家,怎麼去培養臨終的正念。當然剛開始你要先有個目標,要從過去跳脫出來,先要有個引導,你前面要先有個方向。所以你要先發願,不管做得到做不到,你先要有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沒有目標,你就很容易被過去牽動。所以發願是第一個「引導力」。第二個「安住力」。你要不隨妄轉,你心中一定要有個房子住,你要先安住下來。調伏跟安住是分不開的。沒有站穩腳跟,你打不出好的少林寺的招式出來,不可能,這是「安住力」。然後是「調伏力」,這三種力量。其實我們前面講到發心篇、正見篇,就是告訴大家:如何在無量的妄想當中打下三個木樁:就是「引導力、安住力、調伏力」所以理觀,它可能是一個薄弱的概念而已,沒有錯。但是你這個薄弱的概念,經過你後面修行篇行門的歷練,它就慢慢地增長廣大,所以理觀要有事修來磨鍊。但是如果你連理觀的雛型都建立不起來,你事修就是在修福報,因為沒有心地法門,你就是完全在修習善業了,那就糟糕了!所以理觀的時候是一種概念的修學,是一種思想的建立。但是到了理觀以後就要事修了。三種功德力具足了,剩下就是你的生活歷練了,慢慢讓它增長廣大。但是起碼我們剛開始先把這樣的雛型建立下去,先把這樣的一個概念建立下去。
期中座谈-2 臨終的時候,你好好照顧你心中的佛號,阿彌陀佛自然會兌現他的本願!
念佛法門跟禪淨雙修的結合,禪觀的正念真如、安住心性跟念佛是完全可以結合的,你看《彌陀要解》就知道了,「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念心性本來清淨,佛號歷歷分明,歷歷分明還是本來清淨,這兩個哪有什麼障礙呢?
理觀不礙事修,這個東西完全不矛盾的。自性功德力現前,名號功德力現前,冥冥當中彌陀本願功德現前,三力現前,不要求。你把你心中的佛號準備好,阿彌陀佛自然會兌現他的本願的,你自然感應彌陀本願。誰說往生極樂世界是求來的呢?所以你臨終的時候,就不要東張西望了,你好好照顧你心中的佛號要緊。
我再講一次,你心中準備好了,外面就準備好了。你心中沒有準備好,向外追求,你就糟糕了!你捨本逐末,什麼都沒有。所以我們現在要從業力的思想提升到心性的思想,我們現在的檔次要從「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提升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生命是你的內心創造出來的,所以根本還是在你的心。
諸位!你的心準備好了,外在的世界就準備好,你相信這句話就沒有錯。整個《楞嚴經》十卷,就是在講這個觀念而已,你準備好了沒有?你不要管外境是誰來,你只要好好地在心裡憶佛、念佛,魔來都拿你沒辦法,因為你不迷、不取、不動,他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他誘惑你,他要破壞你的善根,所以他沒有下手處。不必向外求,但是你要向內去修「離一切相,修一切法」。修布施的法、持戒的法、憶佛念佛的法,你心中的法具足了,外面的功德自然顯現,不要求。
21、怎麼來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我們在前面講到發心篇、正見篇時,花了很多時間來告訴大家,怎麼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第一個,我們要先求安住。修行一定要「云何應住」,先求安住。我們前面講了很多,菩薩的安住是以空性為住。大乘佛法的空性,是觀察我們無量的過去,我們從什麼地方而來。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源,是本來無一物的,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這個就是我們所有菩薩的安住處。
所以當我們開始修學時,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布施也好,我們一定是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我們所有的人生——把心帶回家,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個調整,把一種向外攀緣的心帶回來,安住在我們一念清淨的本性——把生命歸零。這第一個安住,以空性為住。這是觀察我們的過去。
第二個,應該觀察我們的現在。我們看到今生的果報體,是無常敗壞的,這是一種苦諦的思考。人生雖然有很多的快樂,但是這個快樂有嚴重的過失。娑婆世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因為它會無常敗壞,所以人生的快樂會讓你不安穩。即便你花了很多的精神體力,得到你所要的快樂,但是你還是一樣——弟子心不安,因為這個快樂你付出了擔心、害怕、憂惱的代價。所以佛陀在告訴我們無常觀時,是調伏我們對娑婆世界的愛取,思惟苦諦,調伏愛取。菩薩要把心放在未來,而不是放在現在。你只要是成就廣大的功德,特別是出世的解脫,你一定要放棄今生所有的快樂,你別無選擇!人生是要做出選擇的。你要追求今生的快樂,就必須犧牲來生;你要追求來生的解脫,就必須放棄今生的快樂。所以從苦諦的思惟,我們產生了出離心。
前面第一個是空正見,第二個是出離心,是針對於現前的觀察。
第三個,是對未來的觀察──你將往哪裡去。我們不能等到臨命終,才知道來生要去哪裡,來不及了。人生是要提前規劃的,有了一個目標才知道,在有限的生命當中,重點應該放在哪裡。因為法門太多,人生太短,如果你沒有目標,就不知道如何進入佛法,所以一定要現在我們已經具足了這三種的理觀,我們就有資格來談修行了,就是開始稱性起修,開始積集資糧。有一個目標來引導我們,求生淨土,圓成佛道,這就是引導力。
修行中,我們要建立三種心態:第一種,對過去的觀察。找到我們生命的原點,讓我們的心安住下來;第二種,對於今生眼前的觀察。知道人生是無常的,總有一天會失去所有的東西,人生只有過程沒有結果,這樣我們會慢慢淡化對今生快樂果報的追求,而把重點放在積集資糧,而不是享受人生,這是出離心。第三種,是對未來的觀察,你將往哪裡而去。所以你在心態上,能夠知道你的過去,能夠知道你的現在,能夠知道你的未來,這個心態就是一個真實的發心,因為這種心態正好能夠擺脫過去妄想的干擾,你能夠開創未來,甚至於能夠把握現在,具足了這三種的理觀,我們就有資格來談修行了,就是開始稱性起修,開始積集資糧。
22、你的心不要活得太表面,最好是能夠活得深層一點
我們這一科講到歸敬三寶。前面講到,我們在心中能夠受持「常住」兩個字,就能夠遠離三惡道。「常住」是針對生滅來說的,我們的心是沒有常住的。凡夫的心深受感受的刺激,一接觸外境就帶動感受,感受就產生妄想攀緣,所以我們的心是動態的,就像猴子抓東西,抓到另外一個,又把前面放掉了。所以,如果你注意心的活動,你會發覺心是沒有停止的,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西,所以我們的心是生滅變化的,就像水流一樣不斷地在流動。
直到有一天,你有幸聽到了大乘經典,尤其是《楞嚴經》、《法華經》這種比較高等的經典,佛陀告訴我們,其實這種生滅活動的心,只是內心的一部分,是種表層的心。我們現在活在表層的心態,沒辦法安住在深層的內心。就像大海,雖然它表層有波浪,即使颱風吹吹,但是你深入到海底時,它什麼波浪都沒有,「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我們現在是活在表層意識,我們的心活得太表層,不能深觀內心的本來面目,不能深觀內心的本體,我們沒有把心往內、往深層的地方安住,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不斷地造業,而且沒辦法控制煩惱跟業力的原因。
所以一個人生命要改變,你的心就不能老是活在感覺當中,不能老是重視感官感覺;你不能外面稍微有一點風吹,你就動,那你生命的檔次就低了。所以佛陀的經典告訴我們,我們要把心慢慢地往內帶,就是安住在常住不生滅心。
其實我們的內心,除了喜怒哀樂的感受所創作的心以外,我們還有一塊很清涼的寶地,我們都沒有去過的。在那個寶地當中,是沒有風浪、沒有暴風雨的。它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離一切相的。只是我們很少去造訪它,因為我們的心稍微動一下就向外了,所以我們內心深處的另外一塊,我們都沒有去過,問題在這兒。當然,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原來我們還有那麼好的一塊花園。等到佛陀出世才知道,原來在我們內心的深處還有一塊寂靜的寶地,是我們沒有造訪過的。
所以,你能夠在經典當中學習到,你的內心深處有一塊清淨的寶地,是沒有煩惱、沒有業障、沒有生死輪迴的,是生死輪迴干擾不到你的,你的生命就有救了,這才是你的生命真實轉變的時候。你開始要內觀,開始去尋找內心深處的安住,不再向外攀緣感官的刺激。
小结:《佛法修学概要》020-021集、期中座谈1-2 研讨
[研讨主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佛法修学概要》的修行篇。在前面我们研讨了发心篇、正见篇,进行了我们心态的调整和心理建设,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态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正式的修行。
所以今天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
第一从理观与事修的角度【总标】五乘要义;
第二个【别明】五乘的解脱法门,我们今天主要交流人乘的部分;
第三,我们以师父的几段法语做我们课程的结束。
第一部分:总标五乘要义 侧重于从理观与事修的方面进行交流
大乘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概括起来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理观,一个是事修。所以我们从这两个角度来回顾一下前面所讲的发心篇、正见篇的内容,也把它们和修行篇的内容做一个连接、一个融通,这一块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分享,一个是定义、二个是内涵、第三次第、第四运用。
一、定义
理观是一种内心智慧的观照,叫做内善根。侧重安住跟引导。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前面的发心篇、正见篇,其实都侧重在我们的心理建设,培养我们的一种内善根、一种智慧观照,是理观的内容。
事修:具体法门的修学,是一种外在的助缘,偏重在调伏跟转化。
也就是说当我们具足了正确的理观之后,我们就进入具体法门的修行,就是法门的操作来加强我们的理观。所以,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第二点理观和事修的内涵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二、内涵
1、理观:通过对生命真相的观察建立起我们正确的心态,
我们
必须从对过去的观察和现在的观察、未来的观察建立三种理观,是哪三种呢:
(1)空正见:安住——本自清净,本自具足。
第一种理观:观察我们无尽的过去,我们知道我们的过去,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的,这个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现,一切唯心造,一切唯识所现,这个一念心性是我们的安住处,是我们最后的皈依处。
(2)出离心:调伏——思惟苦谛,调伏爱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